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贺与希望     
近期我刊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一位读者特为本刊出刊第300期作诗表示祝贺,而更多的读者则谈到了他们学刊用刊的体会和建议。一句句真诚的祝愿,一段段质朴的话语,字里行间体现了读者对本刊的关心和厚爱。值此《中国监察》出刊300期之际,特选登部分读者来信,以表达我们的谢意!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刊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一位读者特为本刊出刊第300期作诗表示祝贺,而更多的读者则谈到了他们学刊用刊的体会和建议。一句句真诚的祝愿,一段段质朴的话语,字里行间体现了读者对本刊的关心和厚爱。值此《中国监察》出刊300期之际,特选登部分读者来信,以表达我们的谢意!  相似文献   

3.
自本刊第七期刊登《热心读者问卷调查表》至今,我们已陆陆续续收到广大读者的来信 1800多封。我们知道,这一封封来信恰似一颗颗滚烫的心,饱含着每一位读者对《中国监察》杂志的深情和挚爱,寄寓着广大人民对党和政府反腐败斗争的希望和信心。 正因为如此,编辑部所有人员,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封来信,仔仔细细地阅读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并对照各自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订出了改进措施。 本刊第九期、第十期已刊登了读者来信共21则,虽不能尽来信之全貌,但也基本代表了大部分读者的心声、现将几项统计数字向读者予以汇报: 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刊第5期刊登《胡长清向谁行了贿?》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谁向胡长清行了贿?”“这些人怎样判决了?”这篇文章可解答读者的部分疑问,有关情况本刊将进一步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5.
读编往来     
《法学》1991,(7)
从寒到暑,我们向广大读者共奉献了七期《法学》。我们一期期追求,一期期探索,广大读者都给予公正的评说。综观今年上半年读者来信,大多对今年《法学》的封面设计不甚满意:一是色彩过于灰暗与沉闷,与读者心目中的《法学》形象相去甚远;二是封面上没有篇名要目,给读者造成不便。肺腑之言,金石之声,它引起了编辑部的重视。为此,我们破例从本期起更换封面,不知新封面是否体现了读者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吕瑶 《四川审判》2002,(3):51-51
本刊今年第1期刊出“非法同居的原告拒不到庭是否适用拘传”一文后,部分读者来信对该文所持观点提出不同见解,亦有一些读者撰文提出不同观点。本期选登吕瑶同志的文章,基本代表了这部分同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本刊第四期刊登了吕振溪同志《谈谈如何自学刑事诉讼法》一文以后,编辑部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指出吕文中所拟案例第五题的答案要点,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相悖.我们认为,这个意见很中肯.在此我们将读者来信摘登如下,以示更正.  相似文献   

