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文琦 《求实》2022,(5):4-12+109
历史自信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认识论、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是认知模式、思维方法和行动导引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坚定历史自信和伟大历史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历史自信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为基本依据,以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精神滋养。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保证的前提下,着重把握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立足国内与面向世界、坚定信念与艰苦奋斗等三个结合,不断将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历史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出的重要概念。这一历史自信既是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强大动力,也是涵养当代青年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历史自信的来源依据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其分别构成了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实践基础和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正向积极的精神状态,坚定历史自信有助于青年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抵御多元社会思潮的现实冲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使命。坚定历史自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青年持续深化历史认知、不断强化历史自觉、牢牢把握历史主动,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历史主动精神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备的精神品格,体现着一个政党对历史进程的认识、历史规律的把握、历史智慧的运用、历史伟业的创造。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深厚历史积淀、伟大实践升华和宝贵精神财富,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握历史规律、运用历史智慧、洞察历史大势、推动历史进步的深刻历史自省、高度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和伟大历史创造,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历史的科学态度、以史为鉴的卓越智慧。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就是要牢牢把握历史主动,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22,(1):15-16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主题,联系中央政治局工作,联系带头严格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联系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自信”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历史自信”新命题,并多次发表关于历史自信的相关论述,呼吁和要求党和人民以坚定的历史自信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百年党史的伟大成就、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伟大精神的科学指引、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自我革命的优秀品质、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主要来源。在深化历史认知、增强历史认同、发扬历史主动中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之举,是深化“四个自信”的浚流之措,也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固本之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俊 《党建》2022,(6):31-33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我们要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7.
齐卫平 《前线》2022,(2):4-8
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提出的历史自信重大概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到强调坚定历史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的不断强化。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历史自信的提出,为坚定"四个自信"奠定深厚的实践底蕴,提供接续奋斗的历史启迪。强调历史自信,不是对"四个自信"的简单添加,而是进一步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8.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需要更好地把握历史规律,更好地研判大局大势,深刻感悟党的百年非凡奋斗历程、磅礴思想伟力,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激发前进动力、凝聚奋进力量。不忘"来时路",以无比纯粹的认同筑牢信仰之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永不熄灭的指路灯塔,是永远向前的动力源泉。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全面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理论建设》2021,37(6):7-13
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智慧和力量,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丰富智慧和奋进力量,既是增强在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现实要求。我们要用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鼓舞斗志、凝聚力量;用党在实践中创造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再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必将为全党总结过往、把握当下、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理论准绳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1.
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坚持开拓创新”作为一条重要经验,不仅铸就了百年来我们党伟大奋斗历程的光辉成就,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张琳琳 《世纪桥》2022,(9):19-22
历史自信是一种历史乐观主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其百年历史进程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的高度认可。就其主要内涵而言,包括对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重大成就、赓续的奋斗精神、积累的历史经验的自信。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对于实现强国梦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坚定“四个自信”有显著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需要在深化理论武装中感悟历史自信,在主动担当作为中筑牢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3.
姜莉莉 《唯实》2022,(12):35-3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决议》旨在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张爱军 《党建》2021,(12):16-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时刻、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议》坚持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着重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对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提出重要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把全会精神作为江苏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推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5.
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展现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通过学习《决议》,使我对党的百年历史充满了自信、充满了敬仰。深深感悟到:唯有历史自信,我们才能自胜和胜人,才能自觉和自强。以下就百年大党的历史自信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历史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与历史支撑,是从历史脉络中汲取前行力量与发展动力的精神源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自信,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总结历史经验、凝聚历史智慧、勇立时代潮头、把握历史主动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自信,内含从历史自觉进阶至历史自信的逻辑主线,是“四史”中理论意蕴与逻辑内涵的辩证统一,具有历史性、全局性、人民性、现实性与发展性的内在特质。在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自信,具有开创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与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颜晓峰 《党建》2023,(1):26-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重要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个务必”是党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思想动员,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时代内涵,是党创造新的伟业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深化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行动指南、指引我国国家治理的制度建设方向。深刻领会其逻辑内涵,对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P1))“三个务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的行动指南,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着力提升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传承优良作风、增强斗争本领,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20.
蒙象飞 《探索》2022,(3):29-41
百年来赶考与历史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有机互动,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形态,后者规定了前者的方向和内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引着新赶考之路的前进方向,也赋予了新赶考之路的时代特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根本路径是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进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需要以科学理论引领赶考之路的正确方向,以伟大建党精神激发走好赶考之路的奋进动力,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形成走好赶考之路的历史合力,培育时代新人确保走好赶考之路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