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浙江营商环境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委书记易炼红在2023年“新春第一会”上,围绕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大关键领域,提出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其中,“一号改革工程”锚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的目标,为浙江描绘了营商环境发展新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付天财 《创造》2022,(10):70-7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源县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凝聚合力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市场主体大幅增长,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1年,入驻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共46户,工业总产值达183.88亿元,上缴税收达7.06亿元,吸纳劳动力就业13,073人。富源工业园区先后被评选为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合规园区。  相似文献   

3.
<正>赣府厅字〔2022〕121号2022年12月14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号),进一步降低我省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是影响经济增长、创新创业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放管服”改革推动下,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5.
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200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84.1万户;2020年,减税降费2500亿元左右,金融机构向企业让利1500亿元……近年来,江苏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成绩背后,凝聚着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智慧和力量。朝着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出发,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写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的春风吹拂全国大地.全国民营经济发展大省浙江,随之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仅仅一年时间,浙江的市场创业主体就创下历史新高,增加76.5万户. 截至2015年2月28日,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突破458.7万户,其中企业130.1万家,个体户291.1万户.这意味着,浙江平均每13人中就有一位老板,平均每43人就拥有一家企业,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全国最高.一股股高涨的创业热情,一次次超越和创新,一道道宽松平等的营商景象,构成了一幅“两美浙江”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7.
地区传真     
正南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截至2019年12月19日,南宁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万户,达72.50万户,同比增长28.02%。其中,各类企业29.69万户,个体工商户42.2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0.55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3.55万户,同比增长19.17%;新设立企业4.84万户,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8.
苏永忠 《创造》2022,(7):17-18
<正>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发展经济,拼的是营商环境。强调要大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力争3年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丽江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打好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攻坚战、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战。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赋予南阳发展新的定位。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实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以营商环境大突破助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围绕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23,(12):47-49
<正>今年以来,文昌全面落实省、市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市场主体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工作重点,通过再造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模式、转变服务方式,以排头兵姿态奋力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能,形成营商环境建设、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信用建设“四面一体”的新格局。推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N”集成创新。围绕“1”个主题,即“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从优化土地收储供应和获得建筑许可两个领域集成创新,出台“N”个相关配套政策,实现“1+N”集成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21,(2)
正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针对进一步打通落实营商环境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会议披露,2020年,我国逆势新增市场主体2000多万户,成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提升市场动能与信心的关键之举。研究表明,企业新设立前三年是生死存亡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建设和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引导,来帮助新生市场主体平稳渡过"新生儿"的关键时期,建立起企业市场竞争的强"免疫力",应成为下阶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结构性方向,  相似文献   

12.
袁卫 《今日浙江》2023,(15):44-45
8月10日,浙江华捷新能源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领取到了营业执照,这是浙江颁发的第1000万张营业执照。由此,浙江成为全国第五个经营主体总量达到千万户的省份。从“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到迭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全方位政府数字化转型,再到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000万户的背后,是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业创新热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地区传真     
正南宁日均诞生367个市场主体南宁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15日,南宁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9619万户,同比增长43.76%,平均每天有367个市场主体诞生。自商事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南宁市工商部门相继推进了注册资本登记、"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放宽工商登记条件,为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何正君)  相似文献   

14.
刘倩倩 《当代广西》2023,(11):13-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良好的营商环境,像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全国各地强化服务保障、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5.
陶玲 《群众》2022,(22):24-2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致力民生、聚力转型的重要抓手,对于稳增长、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泰州市集中攻坚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多措并举补短板、抓整改、促提升、见成效,给各类市场主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打造一流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持续擦亮“部门办事不看人、企业办事不求人”的“泰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相似文献   

16.
<正>京市监函〔2022〕72号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现将《北京市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京市栖霞区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推出"不见面审批(服务)"、全科政务、综合行政执法等创新举措,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积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有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7年,栖霞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7万余家,其中新增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同比增长近80%;222家规模以上工  相似文献   

18.
正到2025年,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这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自贸港营商环境提出的明确要求。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就是一个地方赖以生存、发展的金饭碗。今年以来,海南以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改革创新、"查堵破难",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刘波 《小康》2023,(12):20-21
<正>信用是形成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石,将信用建设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实践工作中紧密结合,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而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改革相互辉映,信用在营商环境优化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土壤”。浙江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以“数字化”改革为主抓手,倒逼政府数字化转型,在全国率先开启了政府数字化改革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的探索实践。他提出,虽然数字化改革在赋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成绩斐然,但短板尚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