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几年来,严重失职,玩忽职守案件呈上升趋势。199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查处的玩忽职守案件共3189件,比1990年上升5.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3亿元。1991年全国各级纪检部门处分犯严重失职错误的党员干部3339人,比1990年上升了7%起,立案标准10万元以上。来自一些地方的消息令人更为吃惊:江西省检察机关查处的玩忽职守案1990年比1991年上  相似文献   

2.
本专栏《关于玩忽职守犯罪的政策法律探讨》,《浅论贪污罪受贿罪的数罪并罚》、《完善对妨害司法行为的惩戒性规范》三篇文章,由上海市检察学会供稿。 (一) 近几年来,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案件非常突出,据统计,1988年1月至1990年9月,上海市各级法纪检察部门共受理玩忽职守案件274件,直接经济损失8730万元;其中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玩忽职守犯罪愈演愈烈,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愈来愈大,然而,从实践看,司法机关对于玩忽职守犯罪的查处却失之过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界限难于划清,影响了对玩忽职守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同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作斗争,而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则认识不足,斗争不力。往往只以政纪、党纪处置了之。以广州地区为例,1984年以来市属县、区法院受理的玩忽职守案件总数仅十一宗,且均为一般性案件,而那些造成国家巨大经济损失的玩忽职守犯罪却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这种状况是极不正常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值得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一、几种为玩忽职守罪开脱罪责的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玩忽职守的行为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后果,不仅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还给公安队伍带来负面影响。警察玩忽职守犯罪案件的发生,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具体制度上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查处警察玩忽职守案件,一是要扫除对这类犯罪在认识上的障碍,二是要提高检察机关侦查玩忽职守案件的能力,三是要严格规范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6.
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在犯罪构成上的不同 ,决定了办理此两类案件在收集证据上有所不同。滥用职权罪突出强调的是职权 ,玩忽职守罪主要涉及的是职责。职权与职责的不同之处在于职权是职责和权限的统一体 ,其概念大于职责的范围 ;职责是职权的组成部分 ,是行为人依其职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现就琅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在证据收集上的区别 ,谈几点认识。1、行为人权、责的范围不同滥用职权案件 ,首先要重点收集行为人的职责、权限范围的证据材料 ,这是确定行为人是否超越职责、滥用权力的基础。而玩忽职守案件 ,则重点收集行为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商品贸易活动中因国家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玩忽职守案不断发生,严重损害经济建设。如何打击和预防这类犯罪,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本文试就此类案件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打击和预防的对策,以求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特点 (一)案值大。从广西沿海四个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检察机关立案查办此类案件的情况来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玩忽职守罪与官僚主义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前者是犯罪问题,后者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本文在论述玩忽职守罪时,为什么首先要提出官僚主义的问题呢?因为导致玩忽职守罪的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严重官僚主义所造成的。官僚主义者的严重渎职,对我国当前的四化建设危害极大,经济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千方,大大超过由于贪污和其他犯罪造成的损失。仅从报刊上已披露的材料来看,足以令人触目惊心。例如1981年被列为国家水利建设项目的山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危害公路交通治安的车匪路霸日益猖獗,重特大案件增多,危害程度增大。仅广安地区1993年至1995年9月,立车匪路霸案件582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98起,分别占同期刑事案件和重特大案件总数的3.9%和9.5%。这些案件的发生,给国家、集体和驾乘人员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危害了公路运输事业发展和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和制约了人、财、物流动和地方经济发展。 一、车匪路霸犯罪的特点 1.犯罪方式多样。从查获的441起案件看,车匪路霸大多集盗、扒、抢于一身,能盗则盗、能扒则扒,盗扒不成就抢,有的甚至公开持械持枪抢劫。其作案手法:一是抓车盗窃运输物资,发案215起,占车匪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特别是1986年以来,诈骗分子利用开放、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之机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的情况日趋严重,案件逐年增多,诈骗财物的数额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与诈骗犯罪作斗争,笔者拟对当前广东诈骗犯罪的新动向及侦查对策作初步探讨。一、当前广东诈骗犯罪的新动向 (一)特大诈骗案件大幅度上升,诈骗财物数额越来越大。据统计,1980年广东省发生的特大诈骗案件只有2宗,而1986年发生的特大诈骗案件竟达116宗。短短6年时间,上升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涉枪案件不断出现,鉴定枪伤损伤程度是法医检验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任务。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对分析案件(事件)性质,确定枪击事实,处理枪伤案件(事件)等有重大意义。枪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对被伤者造成的后果,通常是鉴定枪伤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而  相似文献   

