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博弈,我国农村养老宜从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适度发展社会养老;构建农村老年人养老津贴制度;建立健全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适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住院报销比例;建立敬老奖励制度,倡导农村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等六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前安徽农村大局总体稳定,但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使农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在土地征用和拆迁、政治参与、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加剧。矛盾的特征也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社会矛盾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利益矛盾占主导、个体矛盾上升为群体矛盾、矛盾处理方式有激化趋势和调处难度加大等多个方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消除社会稳定隐患,必须建立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协调各群体利益关系的长效机制,如健全民主和法律制度、建立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等,从而为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提供制度基础,最终促进安徽省农村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矛盾的解决需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社会矛盾是:农民增收困难,负担反弹;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被侵害,利益受损;农村环境恶化,乡村社会治理不到位。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包括: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的权益;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强乡村治理,发展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组织在改善基层民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其发展存在着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农民参与能力不足、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间缺乏良性的平等互动、对我国境内的外国NGO在农村的影响认识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必须树立正确观念,重视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协调政府与农村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关系;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的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对在华境内的外国NGO活动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制度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许多地区都遭遇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瓶颈,宅基地置换因能有效地缓解用地需求压力而得到广泛推行.然而,在宅基地置换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行政力量过强、资金相对短缺、房产权制度空白等问题.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置换制度的主要措施有:实行市场化运作,促进农村宅基地的合理配置;拓展融资渠道,满足宅基地置换的巨额资金需求;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和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农村宅基地置换的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6.
“三农”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传统利益格局已经被不断打破,原有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很难适应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且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站在"三农"整体性战略高度来审视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不断重构适应农村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利益表达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科学民主决策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春福 《求实》2006,(4):63-66
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完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上的缺欠,严重地影响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表达,进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已成为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重要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赵琳  代国文  孙玉娟 《唯实》2011,(1):88-91
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非制度化参与,往往需付出更大的法律成本、经济成本乃至政治成本。因此,必须建立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开辟农民与政府间平等对话的制度渠道;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体制,在村民自治基础上实现乡镇社区自治;调整农村社会利益结构,改变国家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直接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9.
利益和谐视角下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在制度、市场、组织、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日趋增多,严重制约着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进行,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机制的作用.在理论上对利益基本原理进行解构,建构政府双重利益模式互促,农村社会中间层促生完善和农民个体利益实现等良性利益机制,是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利益和谐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根本。要实现利益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就要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农村建设,打破垄断,实行调控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着眼于长远,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以村集体经济为基础、以村民利益为纽带、以村民意愿为内涵的村民自治机制;建立和完善安置、组织管理失地农民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以有利于逐步解决深层次的、长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燕  熊玉双  梁珊珊 《唯实》2009,(5):73-77
教育公平问题正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农村教育公平机制在制度政策、投入经费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的问题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赵建杰 《求实》2016,(12):87-93
伴随着社会转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纠纷日益复杂多样,呈现出主体扩大化、类型多样化、规模群体化和解决方式极端化的新态势。其根源在于农村社会纠纷化解机制的碎片化、错位化、缺位化和缺失化。为化解农村社会纠纷,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必须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机制、多渠道的利益表达机制、法治化的利益公平分享机制、规范性的价值认同机制和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中央明确提出“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就业方式等都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了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农地制度和政府角色双重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现行征地制度的重大缺陷导致土地市场失范无序、社会矛盾多重积聚.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中国现行农地制度事实上否定了以家庭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土地他项权利的存在,制度环境的不成熟使得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下,在征地过程中表现出过分掠夺的行为特征,导致农户和国家利益双向受损.重新安排与土地征用相关的制度,必须改革和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回归政府角色,改革官员考评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事求是地解决现行"公共利益"征地问题;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3,(5)
在农村土地征收中,农民利益表达存在制度外无奈的抗争、利益表达的分散化、利益表达的低话语权、利益表达的从众心理以及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冲突中两难的选择等困境。破解农村土地征收中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需要采取如下策略:制度创新,积极完善和革新村民代表、信访等社会管理制度;健全机制,引入新型的实质性利益沟通机制;权利保障保障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知情权、参与权与救济权;渠道疏通,发挥大众媒体的利益表达功能;主体塑造,提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用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自杀理论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自杀是由于社会整合力包括经济整合力、组织整合力、文化整合力、利益整合力、政治整合力不强。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从多方面努力预防新生代农民工自杀: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整合力,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有归属感;改善企业管理,提升组织整合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释放心理压力;提升劳工权益,增强经济整合力,减轻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压力;完善农民工社会保护政策,提升利益整合力,让新生代农民工感受社会的公正;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升政治整合力,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表达自身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论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和权威性的根本来源,制度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现实国情出发,我国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本质要求:二是坚持以公民权利为本位,作为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制度基础;三是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作为检验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最高标准。重点建设好四个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平等的利益竞争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法律保护处于弱势地位。完善农村法律的运行,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妥善解决宗族问题;建立起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农村治安专门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求实》2006,2(3):55-58
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利益的急剧分化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从提高利益对象有效供给的水平、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强化制度协调在利益协调中的基础性功能、完善利益的表达机制、坚持公正平等有序的原则等五个方面入手,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