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东莞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战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研究东莞敌后抗战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南敌后抗战的历史功绩。一、日军全面入侵华南  相似文献   

2.
<正>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共产党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三、敌后战场转换成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武汉会战后,侵华日军为寻找解决"中国事变"的出路,不得不改变侵华政策,开始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在侵华日军和国际绥靖主义者劝降的影响下,国民党政府也由抗日之初的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从此,抗日战争的重担几乎完全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成为抗日战场的主力军。1938年  相似文献   

4.
正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从那时起,白求恩这个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白求恩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永恒丰碑,跨越时代,历久弥坚。毛泽东同志写作《纪念白求恩》的由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一位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而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早  相似文献   

5.
刘岩 《党史博览》2012,(1):26-30
白求恩是一位外籍共产党员,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争,用手术刀创造了救死扶伤的众多奇迹,成为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白衣英雄”.他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崇高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白求恩在中国抗日前线的战斗和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但是,白求恩在抗日前线的战斗行踪,各地记载的资料,在时间上互有冲突,总的倾向是,多数地区都愿意把白求恩在本地区活动的时间说得长一点,例如有文章说,白求恩“到晋察冀后大部分时间在唐县工作和生活”(笔者按:“大部分”等于九个月以上),从而造成了对白求恩行踪记载上的混乱.因此,笔者对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一年半的战斗踪迹,进行了多方考证,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出来,敬请党史专家赐教.  相似文献   

6.
<正>70多年前,在法西斯兴起并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率先推动中国全面抗战,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战场,卓有成效地打击了日军,支援了正面战场,引领中国抗战走向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撰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从那时起,白求恩这个名字,就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白求恩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永恒丰碑,跨越时代,历久弥坚。毛泽东同志写作《纪念白求恩》的由来《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一位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而作的。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早在少年时代,白求恩就立志从医,1934年当  相似文献   

8.
林森 《党史文苑》2009,(7):34-38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前线救治八路军伤员时感染丹毒而光荣献身。当时,毛泽东专门为他撰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的著名文章,白求恩的名字从此植根于几代中国人的心里。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英勇事迹,人们都很熟悉了,但他光辉人生中的另一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刘庭华 《求是》2005,(17):22-25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所创造的,它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挑起中国抗日战争的重担,上升为主战场,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两个战场:一个是由国民党军队所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担负的敌后战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组织上成功地缔造了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在军事上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斩关夺隘,攻城略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奇迹般地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敌后战场,并使敌后战场长时间地成了全国抗战的主战场,敌后军民成了全国抗战的主力军,在打败日本法西斯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起了主要作用,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在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挺进沦陷区,  相似文献   

11.
正第二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存在着两个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的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担负的敌后战场。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上抗击着侵华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在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中,共歼灭日军25万人,国民党也遭受了重大伤亡,最后节节败退。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所创造的,负有独特的作战使命。敌后战场由抗战初期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到战略相持阶段的1940年下半年开始挑起中国抗日的重担,成为与日军作战的生力军,上升为主战场,她对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00周年,也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m周年。在从1938年6月到1939年11月的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白求恩在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与聂荣臻结下了真挚的革命情谊。(-)1938年6月17日,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山西五台县金刚库村,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迎来了一位身材高大、戴着金丝眼镜的外国专家,他就是加拿大一流的外科医生、共产党员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早在3月底,刚刚从西…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提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之前,中国共产党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并决心要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军队中起"台柱子"的作用。全国性抗战爆发后,在艰苦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日本帝国主义军队作战,起了敌后抗战的核心与先锋的作用。到1941年,随着共产党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感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阶级力量的变化,毛泽东用"中流砥柱"概括了共产党领导的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在抗战即将取得胜利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华南抗日游击队(又称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紧密结合华南抗战的实际,坚持敌后战场,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抗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华南战场抗战的胜利。 一、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创建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长…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1,(10)
正新四军扛鼎华中抗战新四军作为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主力部队之一,是开辟和建立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坚持华中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军事力量。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证明,新四军是华中抗战的生力军,为坚持华中进而赢得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中华民族高举抗日大旗,同仇敌忾,共御外辱,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不仅在正面战场配合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而且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运用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八路军部队在敌后战场取得很大胜利,有效地牵制了敌人的兵力,拉长了日军的战线,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节奏,赢得了宝贵的抗战时机,将侵略者拖入"持久战"的泥潭。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在冀中大地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日行动,他们不仅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升了抗日军民的必胜信念,而且扩大并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贺龙部的抗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的著作《纪念白求恩》,使白求恩的事迹传遍中华大地。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已超越医务界,鼓舞了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本文从几个方面讲述抗战时期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的艰苦生活。拒绝生活津贴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率医疗队历时2个月,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为了欢迎医疗队,  相似文献   

19.
《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理论刊物。抗战初期,《群众》周刊围绕团结抗战进行政治动员,通过揭露日本侵华罪行,促成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通过宣传正面战场抗战的形势,调动国民党及其军队的抗战热情;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的抗战业绩,树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与军队的抗战形象;通过批判两种错误观点,帮助人们树立和坚定中国抗战必胜和持久抗战的思想。《群众》周刊的有效政治动员,对抗战初期生气蓬勃的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所形成的正面与敌后的两个战场,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大突出特点;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两个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乃至战后中国政局和中国前途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深入探讨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正确评价两个战场对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作用,科学总结两个战场的历史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