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亚萍 《学理论》2009,(23):144-146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旅游也从少数人的奢侈生活成为大众性的活动。随着参与旅游的人激增,旅游的景区的过度及不合理开发,许多旅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恶化的现象。保护旅游环境的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旅游环境的保护涉及到环境学、管理学、法学及政策规划等多学科领域,需要相互协调。针对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却相应滞后,不能满足旅游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文章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措施及进路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
张翠丽 《学理论》2011,(26):81-82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强盛,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多,人们的旅游观念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规范化、程式化的传统出游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自驾车旅游。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青海省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需求特征,积极采取对策,可以为青海自驾车旅游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使其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与文明     
正旅游是什么?是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览。虽然旅游作为人的一种行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对低下,即使是国内旅游也只是少数经济富裕人士才有能力享受,而出国旅游者更属凤毛麟角。只有到了现代工业社会,旅游才逐渐成为越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英国,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往往带有强力的金融价值意识。“与其让通货膨胀贬值,不如及时消费保值”是英国人普遍的消费心理O这种存在于寻常百姓中的消费心理,对促进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以旅游业为例,节假日外出旅游度假是英国人除抵押贷款购房和日常饮食费用外的第三大支出。然而,它在英国已不是什么时尚,几乎已成了人行1日常牛活的必须n正b为如此,旅游业已成为英国经济中的第二大产业。英国旅游局的一位官员说,旅游与人们的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哪怕是领取政府津贴者也会想方设法在旅…  相似文献   

5.
杨慧芳 《学理论》2014,(23):69-70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质的蜕变,人们消费追求不仅仅局限在工业化时代的物质饱感,而倾向于追求新时代下的精神饱感。人们开始追求欲望的满足和角色转换的幸福感,企图通过旅游来完成自己"梦"的真实实现。洛阳文化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通过分析现今洛阳文化旅游资源,总结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建设性设计迎合旅游者心理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红 《理论探索》2007,(3):101-103
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和谐旅游。和谐旅游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整体和谐的旅游,是处理好这三者间关系的旅游。为此,必须走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发展道路,走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道路,走城乡和谐、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更加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云南某农村信用社组织38人到欧洲8国旅游,耗资公款176.4万元,经纪检部门严查后,钱款已经退回,涉案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湖北地矿厅98人公款到张家界“考察”,也受到了惩处。 公款旅游,一直是被严令禁止的腐败行为。随着节假日的增多,可供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时尚更是多姿多彩, “假日腐败”不可不防。因为,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8.
陆相卫 《学理论》2009,(21):47-4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旅游,既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的享受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也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少活力。哈尔滨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悠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因此,深度挖掘哈尔滨历史文化内涵,使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是促进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旅游资本,提升哈尔滨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黄江 《学理论》2015,(7):100-103
从旅游发展的规律看,旅游消费随着人均GDP不断升高而升级,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以预测,文化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梵净山西五县文化旅游开发星多月不明,与东线不对称,与周边不融合,与长江不衔接,需要在政府主导、体制改革、市场打造、宣传方式和人才培养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优势若能与旅游相结合,就可以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旅游,使旅游与农业相互衔接,这不仅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繁荣,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旅游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旅游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时尚,也是一种消费行为。建构科学的旅游消费伦理是和谐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旅游终极目的的价值选择。因此,从人文、生态、可持续、理性等维度建构旅游消费伦理,不仅是旅游消费伦理的要求,也是和谐的旅游消费伦理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2)
在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的框架下,我们探讨国际旅游岛建设主体的培育,是希望能够强化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公民的生态意识。通过厘清"经济人"和"生态人"的差异,旨在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人"的培养,进而培育国际旅游岛公民的生态意识,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泰国一直是中国人出境游的最主要目的地。它以其低廉的旅游费用, 便捷的入关手续,以及特色的旅游风情, 成为许多中国人开始学会享受出境游后所选择的第一站。然而,随着中泰两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部分旅游环节出现了一些混乱,致使许多中国人不免在旅途中出现种种不满,给原本快乐的休闲旅游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智慧旅游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在进行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智慧旅游模式,能够更好的提升生态文化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赋予旅游产业以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选址与规划布局研究——以长沙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活动的普及,人们自行出游能力在不断增强,自助游客迅速增加,面对这个市场,旅游集散中心作为城市的一项旅游基础设施和新兴的旅游运作方式应运而生。长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旅游城市,为应对散客出游问题,加快规划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才能符合长沙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公民外出旅游逐渐成为全民化意识,2015年中国内地出国游人数将超过一亿,中国的旅游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全球,随之而来中国公民的种种不文明的旅游陋习漫天飞舞,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的民族形象。因此提出提升文明旅游的对策如下:加大宣传学习力度,进行全民性文明旅游教育;加强全社会监督机制作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的发展中,城市旅游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到上世纪下半叶才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人士的关注。但是城市旅游的发展势头和规模都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到上世纪末,更出现了“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的趋势。旅游从一种普通的  相似文献   

18.
龚琬惠 《学理论》2012,(32):87-8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产品和旅游需求供需两旺的良性态势。游客在走向成熟,单纯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行为已不能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情况下,发掘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物,提升其旅游价值和拓展其旅游功能成为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和挑战。广州花都宝桑园是一个蚕桑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其旅游业深度开发应该紧紧围绕其核心吸引物蚕桑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展开。  相似文献   

19.
李凡  刘姿含 《学理论》2015,(1):92-93
科技旅游可以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科技涵养,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北京具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把科技与旅游结合起来将更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产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北京发展科技旅游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科技旅游市场定位模糊、科技主题不突出等问题,并提出了对游客进行细分、突出旅游主题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密 《侨园》2012,(11):39
世界上有五大怪湖,让人们不得不去关注和留恋。这五大湖泊与世界其它诸多湖泊有所不同,足以勾引起人们的旅游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