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规则与政治制度。这一政治秩序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政治理念以其影响政治主体的心理价值取向,从而规范着政治行为、影响政治制度的内容与性质;规定着秩序生长的方向、影响政治控制的方式;关联着秩序实现的状态等方面而在政治生活中起着秩序导向功能。人民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是正确发挥政治理念秩序导向功能的内在价值原则。转型期中国政治秩序健康运行与维持的理念问题是要在政治实体方面践行"和谐"政治理念,在政治制度层面坚持"正义"政治理念,在政治控制维度贯彻"合法性"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实现社会转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建构起发展的政治秩序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冲突与整合是政治秩序发展的逻辑起点,我们要正确认识冲突产生的根源,推进政治整合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政治秩序体现了政治发展的内在诉求,构建发展的政治秩序是推进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制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是建构发展秩序的路径选择,借鉴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式,协调制度与文化的作用,以民主建设为目标,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态价值秩序是系统化、整体化的政治价值观,决定着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政治角色、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和政治选择。中国政治生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政治文明标识,转型期以权力运行为核心的矛盾运动成为其基本演化动力。政治价值观及其价值秩序对于良好政治生态的建构具有决定意义,正确区分政治价值、政治价值观及其实现形式是构建合理政治生态价值秩序的前提。在政治生态价值秩序的建构中,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状态形构着民主的序位,多元社会和公共责任的选择界定着自由与和谐的维度和尺度,而公正、民主与法治在不同政治文化环境中的含义不同、实现形式迥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分析政治制度选择的"规则与秩序"的思考方法:阐述了制度选择在规范与知识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制度选择的政治学要避免在价值上和知识上的谬误;提出了在政体选择中取向为联邦主义与普通法司法的思路.希望引发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问题认识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政治性是国家审计的本质属性。从历史上看,国家审计由政治权力派生,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具有原生的政治属性,这是审计政治学的逻辑起点。从制度层面看,国家审计是公共授权关系与公共受托责任的统一,它决定着国家审计政治属性的本质内涵和核心范畴。从实践来看,国家审计政治逻辑的价值诉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回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程亮  贺筱华 《唯实》2010,(7):45-49
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关系与权力运行。政治权力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即公共权力体系的内部权力结构、公共权力体系的边界权力结构和集团间权力结构。在现代政治中,政治权力结构主要可分为集权主义、全能主义和多元主义三种基本类型。对政治权力结构进行深入考察研究,认清不同政治体系、制度及政治形态性质的基石,把握人类政治形态嬗变与政治文明演化历史进程的特点、趋势及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政治权力结构的改革与建构确定方向和目标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公共决策系统的经常性活动。在现代社会,由于公共政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审视,以公意为价值取向、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托、以政治秩序为最终归宿,才能建立起人民期待的合理、公正、有效的公共政策,从而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朱庆跃 《探索》2012,(6):31-35
如何预防、遏制党的权力运行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行为,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除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既继承之前相关成果又立足于新阶段新情况的基础上,就反腐政治体系深度化构建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从党的权力运行秩序视域来解读,这种总结与展望表现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诸多层级上:政党文化层面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属性,以保障新阶段党的权力运行真正实践人民性宗旨;政治社会化层面必须充分实现政党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的"合一";政治制度层面必须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以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政治关系层面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行深度调构,以促进党的权力运行方式的科学民主化和法治化;政治行为层面必须继续坚持反腐认识方面由自在向自为的转化,以及群众参与反腐的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对乡村社会的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动员,并由此产生了如何在变革中的乡 村场域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历史课题。20世纪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主要处于由内生而致的权威及其执行者 的管治中;20世纪上半期国家政权日益深入乡村,村庄内生力量受打击但国家行政嵌入又无力维持秩序;新 中国建立后,国家行政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乡村社会;20世纪后半期,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乡 政村治"的乡村秩序格局。当前,乡村秩序对"乡政村治"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行政力量退出乡村场域和 在村庄内生秩序主导下践行乡村自治模式已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领域基层政权组织向简政放权减负的方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宗教以及落后的经济面貌,基层政权的作用与任务十分突出,同时自身的建设能力又非常薄弱.因此要对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强化性和发展性等多方面进行审视,采取特别的政策措施进行强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政治发展是政治秩序的转化与变迁,政治秩序才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民主只是政治秩序建构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政治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从现有的经验看,现实政治秩序的建构都非一种单纯的组织形式,因而我们在努力寻求运用民主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政治秩序时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13.
建设政治文明,其实质和主要途径是建设民主政治。作为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本质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有赖于政治体制的完善。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有关制度,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以发挥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部制改革为龙头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切人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大部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大部制改革应慎重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道路,是具有民主共性又有鲜明特性的新型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从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革命战争年代,到建立国家政权和推进民主改革的和平年代,再到促进改革成果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政治民主化道路上逐渐总结发展出自己的实践哲学,走出了一条从解放政治到民主政治,再到民生政治的中国特色的政治民主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有利于团结、动员和组织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有利于坚实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以权力、权威、高压态势为主导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明显地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尽快医治空话、大话、套话、假话成习的官场病症,实行信息公开;政府必须去掉利益化,把利益型地方政府建设成民生政府,即建立适应公共管理体系的、新的社会发展的民生政府。  相似文献   

18.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和谐社会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围绕建立社会和谐这个中心来进行。在其价值取向上,要维护全体公民的文化权利,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把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创新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以构建起和谐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全民共享改革的成果,推进社会的科学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