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邓烈兴 《法制与社会》2011,(32):179-180
本文首先列举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司法不公现象,简要地分析了产生司法不公的原因,对如何实现司法公正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谈司法公正     
司法公正问题 ,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 ,司法不公表现在何处 ?司法不公产生的原因又在哪里 ?如何才能实现司法公正呢 ?本文拟此问题 ,谈谈个人的粗浅见解。以求教于法学界和司法实践界同仁。  一、司法不公的主要表现公正 ,顾名思义为“公平正直 ,没有偏私”。司法公正 ,即司法机关及其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 ,对每起案件 ,不偏不倚 ,不循情枉法 ,公平、正直地严格按照查证的事实 ,依照法律 (实体法和程序法 )作出公正的裁判。司法权 ,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力。司法公正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政权的巩固。这…  相似文献   

3.
谈静 《内蒙古检察》2007,(4):21-22,12
“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因为如此,司法公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孜孜以求的理想和价值目标。多年来,各级司法机关为促进和维护司法公正不断努力,“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更是检察工作的一贯主题。然而,由于多种复杂的社会原因,司法不公作为个别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司法实践经验和一定的调查了解,对当前刑事诉讼环节所存在的司法不公现象、特点及趋势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的标准与理性的认识、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制不健全,尚无法治可言的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的司法公正问题并不为社会所关注。今天,法制逐步健全、完善,依法治国正在实施并成为举国上下基本的治国理念,司法公正反倒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司法公正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充分地实现?是哪个方面出了什么差错导致这么多的"司法不公"?究竟是司法不公,还是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期待如雾里看花,并未得其要旨?因为司法公正确实是关于国家、社会命运的大问题,笔者不能不勉力试作探讨。  一、司法公正的标准  我们讨论的是司法公正,公正与司法有关,自然就…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司法系统在司法任务日益加重,办案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较好的完成了法律赋予的使命,但不容否认的是,司法不公,司法软弱的行为和现象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并且不断以一些具体而鲜明的个案表现出来,因此必须着手改变这种状况,切实贯彻司法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古代就追求司法公正,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采取了相关措施。同时,中国古代又无法杜绝司法不公,其背后还存在深刻的原因。中国古代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司法公正理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一理论还与时俱进。早在西周时期,  相似文献   

7.
王佳 《法制与社会》2010,(33):123-124
本文从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以及如何创新和完善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机制,加大对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职务犯罪的查办力度等角度阐述了如何更好的体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郑家泰 《山东审判》2013,(4):113-115
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对彭宇案、许霆案、赵作海案等案例的大量宣传报道,使得一些人对司法公正问题产生困惑,有人认为在当前司法不公已经成为严重问题。一些法律院校和法院曾经对"司法是否公正"这一问题作过问卷调查,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群体认为,近年来司法公正度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一些对司法运行机制了解不多的公民,则会援引报刊、电视、网络上的一些案例对"司法不公"表示强烈批评和担心。  相似文献   

9.
试论司法公正中的法官与经济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类面对的种种不公,莫过于司法不公更让人难以宽容司法不公是对公正的最大亵渎并可能导致人们对法律的尊重感和信任感的丧失。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较其他多次不公正的行为的祸患尤甚,因为后者污染的是水流,而前者却败坏了水源。”司法公正与不公,法...  相似文献   

10.
周携光 《法制与社会》2010,(35):151-152
当前社会生活中司法不公正已成为热点问题,而大量司法不公发生在基层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领域,因此充分挥检察机关民行检察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实现,真正实现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保障生效民事、行政裁判正确、及时、有效地执行,有效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吕实言 《中国律师》2004,(11):39-40
作为律师,我们一直关注媒体在监督司法公正中的作为。我们时常被一些媒体的敢作敢为所惊喜和感动。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良心。我们为他们喝彩。9月21日,华东某大城市高级人民法院与该市多家主流报社联合举办《看得见的公正》征文活动,旨在“深入报道”法院和法官“践行司法为民,坚持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的典型事迹”。司法不公是当前社会的一个主要和普遍的诟病和顽症。“一次不公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正因为此,公众对司法不公痛恨切齿。公众呼唤媒体担当时代的“守望者”,强化对法院的监督。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一直…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司法公正是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法律工作者,还是非法律工作人士都对其公正的质量普遍给予充分的期望。司法公正的本质也赋予司法主体实行公正的法律义务,由于普遍存在的司法观念及其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存在,司法主体在实施法律行为时必须表现出司法的本质属性——公正。但由于社会利益集团存在,纷争存在,最终的解决地为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制衡机制尚不健全和完善,也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司法不公客观存在。本文试图从司法公正观念建立,表现形式,社会评价等方面及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上尝试实现司法公正的途径及实现司法公正在机制上的途径,使司法公正受到影响的诸因素及其存在的背景、历史在司法者运用法律的同时摆脱困惑、干扰、压力等不利于和可能影响司法者实现公正执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工作业绩:2009年着力在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上下功夫,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坚持加强诉讼监督与促进司法公正高度结合,努力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敏远 《中国司法》2014,(11):16-1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司法公正,而司法公正的实现,则是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基础性的因素对司法公正的保障意义。本人认为,司法改革首先应当在这方面入手。鉴于司法公正的基础所涉问题广泛,难以在一篇短文中展开说明,鉴于刑事司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此,以下的分析将选取刑事司法为视角展开。本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什么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二是为什么要重点关注刑事司法公正的体制性基础;三是如何进行刑事司法体制改革,以进一步坚实司法公正的基础。其中,第三点是本文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樊学勇 《法学家》2001,(3):88-92
法官素质对于司法公正意义重大。只有高素质的法官审判案件,司法公正才有了基本的保障。而长期以来我国在选任法官时片面强调政治素质,导致法官业务紊质不高,这是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存在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慕平 《中国审判》2014,(12):9-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以法官独立为核心 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法公正是人类法制建设中永恒的话题,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主体,对司法公正的实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构建现代化的法官制度。目前我国司法活动中出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缺乏公信力等种种问题,无不与法官制度不健全、法官独立地位的缺乏有着重大的关系,故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已成为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司法独立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司法公正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  相似文献   

18.
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对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司法错误进行审查和补救的程序。该程序的设立对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意义。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 ,及时纠正了部分裁判不公的案件 ,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司法公正。但是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诉讼理念的变革以及诉讼制度的不断完善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司法实践中 ,不难发现审判监督程序法律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陋 ,暴露出很多问题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了 ,在这方面 ,民事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反映得尤为明显。因此 ,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审判》2009,(1):73-75
多年来,法院为促讲司法公正作了许多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审判工作中关系案、人情案甚至金钱案依然存在,一些案件裁判不公,有的甚至枉法裁判,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影响了法院工作,损害了司法权威。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就此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出现不公正判决、裁定和执行案件”的调研活动,力求找到解决司法丕公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何文 《法制与社会》2012,(21):140-141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我们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客观地存在于当今社会中。如何维护司法公正就成了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一件大事,而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法治社会的基础与标志,更是司法公正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全社会依法治国的进程当中,监督机制的加强与完善已成为我国司法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