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卖淫嫖娼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根除了这种丑恶现象。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卖淫嫖娼活动在一些沿海地区港口城市开始出现,后逐步向内地蔓延。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加强日常治安管理和侦查破案,积极开展查禁卖淫嫖婚的斗争。其中全国范周内的集中统一行动有3次。已建立卖淫嫖娟人员收容教育所103个,累计收容教育五、六万人。当前卖淫嫖娼活动出现一些应引起注意的新情况。首先是卖淫嫖娼活动在城市居高不下,并且出现了从城市向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沿线的乡镇,农村发展的趋势。去年1到7月,全国城市查处卖淫嫖娼案件26751起,乡镇、农村查处卖淫嫖娼案件23865起,分别比1990年同期上升75.2%和40.2%。其次,卖淫嫖娼团伙增多。1990年全国共查处卖摇嫖娟团伙2214个,成员12358人,分别比1989年上升了3.3%和12.4%。去年1至7月,查获卖淫嫖娼团伙3334个、14902人,摧毁卖淫窝点3713个,比前年查获的总数还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查获的卖淫嫖娼团伙中有一些已带有黑社会组织性质,其中有帮主,定有帮号,制定了森严的帮规。他们用骗,哄、控、逼等各种手段引诱,强迫妇女卖淫,使他们成为团伙头子赚钱的机器。另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查禁卖淫、嫖娼,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的专项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如何正确适用法律、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是当前摆在公安干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我国法律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总体规定和确定的几个罪名。 我国法律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总体规定是,严禁卖淫、嫖娼行为,严惩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犯罪分子。因此对卖淫、嫖娼人员,除明知性病而卖淫嫖娼的实行刑罚外,都是实行行政处罚和行政  相似文献   

3.
收容教育是我国处理卖淫嫖娼行为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建国初期对于查禁卖淫嫖娼行为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却相当薄弱。面对卖淫嫖娼行为屡禁不止的现状,完善并强化收容教育措施,控制卖淫行为中最紧迫的衍生问题——性病、艾滋病的蔓延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卖淫嫖娼活动是伤风败俗,毒化社会风气的丑恶现象。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扫六害”、“除六害”、“扫黄打丑’等专项斗争中,打击处理了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为净化社会风气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种种原因,打击处理并没使卖淫嫖娼活动受到有效的控制,其屡禁不止、日益蔓延的现象,已成为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的公害之一,因此研究当前卖淫嫖妈活动的特点及查禁、控制对策已势在必行。一、当前卖淫嫖娼活动的特点卜一)以“合法”掩护“非法”1.以“谈恋爱”“交朋友”做掩护卖淫嫖娼。卖淫妇女和嫖客栖身于广场,影剧院、舞厅、公园、车站…  相似文献   

5.
卖淫嫖娼活动污染社会环境,败坏社会风气,被称为新时期的“麻醉剂”。近几年来,公安机关针对卖淫嫖娼活动,多次进行查禁、打击,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卖淫嫖娼发展蔓延势头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据调查,目前卖淫嫖娼活动仍屡禁不止,以河南省某市为例,全市1996年查处案件157起431人;1997年查处案件213起494人,1998年1至3月查处42起99人,比去年同期21起47人均上升1倍。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继续贻害社会,群众反映强烈,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卖淫嫖娼活动的特点《一)卖淫嫖娼呈团伙化趋势目前,许多卖淫者由原来的单一形式…  相似文献   

6.
卖淫嫖娼动机和态度调查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在我国存在着一个庞大的买方市场推动着卖淫嫖娼活动蔓延发展,它是社会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主观上卖淫缥娼者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低下,客观上法律控制松动,矫治这种现象应当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7.
试析当前卖淫嫖娼活动的新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卖淫嫖娼活动的新特点表现为 :时间、地点、场所出现新的变化 ;活动手段越来越诡秘、隐蔽 ;卖淫收入有增无减 ;包娼现象有所发展。卖淫嫖娼增多的原因是部分地区和单位领导认识上存在错误性和默认性 ,“一手硬 ,一手软”的做法导致伦理道德滑坡等五个方面。应从提高思想认识 ,坚定严厉禁娼的决心。各级党委、政府加大领导力度 ,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等四个方面治理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卖淫业被揶揄为“不知萧条的成熟产业”,每年产值高达10万亿日元。可是,日本的法律却明文规定禁止卖淫,日本警方也采取种种对策来取缔卖淫。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取缔卖淫问题的虚伪,也说明日本打击卖淫嫖娼的策略存在明显的漏洞。排除政治腐败和荫庇的因素外,认真研究日本取缔卖淫具体过程的失误,对我国更好地打击卖淫嫖娼活动是有益的。 一、立法不能互相抵触,法律、法规条文  相似文献   

