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陈毅在苏北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主任。这  相似文献   

2.
柳守忠 《湘潮》2004,(4):11-13
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番号,并欲进攻新四军江北部队。在这一严峻形势下,毛泽东在延安代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下达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3.
除了显赫的战功,大将张云逸的经济眼光也颇具远见。他创办了根据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山东青州卷烟厂的前身新群烟草公司。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战士们常常因为没有烟抽,用纸卷树叶、麻叶来代替香烟。当时兼任淮南军区司令员的新四军二师师长张云逸开会时看到一些战士从地上捡烟蒂吸,大受触动。他与二师供给部长胡弼亮商量说:"能否办个烟厂,解决部队官兵抽烟问  相似文献   

4.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副军长项英,在突围至皖南赤坑山后,惨遭杀害,凶手竟是自己的副官刘厚总.深知内情的人,对这个结果并不会感到意外……1 说起项英同刘厚总的相识,有一段历史来由.那是1938年初,中国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为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议,组编新四军.项英受中共中央委派,出任新四军政委,叶挺任军长.4月初的一天上午,项英刚刚开完一个会议,警卫员跑来向他报告:湖南有一支游击队已经由南昌到达云岭.请予以接见.项英一听,便同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一起来到从湖南来的游击队集合地.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张云逸研究会等部门主办的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福建举办。这次活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都是新四军组建初期与福建渊源较深的部分领导人的子女,如张云逸之子张光东、谭震林之女谭泾远、邓子恢之子邓淮生、张鼎丞之子张泰山、叶飞之女叶小楠等。新四军领导人后代这次赴闽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暨慰问革命老区活动,  相似文献   

6.
抗战开始。共产党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底.新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张云逸到福州,与当时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谈判,决定于1938年2月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安民巷现在的53号成立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由新四军参议兼闽东特委委员王助任主任,闽东特委主要领导范式人领导办事处内部及各地县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共产党领导的南方8省14个游击区红军游击队(琼崖红军游击队除外)改编而成的。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宣告成立。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建立,1938年1月26日移驻江西南昌,由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为  相似文献   

8.
张云逸(1892-1974),海南文昌人,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阅历丰富,是中共党史、军史中一位富有传奇和神秘色彩的人物。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曾参加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七军军长、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本文叙述的是张云逸在皖南事变前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9.
小芦溪点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北伐名将叶挺为军长。不久,中共中央派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从陕北来到福建,同国民党福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今年是新四军成立80周年,也是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诞辰120周年,11月16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沪召开"罗炳辉将军军事活动与军事思想学术研讨会",深入研究罗炳辉的生平和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会议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陈挥主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严爱云,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分会会长、福寿园总裁王计生致辞,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刘少奇担心张云逸有失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张云逸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三支队司令员,参与领导了新四军的组建与整编工作.1938年11月,张云逸率军部特务营由皖南渡江北上.1939年5月,他在安徽庐江县东汤池主持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任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12.
正1939年春末夏初,罗炳辉率新四军五支队从皖南突破敌人的长江封锁线,挺进到淮南皖东地区。经过三打来安城和1940年著名的半塔保卫战,终于建立起了从淮河南岸的苏皖边界地区直到淮河北岸的淮宝地区、纵横各100多公里的淮南皖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军委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五支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二师,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师长,罗炳辉任主持实际工作的副师长,1942年任师长。在此期间,罗炳辉在淮南抗日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军人要智勇双全"  相似文献   

13.
正陈毅元帅上马指挥三军,下马对弈放歌,集文韬武略于一身。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心胸开阔,包容大度,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本文仅从他参加中共七大前后的经历中,就可窥见其不凡的一生。"黄花塘事件"起风波1942年12月25日,新四军为粉碎日军的"扫荡",军部由盐城停翅港迁往盱眙,次年元月10日抵达黄花塘,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也迁到此地。代军长陈毅、代政委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均到此工  相似文献   

14.
云刚  陈晶 《福建党史月刊》2007,(12):53-56,F0003,F0004
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等单位主办的纪念新四军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我省举办。此次活动发起人,同时也是主要参与者大都是新四军组建初期与福建渊源较深的部分领导人的子女,如张云逸之子张光东、谭震林之女谭泾远、邓子恢之子邓淮生、叶飞之女叶小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的项英,他在新四军工作期间,既有功劳,也犯有严重错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他功在那里、主要的过错是什么,如何评价他这一时期的功与过?这些问题,党史界至今尚有争议。笔者根据自已掌握的资料,谨就这些问题谈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1943年1月上旬,新建的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华中局由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迁至淮南抗日根据地盱眙县黄花塘后,新四军第二师师部即由黄花塘迁至我的家乡来安县大柳郢(今来安县半塔区邵集乡境内)。我当时在来安县施官小学读书,小学奉来六县委(即来安县六合县合并的县委)指派施官小学抗日孩子剧团代表县委到大柳郢慰问二师抗日官兵。我们孩子剧团一行50余人,由老师刘长年带领,行军走了两天,到达二师驻地给新四军干部战士演出,我们演出的节目都是抗日歌曲和新编的舞蹈及活报剧等,演出后,受到了新四军陈毅军长、张云逸副军长、二师罗炳辉…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同意刘少奇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建议,并以中央军委名义于当日发布命令,命令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陈毅、刘少奇接令后立即宣布就职,并发布《就职通令》。刘少奇同陈毅没日没夜地商量、处理急办的事。刘少奇认为,当务之急首先是备战。这时,蒋介石乘皖南事变之势,调集了第31集团军汤恩伯等部ZO万大军向豫皖苏边区进攻,企图消灭我彭雪枫部和皖东部队;李先念部正遭受桂军的“清剿”;在苏北,韩德勤部正策应汤恩伯等…  相似文献   

18.
罗炳辉是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区阿都村人。1929年,他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官兵起义,参加红军。历任红十二军军长,红九军团军团长,新四军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副师长、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战场上因脑溢血抢救无效而逝世。这位著名将领,对党忠贞,智勇双全,率部杀敌,屡建奇功。美国著名记者尼姆·韦尔斯称赞他是“神行太保”,是“中国人民所爱好的关帝型的英雄。”然而,他的3次婚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半塔保卫战胜利70周年。70年前,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巩固刚刚建立的皖东津浦路东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江北部队在刘少奇、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下,组织展开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役。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三九年春天,在皖南繁昌抗日前线我第一次见到谭震林同志,当时,他担任新四军三支队的副司令员。原任新四军参谋长兼三支队司令员的张云逸同志,已经过了长江,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总指挥,三支队的军政工作和部队活动区域铜(陵)南(岭)繁(昌)的地方民运工作,都由谭震林同志直接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