8.
本刊创刊一年来,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许多读者在来信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现摘登部分来信,并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读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对每一封读者来信我们都认真传阅,从每一封来信中我们获得了各方面的信息反馈。可以说,每一位读者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正如下面三位读者给《政府法制》提出的各种宝贵意见和建议。它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社会的反响和读者的需求,从而使《政府法制》办得更好、更可读,能够拥有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0.
《法学》2009,(12)
本刊2009年第4期刊登了《对读者举报我刊有论文照抄教材一事的处理通报》(以下称处理通报),指称刘松山教授发表于本刊2009年第2期的《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一文,存在学术不端。华东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5月13日、11月25日两次召开会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田文昌律师的《法庭辩论技巧》(上、中)在我刊1996年第11期、1997年第1期刊出后,在广大律师和各界读者当中激起的反响之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大家惊讶于田律师敢于写出、我刊敢于刊出这样一篇尖锐地切中了我国刑诉制度某些痛处的精彩之文;而田律师不矫饰成功.不讳言失败的实实在在的经验更让大家受益匪浅,而读者的惊讶与欣喜给我们的,则不仅仅有欣喜,更有忧虑。欣喜的是我们的探索得到了上帝的肯定,忧虑的是对某一事物超乎寻常的热情往往暗示着它在实际中的匮乏。所以,本期我们刊出《法庭辩论技巧》的最后一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本刊1999年第10期《曝光台》刊载了湖南省冷水江市耐火材料厂下岗职工谭万学的投诉信,反映冷水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及娄底地区公安处交警支队对涉及谭万学的一起交通事故的处理严重不公正;本刊同时刊载了冷水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及娄底地区公安处交警支队处理该案的有关材料。稿件刊出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读者们纷纷来电来函,发表对本案的看法,其中多数读者对下岗职工谭万学的遭遇表示同情,对冷水江市交警大队的“执法行为”提出了批评。读者们表示,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及其处理从表面看只是一件“小事”,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某些行政执法部门在日常执法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公平公正执法的良好形象。下面选摘两封读者来信,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读者朋友,新年好! 当时光的快车悄然驶入新年的站台, 我们已经在这里恭候您的到来。我们手捧着一份薄礼——扩刊后的第一期《江淮法治》,如同捧着一颗火热的心,期待着在新的一年里与您一路同行!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我是一名报社记者,2006年12月,报社交给我一篇读者投稿,全文5000字左右,主要是对发生在某地的某真实事件进行了详细如实的叙述,署名李某。报社觉得这篇投稿所讲述  相似文献   

15.
来信摘登     
每天都能收到许许多多的读者来信,想象着那么多未曾谋面的热心朋友,我们就不能不激动。编者和读者也许总是相隔得很遥远,但是我们能够通过每一期杂志做一次次最真挚的交流。正像下面刊登的这几位读者来信,为《政府法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因为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做着一件相同的事情。在新的一年到来时,让这份杂志尽善尽美,让她不仅成为你的,也是我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彭晋镛,作为被查处和中纪委通报全国的第一个地级市纪委书记,其犯罪根源、犯罪手段和敛财途径令人发指。本刊曾在今年第6期刊登的《纪委书记生财有道》一文,就彭晋镛如何敛财作了详细披露。该文刊登后,在业内引起了反响。一些读者来信来电要求本刊进一步刊登对彭晋镛犯罪进行剖析的文章。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刊约请了新华社记者,就彭晋镛的犯罪根源及围绕彭案今后如何强化监督机制等方面撰写了专稿。相信通过两篇文章的发表,能给读者更多的警示。  相似文献   

17.
卷首語     
《中国法律》2013,(1):6+59
在2013年新春焰火光影、鞭炮聲和2013年第一期的油墨香裹,《中國法律》雜志迎來了它的第100期。在過去整整100期裏,《中國法律》用一篇篇文章砌成了‘微長城’,刻錄了中國法律在新陪段的演燮進程。《中國法律》雜志創刊於1994年。如果我们回溯歷史就會看到,1994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中並無宏大事件但郤悄然迎來轉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本刊编辑部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邮件,其中大部分是读者来信,这既让我们感到欣慰,又让我们感到负疚,欣慰的是有这么多读者关心我们、信任我们,给我们提建议,反映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负疚的是由于人手紧张,不是每一封信都能给予读者满意的回复。  相似文献   

19.
《人民司法》改版后的12期杂志已经摆在您面前了。心里其实是忐忑的。不说辛苦,不说成败,只要读者在百忙之余乐意来读一读、翻一翻,我们已经满足。这么多年,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这一角色,早就决定了《人民司法》的性质与风格,也奠定了《人民司法》在读者、作者心目...  相似文献   

20.
《法学》2009,(4)
3月下旬和4月上旬,读者陆续以信件、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本刊编辑部举报,称我刊2009年第2期发表的刘松山先生《人民法院的审判依据为什么不能是宪法》一文有大面积照抄2008年4月出版的、由他人主编、其本人参编的《宪法学》教材的情况。对这些举报,本刊编辑部十分重视,组织人手进行了仔细的核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