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分店"而非改换门庭和另起炉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是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法适用于中国,而恰恰是用它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实践;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  相似文献   

3.
李琦 《学习导报》2014,(3):8-11
201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地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他强调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毛泽东把马列哲学的学习、领悟和运用当做“看家本领”,正是首先建立在潜心研读马列经典著作基础上的。我们从毛泽东研读马列经典著作四个具有独创性的方法,即以学功课的方式来读、当作“工具”来练习使用、结合读历史来读、在与实践相结合中学,来看他是如何“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立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一邓小平理论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内在关系分析中阐发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立场。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坚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0,(12)
首先,为提高理论素养,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深化学习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安徽省委学习中心组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一是读书,根据中央的要求和省委今年工作要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法制、军事知识为一般知识,安排全年的理论学习,使学习与工作形成务虚与务实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学习时,重点学习《邓小平文选》,学习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同时精读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通过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联系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联系当前若干重大现实问题,深入…  相似文献   

6.
一、学理论最根本的是把握精髓为什么一些人研究一辈子马列,许多经典著作能倒背如流,最后成为历史的绊脚石、时代进步的阻力;而有的人经典著作读得不多,却能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通过实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这些年来大家都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但工作效果不一样,一些地方发展快,面貌变化大,一些地方发展慢,面貌长期难有变化。这里就有一个学习的方法问题,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真谛的领悟问题。这个真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了这个真…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1):6-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喜欢钻中国古书,也对西方著述怀有兴趣,所读在他那个时代并不算少。自青年时代起,毛泽东自觉地接触西学。读西学著述,在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思想探索中产生过不小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他更加注重阅读译介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从延安时期开始,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成为他了解西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他读谈西学,比较从容和宽泛。毛泽东读西学著述,较感兴趣、较为注重和读得较多的,是西方哲学、西方近代史、西方自然科学这三类。关于西方哲学,毛泽东说,它"是我们的先生";关于西方近代历史,毛泽东说,"要搞革命,需要了解几个国家的革命史";关于西方自然科学,毛泽东说,在这方面"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0,(23)
<正>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我们党89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辉煌成就,都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杨金海 《求是》2012,(2):45-46
日前,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了第五批学习书目,包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孙中山传》、《星火燎原全集精选本》、《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6种7本图书。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些图书,我们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了书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在20世纪的大变革时代改变中国面貌的一代历史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创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邓小平曾高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他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就是提出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就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坚持和贯彻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毛泽东领导全党取得了同一度在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相似文献   

12.
李安葆 《党史纵横》2003,(12):12-12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娴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我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在中外某些人的著作中,却说毛泽东并不爱读马列著作,只爱读古代封建的旧书籍。如美国一学者在《毛泽东传》中说:在长征时,毛泽东所带的书箱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我国一作家在《湘江之战》中也说:“毛泽东很少翻阅马列主义的原著。”并借项英之口说:“你看毛泽东的书箱里是什么书吧,几乎全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吕氏春秋》、《贞观政要》、《三国演义》、《红楼梦》、唐诗宋词,甚至还有《金瓶梅》。”这些记载根本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歪曲了毛泽东的真实形象。众所周知,毛泽东从五四时期起就认真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建立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正是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并使之逐步确立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逐步成熟、完善和发展等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对象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造成分歧的根本原因是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与王明在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上的分歧以及由此在实践中造成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要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学习和借鉴别国经验,更要走自己的路;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历次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领会领导干部的修身为政之要;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感受经典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学讲话、读经典要武装头脑,还要改进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民主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国情 ,以农民问题为突破口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以农民问题为出发点 ,为中国革命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原则 ,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根植于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土壤之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 ,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而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突破口和基础就是中国农民问题。第一 ,在大革命时期 ,毛泽东集中了当时党内的正…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07,(9)
八七会议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是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的转折关键。它不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关于中国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初始点,而且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序幕。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内容涉及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目的等问题。在为什么学的问题上,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够,还不能满足革命实践的需要,全党上下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加紧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在学什么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推动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必须加强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既要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研究革命实践所得出的规律性结论,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学习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论;在怎么学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要解决党的学风问题,要把个人自学与学习运动结合起来,要在工作中学;在学习目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要把学到的马列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的缺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决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理想信念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谈不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利于从源头上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因此,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21,(3)
1937年7月,为克服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范例,具有有的放矢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价值、言之有物地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价值和与时俱进地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