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利用能源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今天,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子孙依然还是像他们一样,离不开能源。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首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缺口尤为明显,已经影响到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能源稀缺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必须想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彼此制约的复杂关系。就整个产业过程而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有些情况下并不能同时达到能源供给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的,需要在确保能源供给和保护环境资源两个目标之间作出权衡取舍。为此,必须在立法上处理好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在制度上相互衔接配套,从而避免立法上的冲突和实施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燕传礼 《江淮法治》2011,(17):40-41
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涡阳县党校教员李翔一直关注皖北发展中循环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她说:“虽然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施行.但就皖北地区来说,循环经济工作仍有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人们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淡薄,资源利用率低、资源不经循环利用直接排出或扔掉等现象极为严重.既增加了资源使用成本和产品成本。浪费能源资源,又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它的特性是具有可再生和环保的双重属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结合我国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的状况,分析我国近年来出台的涉及到生物质能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视角着重剖析此问题,从而使得生物质能领域健康蓬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立法应当回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和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循环经济理念。本文从武汉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成因和困境,在对国内外资源回收立法横向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立法思路。从制度层面遏制“资源单向流动”,倡导废弃物资的综合处理与能源回收。  相似文献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中国十大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典型案例,其中,位居榜首者便是贵州省林业厅原厅长张锦林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林业厅长何以成为中国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之罪魁祸首?年2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中国十大危害能源资源和生  相似文献   

7.
薛晨 《江淮法治》2008,(17):47-47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当前我省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我省资源能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环境容量与发展经济需要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经济发展,能源短缺的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节能降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此问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8.
案讯点击     
最高检公布十大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典型案例2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十大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典型案例,它们是:——贵州省林业厅原厅长张锦林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相似文献   

9.
杜萌  赵阳 《政府法制》2008,(11):52-53
“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专业性、隐蔽性、复杂性强,保护层厚,查证难度大,各级检察机关要集中力量查办。”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4月22日在部署全国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专项工作时透露,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会从5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11月底,为期一年半。  相似文献   

10.
《商务与法律》2007,(1):54-55
2007年1月1日乌克兰《鼓励节约能源措施法修正法案》正式实施,这显示出乌克兰在能源政策、能源战略和能源立法上正在逐步完善,努力改变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乌克兰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欧洲国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至关重要,这就好比血液之于人类生存一样。人类百年工业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能源的充足供应。如果缺少能源的充足供应,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难以维持的。通过研究进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自身都拥有健全完善的能源供给体制。而反观我国,能源的供给水平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距离逐渐拉大,已逐渐无法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的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大力发展能源工业,加速建立可靠的能源保证体系已正式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2.
能源问题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电力持续短缺;煤炭全面紧张,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达到历史高峰;煤炭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煤炭供应;缺电造成燃料油和柴油发电增加;天然气出现季节性短缺……一方面能源需求巨大,另一方面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巨大的矛盾使我们必须走节约能源的道路,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对能源资源问题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蓉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6,(2):28-29,91-94
经过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国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相当严峻,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前景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既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矛盾并从根本上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出路,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有效途径。由於发展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需要权威的法律手段作为支撑、保障和引导。因此,通过立法推进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内生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史亚娟 《检察风云》2012,(23):34-35
李俊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先后组织并主持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中长期可再生能源规划》的起草工作,参与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的研究和起草。近日,就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统一标杆上网电价后的进展情况、美国"双反"案对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带来的影响及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景等问题,李俊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太阳能光伏项目上网电价通知》自颁布至今的实施情况如何?还有哪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李俊峰:由于国家发改委早在2009年就已开始着手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环境资源立法特别是能源立法中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在能源立法中贯彻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以期为完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现代能源安全具有能源节约、能源效率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意义内涵。如何制定和实行我国新时期的能源安全战略,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源资源、节约能源和提高效能,能源立法起着十分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我国在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坚持正确的能源安全战略,构建以《能源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为能源稳定供应和能源使用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保障能源安全的立法原则应当包括: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政府管制与市场化有机结合原则、能源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回顾我国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8.
"法律移植论"强调外来资源,而"本土资源论"认为我国的法律发展更应该注重本土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中国的法律发展,究竟是注重外来资源,还是本土资源,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那些传统法律文化能够为当代法律发展提供充分制度资源的领域,我们就应注重本土资源,反之,则应注重外来资源。  相似文献   

19.
《政法学刊》2016,(3):43-47
蒙古国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对蒙古能源投资对缓解能源危机,推进我国能源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海外能源投资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具体分析对蒙古能源投资方面现今仍存在诸如国际政治角逐,国内分层限制;法律变动频繁,门槛限制提高;基础设施滞后,实操运转不畅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为推进对蒙古能源投资,我们可从能源外交、投资策略、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入手,为能源投资寻求支持渠道,加快对蒙能源投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马玲 《法制与社会》2013,(25):78+81
近年来,破坏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令人无奈的是,作为对保护能源和生态的执法人员责任意识淡薄,甚至在执法时玩忽职守、放任纵容,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应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本文对破坏能源资源和危害生态环境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等作了深刻分析,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