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预防机制扼制贪污贿赂犯罪席开林当前,贪污贿赂犯罪日趋严重,其危害程度和腐蚀能量日益增强,成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一种阻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除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外,扼制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是当前反贪污贿赂犯罪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扼制和...  相似文献   

2.
金融环境的安全 ,关系着国家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当前金融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呈现出严峻态势 ,犯罪发生率不断上升 ,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犯罪金额越来越大。为维护金融秩序 ,检察机关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侦查机制 ,提高侦查效率 ,加大金融领域贪污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一、建立科学、高效、精干的内部运行机制 ,提高金融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效率1 .犯罪线索的发现机制。侦查贪污贿赂犯罪工作的先决条件 ,就是多渠道、多视野、多层次、多方位地获取职务犯罪信息。首先 ,要建立司法机关内部对金融犯罪线索的发现、移送制度 ;…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贪战略钟澍钦(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贪污贿赂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一个难以根除的顽症,已成为困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难题。1982年以来,我国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以贪污贿赂为重点的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果,犯罪势头...  相似文献   

4.
论跨国贪污贿赂案件的信息交流与司法协助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义正贪污贿赂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犯罪现象,它如瘟疫一般时刻威胁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贪污贿赂犯罪国际化的严峻现实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世界是国家发展经济的大舞台;对于无...  相似文献   

5.
试析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行为方式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迟培杰,李德俊,任维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政策、法律的相继出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贪污贿赂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犯罪行为方式不断翻新...  相似文献   

6.
武慧君 《政府法制》2013,(13):48-49
贪污贿赂犯罪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要对其预防必须建立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庞杂系统。在实施贪贿犯罪的预防时,秉承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打促防的法制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撤走贪污贿赂犯罪的温床。更要加强思想教育,修身齐家,使相关主体不想犯罪。面对目前我国贪污贿赂犯罪的现状,结合世界上治理贪腐的经验,笔者认为预防贪污贿赂犯罪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1、发案频繁,有窝案、串案现象发案率高是金融系统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仅96年3月至6月,发生在金融系统的经济犯罪案件就达9件9人,其中有信用社主任、会计及其他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窝案;1997年度又查处了某银行工作人员贪污贿赂串案;1999年1月份就查处了某银行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案件。2、犯罪数额大经济犯罪是在贪利性动机支配下实施的,贪婪爱财是贪利动机的延伸和扩张,表现为强烈的攫取愿望。正是这种贪婪的驱使,使得金融系统某些工作人员崇拜金钱,追求物质,堕入犯罪的深渊。3、连续犯罪、多次作案金融系统经济…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发展与贪污贿赂犯罪的关系刘守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与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局面极不协调的现象之一是,贪污贿赂犯罪现象严重。铲除腐败、净化社会风气,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是我们举国上下的希翼...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1994年以来我院立案侦查的金融领域内涉嫌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自1994年以来,我院反贪局共直接立案侦查发生在金融领域内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占期间查办全部贪污贿赂案件总数的34%。具体特点如下:1、低龄化特征明显25岁以下的涉嫌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就有8件9人,占查办的涉嫌犯罪的45%。2、女性犯罪比较突出女性涉嫌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就有7件7人,占此间查办的全部女性涉嫌犯罪的48%,占全部金融领域内涉嫌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贪污贿赂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与防治对策陈继南,熊健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前进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贪污贿赂犯罪居高不下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以江苏为例,检察机关1994年立案侦查此类犯罪案件比上年增加26....  相似文献   

11.
贪污贿赂犯罪是刑法修订后专门规定的罪名,是当前司法机关重点惩治的对象。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直接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掌握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才能在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通过对近几年检察机关查办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粗浅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有以下特点和趋势:一、犯罪不断发展蔓延呈持续上升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从没放松对贪污贿赂等严重经济犯罪的打击,但是贪污…  相似文献   

12.
简论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策略刘铁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从有利于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做出了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介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对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的新规定,这对贪污贿赂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3.
王军 《中外法学》1995,(2):79-80
<正> 我们应对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贪污贿赂犯罪应用预测加以重视,组织力量对其犯罪原因、特点、趋势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预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贪污贿赂犯罪的升降趋势与流向规律的预测,必须把其置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制、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文明水准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加以考察。研究社会与经济发展引起的各种变革、变化同犯罪之间的联系,滋生和诱发贪污贿赂的各种原因、条件,对我国社会控制贪污贿赂犯罪能力作出正确判断,对犯罪率、犯罪趋势作出基本估计,并把地域性(县、地区)犯罪放在宏观的全社会背景下研究,找出其区域内犯罪特点,推断犯罪趋势、犯罪率,使预测结果符合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当前认定贪污贿赂犯罪若干问题探讨●龚培华贪污贿赂犯罪是反腐败的重点。修订后刑法在修改完善贪污贿赂犯罪立法的基础上,将贪污贿赂罪作专章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严厉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精神。修订后刑法已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使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机制,是指一个国家有关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程序、方式等制度规定,是一套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能及时发现和查明贪污贿赂犯罪并予以司法追究的工作体制。其基本功能是:及时地揭露、惩治犯罪,有效地保障人权,从机制上实现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控制和预防。本文试对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下,如何完善和强化贪污贿赂犯罪的侦查机制,以有效地惩治犯罪、治理腐败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保持清政廉洁,坚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建国以来,国家已有多个有关反贪污、贿赂的立法,而且多次开展了全国性规模的反贪污贿赂斗争,惩办了一大批贪污贿赂犯罪分子,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当前贪污贿赂犯罪仍然是很严重的,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造成严重危害,给党和国家的廉政建设带来极坏的影响。因此,为了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保  相似文献   

17.
贪污贿赂犯罪属于职务经济犯罪;也是腐败性质的经济犯罪,这类犯罪的实质和核心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自改革开放以来,这类犯罪的发案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虽经十多年几乎是不间断的严厉打击,但没有得到有力的遏制,且贪污受贿数额越来越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领导干部,有些是高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贪污腐化,进行权钱交易,对国家和人民的危害特别严重。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件年递增率在15%左右,犯罪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逐年增多。笔者认为,贪污贿赂犯罪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严…  相似文献   

18.
当前福建省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王明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政策新法律的相继出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犯罪手段翻新,大案要案增多,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深入 ,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也日益蔓延泛滥 ,成为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 ,广泛影响经济人的普遍现象。在一片反腐倡廉的声浪中 ,贪污贿赂现象不但没有收敛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不能不使我们跳出对贪污贿赂犯罪的传统解释 (即把贪污贿赂等腐败现象归因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的因素 ;仅仅从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学的角度去研究对策 ) ,而转向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的经济根源。一、贪污贿赂犯罪的界定从法律角度看 ,贪污贿赂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及国家机关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宏观策略韩绍金,吴孟拴一、我国近年来反贪污贿赂的宏观策略1.党和国家对贪污贿赂犯罪的危害性有较清醒的认识,在宏观上对打击惩治贪污贿赂犯罪始终极为重视,对打击惩治这一手抓得很紧。1982年,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第一个高峰时,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