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欣 《揭阳论丛》2010,(1):47-5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漫漫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必然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其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而民族精神也以其理性、宽容、务实、改革、勇于创新的丰富内涵,保障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的顺畅运行,坚强有力地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张颢 《世纪桥》2008,(9):6-7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主要表现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3.
张颢 《世纪桥》2008,(14):6-7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主要表现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原则.  相似文献   

4.
刘铁明 《探索》2005,1(2):10-13
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表达,特别是作为一门课程和教材来建设时,如何避免这门课程和这本教材成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简单串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引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正确"结合"的关键方法,孕育萌发党的思想路线,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培育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锻炼执政能力和执政人才,培育优良的执政作风,初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和执政理论建设问题……苏区精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了重要的培育、引导和推进等积极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彰显了浓厚的哲学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主要表现为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的实践理性精神,以强调对话沟通、开放共生为要义的交往理性精神,以谋求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重心的工具理性精神和高扬“以人为本”旗帜的价值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从根本上保障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面向事实、直面文本、超越创新、开放共通、求真务实、以人为本、高瞻远慕,从而达到其健康、良性、顺利的发展的目的;这种哲学理性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所作的系统回应,其中包括中国的社会主义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9.
民族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本文首先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族根基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接着论述了兼容并蓄的中国龙文化、阴阳交合的中国古代辩证法、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方法和动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只是一个实践概念,也包含着理论的内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不只是一个理论概念,内含着实践的底蕴.从实践的角度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体现为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问题”、“话语转换”以及“阶段整合”则分别凸显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的实践起点、实践存在样态以及完整的实践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实践互动过程中,内含着整体性逻辑、时序性逻辑以及主体性逻辑等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1.
按各部分内容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本精神、骨干理论、普通观点。其中,根本精神是“造福人民”的根本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的统一。恰当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层次结构,有助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不断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提供了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理论成果、作用发挥都具有客观性。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客观性,有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客观进程中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4.
李本松 《唯实》2009,(12):29-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具有如下规律:其起点是中国人民寻求自身解放的需要,其发展动力来自于时代实践的需要,领袖人物在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内容具有中国特质,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国军 《唯实》2006,(11):10-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说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坚持正确的前提,即: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真实实际,必须在“民族化”的过程中融入“当代化”元素,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具体体现为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和对时代课题的回应。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应注意把握时代性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注意把握时代性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注意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具体体现为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和对时代课题的回应。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应注意把握时代性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注意把握时代性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注意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具体体现为对时代特征的把握和对时代课题的回应。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应注意把握时代性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注意把握时代性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注意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颢 《党史文苑》2012,(18):42-44
红色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历史进程中生成的以革命遗迹作为物质载体的精神形态。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井冈山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延安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飞跃,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党的社会实践的宏伟目标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建构的起点,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观念的时代性体现。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时代特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并指出三种具有时代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