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卷首语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资源、新动力,对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国家治理能力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增列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要求建立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中,与...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数据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数据被认为是关键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日益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相当,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可行的市场协议,现有的大数据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内外部体制机制障碍综合影响了市场发挥数据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因此,通过构建合理的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将数据要素和其他传统生产要素共同融入价值创造过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传统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牛凯功 《创造》2021,29(10):11-18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列为七大生产要素之一,并提出健全数据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意见."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①深刻把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区分生成数据、生成数据生产要素、数据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三个阶段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展开研究,对于通过公平合理有序的分配,取得数据要素作用充分发挥的正向激励,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破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劳动价值论依据面临的"两难困境",避免最终导向多元论,须在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核心要义的基础上,用统一尺度规约价值来源及要素所有者的贡献、地位和收入。其中,关键是科学界定三大价值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澄明价值创造在"生产总体"环节中的支配作用;核心是基于不同劳动范畴,对各生产要素的"贡献"定性;根本途径是以劳动贡献为尺度,逐一规约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配地位、收入构成,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亚光 《群众》2020,(9):13-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明确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当前特殊时点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和制度规则不断健全,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然而,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数据价值远未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明显不足,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增值路径亟待厘清。在系统回顾数据价值实现有关研究基础上,从经济规律、历史规律、市场规律三个维度归纳了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市场价值增值的核心逻辑,构建了两级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增值理论框架,并深入分析了数据要素的价值组成及其在一、二级市场中的增值过程。最后,提出要“管住一级,放开二级”,从产权制度、数据“收储”与“做市商”机制、规范引导交易场所发展等路径推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价值增值,有序培育超大规模数据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7.
一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内在的经济机制。揭示这一经济机制,首先要辨识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区域经济增长,是多种经济增长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很多文献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可归因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速率主要是由资金积累、技术进步、制度改进(包括生产组  相似文献   

8.
陈兵 《人民论坛》2021,(5):34-37
迈向信息时代的深处,数据的市场价值及其实现方式不断显化,数据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当前,数据要素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据要素的私权益属性与公权益属性不断融合,不同类型的数据权益交织在一起,致使数据权益的边界愈发模糊,其法律定位与保护机制亟待明晰。基于数据要素具有多元权益融合的特征,建议引入场景原则,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地实现不同场景下多元主体利益的动态平衡,推动数据要素保护从静态的私权模式向动态的共治共享模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要加快国有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诸要素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程度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和培育人才市场。目前,全国已陆续建立了一批国家级人才市场,初步完成了区域性人才市场的布局,专业性人才市场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全国…  相似文献   

10.
庄子银 《人民论坛》2023,(17):17-20
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组建国家数据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一是数据的产权问题,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其核心在于完善数据产权制度,落脚点需要聚焦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市场;二是数据的利用与安全的平衡问题,完善数据治理机制,牢牢守住数据发展安全底线。依托国家数据局提供的制度优势,我国在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1.
生产要素市场交易的客体是劳动形态、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和知识形态的生产要素,我国农村要素市场痼疾主要是要素流动困难且不得其用,具有明显的缺陷:第一,要素禀赋的稀缺有限性和要素替代的固定不变性。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合格劳力、宜农耕地、发展资本和适用技术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生产要素。但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资金投入捉襟见肘,适用技术推广步履  相似文献   

12.
<正>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保障作用。同时,数据要素市场本身就是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分析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系、数据要素市场存在问题,借鉴欧盟等国际社会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一、数据要素市场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工程全国统一大市场,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包括中国大陆全境,其次是一个市场概念,包含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要建设好这样一个大市场,  相似文献   

13.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然生产要素中包括了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便包括了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为什么还要再讲按劳分配呢?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数据“三权分置”的权利体系设计、数据共享复用的价值化制度架构、数据要素价值分配制度设计等,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随着数字技术在社会经济中日益广泛渗透,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将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全面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设这种全新生产要素的基础制度架构,从而使数据要素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协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5.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重要议题。资本作为一种必要的生产要素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是,多样化资本异化使得资本扩张偏离既定轨道,造成重大风险,潜藏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威胁金融稳定。资本无序扩张具有资本逐利、竞争强化、监管规避和生态构建等内在驱动力,也存在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监管职能弱化、存在金融抑制等体制机制根源。在新发展阶段,我国需要继续强化优化资本要素市场监管,以构建一个要素功能凸显、经营运作合规、成本收益合理、监管约束有效、权益保障有力的资本要素市场及其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应成为“生产力—生产关系”这一关系变革的切入点,从生产、交换、消费、分配的角度来考察其对生产方式、消费模式等的作用机制阐释数字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从实践层面上指出数据要素能够触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创造就业的新空间、提供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以及根植新的消费市场。因此,加快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进程,激发数据要素使用活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消费领域新模式、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是运用数字要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韩玉亭 《群众》2024,(4):37-38
<正>实现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就必须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对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传统制度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亟需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2023年12月,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一系列顶层部署,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16,(2)
正江苏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的"新常态"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点有所转变:从动力机制转换上看,要由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要从过去的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面临着创新要素积累不够、整合全球生产要素能力不强、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约束等难点问题。这也是"新常态"下江苏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郑志国 《岭南学刊》2010,(1):67-71,83
收入与贡献相称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与贡献保持合理比例,也就是社会成员的收入与贡献比例保持一致。这一基准的依据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理、物质要素地位作用原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要科学评价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全面理解使用价值源泉多元性与价值源泉一元性,正确认识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健  张琴  郭力 《半月谈》2004,(22):52-54
我国农业大都是一家一户式的“小生产”.农业生产要素如劳动工具、资金、土地等置换范围小,难以形成优势要素聚集的洼地效应,市场竞争力弱。记者最近在渝、豫、湘等农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业企业正用新型市场配置观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将现代市场信息、知名品牌等强势要素整合到农业中.起到了激活农业潜力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