12.
查处税收执法人员玩忽职守犯罪,应严格把握税收执法人员的一般工作失误与玩忽职守犯罪的界限。税收执法人员履行职责造成工作失误时,如具备免责事由的,不构成玩忽职守罪,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至2012年7月,海南省昌江县检察院立案查处玩忽职守犯罪8件13人。由于查办渎职犯罪案件成绩突出,今年7月,该院获得高检院查办渎职犯罪案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些渎职犯罪行为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数百亩天然阔叶林及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青皮树被盗伐滥伐;非法越界采矿最终酿成3死1伤的恶性事故;"国家造林项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吉林省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持续多发。由于此类案件隐蔽性强,很容易诱使广大人民群众上当受骗,不仅给集资群众造成大量经济损失,甚至倾家荡产,而且已成为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突出因素。总结2006年以来在吉林省发生的全部非法集资案件的规律、特点、成因和案件侦办存在的难点,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提出切实有效的打击、处置和...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省经济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大案要案屡屡发生,造成损失越来越大,不仅严重侵害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就我省近年的情况看,经济犯罪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一、经济诈骗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经济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省立经济诈骗案件3323起,涉及金额4亿元,比1995年上升15%,其中百万元以上经济诈骗案件32起,比1995年上升66.7%。在案件数量持续增加的同时,涉及的财产损失及个案案值也不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对滥用职权和放弃职权的行为,往往由于刑法无明文规定而无法处理,有的则按玩忽职守罪处理,但是由于滥用职权和放弃职权的罪过与玩忽职守的罪过存在很大差异,客观危害也比玩忽职守罪大,因此,笔者认为,两者不应以相同的罪名予以相同的刑罚,而应在我国刑法渎职罪一章中,把滥用或放弃职权并造成重大危害结果的行为,规定以滥用职权罪和放弃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单独规定法定刑,作为一种故意犯罪与玩忽职守罪相对应,以补现有立法之不足,从而解决司法实践中对处理滥用或放弃职权行为无法可依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犯罪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自1986年在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大案以来,案件数量直线上升,性质日趋严重,造成的社会危害也不断增大。随着计算机在全国的普及,以及包括“INTERNET”互联网络在内的全球性或者地方性电讯网络的不断开放和扩展,全国学电脑、懂电脑、用电脑的人也将  相似文献   

18.
汕头市的强奸犯罪活动经过三年的“严打”曾一度下降。但1986年后又出现回升。据统计,全市法院1984年受理的强奸案件(含奸淫幼女,下同)比上年减少39.9%;1986年受理的强奸案件则比上年增长37.4%;今年第一季度又比去年同期增长7.3%。通过对案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强奸犯罪之所以出现重新抬头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犯罪分子道德水平低下,法制观念淡薄,这是诱发强奸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9.
由于渎职案件的侦破既可以"由人到事",又可以"由事到人",故渎职犯罪的证明方法不拘一格,通过直接证据快速且独立地锁定案件事实和凭借间接证据链接所有案件事实均能够达到证明效果。审查证据过程中应当考虑监管部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重大事故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管理职能,综合考量被告人玩忽职守的程度,以此确定特定责任者因果关系的量化定位,在量刑建议中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校园伤害赔偿案件是近几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侵权案件中一种常见、多发的案件类型,也是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从校园伤害案件的请求权基础入手,主要就校园伤害赔偿案件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