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龚三乐 《求索》2011,(7):11-13
推动企业升级的动力包括企业集聚效应、领导企业推动与技术创新三个要素。基于三种动力的推动作用机理,本文以东莞IT产业集群为考察对象,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者推动和技术创新对企业技术进步与升级的绩效具有正向效应,且领导者推动的作用更为明显;领导者推动对升级效应的作用较技术进步的效应大,创新对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对升级绩效大;集聚效应对企业技术进步与升级的绩效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程艳  曾燕  谢翌 《求索》2015,(1):9-12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信息生成、信息传播与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变。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大繁荣,加深了信息技术对公众的社会生活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微时代下网络世界的社交方式、情绪色彩与思维方式,潜移默化间推动了现实社会的变革。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却也绑架了社会生活。为了加强并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理性、勇于直面"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运河与中国古代运河城市的双向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运河与古代运河城市相伴而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互为影响。一方面,大运河影响城市的兴衰变化,影响城市的规模与等级、性质与结构以及其分布和体系;另一方面,运河城市也影响着大运河和运河体系的发育,影响着运河网络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发挥,推动着运河开凿技术的提高和运河管理制度的完善。运河营造了城市,城市推动了运河的不断发展,城因运而兴,运因城而凿,运河与城市一起又推动着运河城市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变迁或改道又会导致运河城市的变迁甚或衰落。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实现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把握它与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治现代化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大环境中,中国的法治现代化,有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因此,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必须注意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即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的关系;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连战、宋楚瑜两主席的谈话,以及与连战主席正式会谈的新闻公报和与宋楚瑜主席正式会谈的“会谈公报”,充分表达了我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善意、诚意和务实精神,对反对和遏止“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具体措施推动落实我与连、宋两主席达威的各项共识,提出了推动两岸交流与往来的规划与安排。其中,进一步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入出境手续,对大陆就读的台湾  相似文献   

8.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辩证思维来科学认识和恰当把握事关全局的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确处理抽象与具体、内容与形式、主体与主导、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避免因认识上的偏差而给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调研背景我国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国。如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在互动共赢中将两者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谢集强  马仁峰 《传承》2009,(16):32-3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实际上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于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把握它与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海波  周向军 《求索》2013,(7):217-219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列宁在具体的俄国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在列宁对文化的论述中,经济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动力。本文通过对列宁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具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但相较中东部却显得相对滞后。应该从加快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品与科技元素的紧密结合,充分挖掘西部地区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企业与地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近代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是理论发展和变革社会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表明,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是推动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长寿区民政局在全局系统开展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为主题的干部大走访活动,并发出通知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坚持规范有序,方便群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以推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信访工作原则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为重点,坚持面上推动与重点推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下几个问题尤为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徐莽 《两岸关系》2007,(10):6-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国共两党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等交流活动为契机,祖国大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和举措,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秋莲 《求索》2010,(8):84-85,243
廉租房建设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具体措施之一。本文借鉴廉租房建设制度完善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构建我国廉租房建设的供给模式与规范建设制度,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对推动廉租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和谐作为主要任务,保持人大工作与上一级人大同向、与党委同拍、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的合作成为现代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衔接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在救助主体、救助功能和救助资源方面呈现出分散化治理的特征。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的衔接要以整体性治理为目标导向,通过完善协商对话机制推动主体整合,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功能整合,创新政府购买机制推动资源整合,破解社会救助体系的碎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不仅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升级,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式。金融科技在推动居民消费、扶持小微企业和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应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与区块链、供应链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