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与酒     
<正>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周恩来也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周家是官宦人家,其祖上许多代人都以师爷为职业,然后步入官场。当师爷也好,做了官也罢,都少不了与人交往,而在交往场面上都得喝酒。此外,在淮安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平民百姓家,在一年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时,长辈都会劝儿孙们喝酒,哪怕孩子原来不会喝酒、甚至是滴酒不沾的。这样,生长在淮  相似文献   

2.
<正>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来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晚上喝了酒之后能够很快入睡,因此认为喝酒有助于睡眠。真相:研究表明,酒精最初会使人昏沉欲睡,确实能缩短入睡时间,看似对睡眠有益,但随着酒精代谢,其实会损害人们后半夜的睡眠质量,引起失眠与多梦等,使整体的睡眠质量下降。所以,睡前喝酒并不能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反而有可能使睡眠变浅,不利于睡眠。借酒来医治失眠,并不是长远的办法,如果因此养成了酒精依赖,更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3.
吐不出昨晚喝的酒,老张便戒了酒。喝了三十多年的酒自此却一滴也不沾了。法官老张,在黄河岸边一法庭工作,爱喝酒。老张性情耿直,他喝酒很讲原则,从不和当事人及讲情的人喝酒,也不和沾酒就醉、耍酒疯的人喝。更不喝蹭酒,逢场他不买酒必买菜。  相似文献   

4.
段子     
《廉政瞭望》2015,(10):79-79
和领导等众人喝酒,举起酒杯大声道:“让我们同归于尽吧!”当时脑子太热了…… 刚刚在街上遇到我以前的仇人了,他还是那么穷,只往我碗里丢了一块钱!  相似文献   

5.
欠个人的钱是穷人,欠国家的钱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人是穷  相似文献   

6.
我做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不会喝酒。酒席宴上,人家要与我喝酒,我说喝不了,人家就说我不实在。更要命的是,我是个不愿为酒卖命的人,别人劝酒的时候,我咬紧牙关,誓死不喝,因此,就得罪了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7.
别让党操心     
别让党操心明绍泉有位老兄,每次喝酒时,总是说这么一句话:“在喝酒问题上,我从来没让党操过心。”确实,他喝酒时,从不怠慢,从不掺假,更不用别人劝。只要轮到他喝时,这位老兄就立刻举杯一饮而尽,继而杯底朝天,在空中一停,点滴不掉,喝得痛快淋漓,果真不让人操...  相似文献   

8.
古罗马时,贵族间盛行决斗前,双方喝酒要互换酒杯,以证明酒中无毒。在饮酒前,两人还要把各自酒杯里的倒给对方一点,然后再一饮而尽,久而久之,传袭下来,喝酒时非要碰一杯才算有礼貌了。“碰杯”的由来  相似文献   

9.
尚志发 《奋斗》2006,(5):59-59
酒,嗜酒,狂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俄罗斯人那样钟爱饮酒,那样淋漓尽致地张扬自己酒神式的人生风格。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对前来劝他信奉伊斯兰教的使者说:“喝酒是俄罗斯人的乐趣,没有酒他们活不下去”。伊斯兰教不许酗酒.于是大公选择了可以喝酒的东正教。  相似文献   

10.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元帅.他精诗文,好体育,爱美食,会抽烟,曾一度被人誉为诗人、外交家。这位外交家元帅也能喝酒.史册中亦留下了众多关于陈大帅喝酒的奇闻趣事。  相似文献   

11.
许世友喝酒     
许世友曾多次向人夸耀:“我在8岁时就开始喝酒了!”然而,使许世友酒量大增并嗜酒成癖的却是他的义父——少林寺和尚素应法师。在少林寺的8年中,师傅传给他两样本领:一是武功,二是喝酒。 在川陕期间,许世友喝酒最多的一次,是在川东游击军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听说许的酒量似海,当地特从镇上请来几位善饮长者作陪,许世友竟把这些酒场老将一个个灌得烂醉如泥!宴毕,许世友决定立即发起进攻。王维舟  相似文献   

12.
老来乐:名人与凡人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强词夺理叫雄辩,凡人就是狡辩;名人跟人打招呼叫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不修边幅,叫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就是流里流气;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叫王老,凡人只能叫老王。  相似文献   

13.
<正>阳宝华经常自诩"一身酒气、两袖清风",可喝酒闹出了不少笑话,为官也屡有波折。在竞争湖南省副省长职务失败后,他迁怒于司机,认为"是司机让他‘触了霉头’,当场就把司机给开除了。"看到议论阳宝华出事的人越来越多,湖南省岳阳市退休副厅级官员杨东风5月26日好奇地给阳宝华身边人打了个电话。  相似文献   

14.
生活健康     
《支部生活》2013,(3):49
饭局识人"饭局"已成为我们平时交往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而不少企业家就是在这最放松的喝酒吃饭中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如果吃饭时,有哪位喜欢选坐在领导身边,他觉得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老是挑拣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潘石屹有次想挑个财务人员,本来看中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15.
谈起喝酒,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切身体会,"酒文化"也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  相似文献   

16.
8人一起喝酒,酒后1人死亡。死者妻子认为,正是朋友们热情劝酒,才导致丈夫醉酒后死亡。4月17日,辽宁省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希望此案能够调解结案。  相似文献   

17.
爱好     
正张局长喜欢喝酒,人称"张两斤"。在张局长的带领下,单位成员都能喝个三两半斤的。没有应酬的时候,几个干部也一起去喝酒,似乎喝酒成了他们唯一的业余爱好。可能"八项规定"太严厉,张局长忽然宣布不喝酒了,下属们都以为局长是说着玩的,但张局长真的不喝酒了。现在的张局长一下班就背着自己新买的相机开着车到城郊去摄影了,下属们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张局长有了新爱好。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供酒人难脱干系日本的司机管理,独特而严厉。驾驶人绝对不能喝酒,在日本如果发现一个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05%时,这个人将被判两年以下劳役,并罚款5万日  相似文献   

19.
生活之友     
抽烟的人 抽烟的人血液中的维生素C含量要比不抽烟的人低。每天至少应服用]000毫克的维生素C。而那些每天超过1包的“瘾君子”,则应服用2000毫克。 喝酒的人 酒精会消耗很多体内的维生素B类,喝酒的人,尤其是每天至少喝3瓶啤酒、3杯葡萄酒或一般酒类、或2杯烈酒者。每天至少应该服用75毫克维生素B_2和15至20毫克的维生素B_6。 老年人 超过65岁的人需要16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1000毫克的维生素C,300国际单位维生素D,200至300国际单位的维  相似文献   

20.
饮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饮酒讲究情调不同,中国人喝酒更强调感情。但如今,劝酒喝出人命,劝酒“劝”出官司的事情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喝酒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原则上责任自负。因为究竟有多少酒量只有自己才知道,根据心情、状态、环境的不同,一个人的酒量也会发生变化,别人是无法判断的。当自己无法把握或判断失误的时候,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但在以下几种情形中,酒友应当担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