9.
论卖淫嫖娼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卖淫嫖娼是全球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近几年,卖淫嫖娼在我国迅速蔓延,愈演愈烈,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对卖淫嫖娼问题的研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卖淫嫖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卖淫嫖娼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卖淫嫖娼的有关对策,为遏制并最终消灭卖淫嫖娼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卖淫嫖娼是一个多维的社会现象,其蔓延主要有认识层面、价值取向层面、管理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的因素。卖淫嫖娼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土壤,只有改变某些社会存在,卖淫嫖娼现象才会彻底根除。现阶段,卖淫嫖娼的违法性是不容置疑的。治理卖淫嫖娼的对策选择只能是加大执法力度,推行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警察的“抑犯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卖淫嫖娼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同时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态的一面镜子。取缔消灭娼妓还是让其合法化,历来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以及文明与腐败的分水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容忍卖淫嫖娼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采取坚决措施,取缔了娼妓制度,铲除了这一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丑恶现象。我们曾为此自豪。但是,在目前改革开放形势  相似文献   

12.
卖淫嫖娼是一丑恶的社会现象,是指不特定的异性之间或同性之间以金钱、财物为媒介发生不正当关系的行为,包括口淫、手淫、鸡奸等行为。卖淫嫖娼行为的客体是法律所保护的正当合法的两性关系,客观方面是卖淫者与嫖客之间相互勾引、结识、讲价、支付、发生手淫、口淫、性交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主体是不特定的异性或同性,主观方面是以金钱、财物为媒介。  相似文献   

13.
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死灰复燃,严重腐蚀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损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形象,与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相径庭。近年来,对卖淫嫖娼活动,虽经连年治理,依法从严打击,但仍未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14.
如何从根本上治理卖淫嫖娼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是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对卖淫嫖娼的社会危害和滋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一、卖淫嫖娼的社会危害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卖淫嫖娼有四大危害: (一)性病蔓延成灾。据自贡市第一教育所统计,该所收教的99名卖淫妇女中,患有淋病、梅毒、尖锐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绝迹多年的卖淫嫖娼现象又死灰复燃,泛滥成灾。卖淫嫖娼现象重新出现,并形成蔓延之势,是有其广泛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归纳起来,我以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导致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重利轻德倾向的形成,卖淫嫖娼就是一种重利轻德倾向的反映形态;  相似文献   

16.
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的精神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郑州火车站地区公安分局,充分发动群众,对省会“窗口”地区的社会丑恶活、动,特别是卖淫嫖娼活动进行了不间断的打击,有效地遏制了卖淫嫖娼活动蔓延的势头,促进了社会风气和治安秩序的好转。但是,卖淫嫖娼活动作为一大社会公害,虽经严厉打击,其活动仍较突出。必须继续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给予彻底打击取缔。一、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火车站地区卖淫嫖娼活动突出的原因,除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外,主要有三占.1.特殊…  相似文献   

17.
卖淫嫖娼行为处置工作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卖淫嫖娼在我国属于一种违法行为 ,对其进行规制 ,以达致道德与理性的平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回应当前的卖淫嫖娼合法化理论倾向 ,有必要从人性基础、道德情感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对卖淫嫖娼行为进行法理学上的剖析。只有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行政、司法实践运行不力的反思 ,才能够认清处置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并把握相应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卖淫嫖娼问题是一个带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联合国曾在1949年12月2日通过《禁止人口买卖及剥削他人卖淫之公约》,明确提出禁止卖淫等问题。条约提出:“签约国须针对任何有关卖淫者及被怀疑为卖淫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废止。”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国家或签约国都遵循这一重要的国际禁娼公约。许  相似文献   

19.
卖淫嫖娼一直是我国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违法犯罪活动,也是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顽瘴痼疾。卖淫嫖娼违法犯罪活动借助网络,实现了向“互联网+”的转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以往常见的依托经营实体拉客招嫖、窝点式卖淫嫖娼已经被网上招嫖、线下交易取而代之,网络空间渐渐沦落为卖淫嫖娼的重灾区。由于网络便利、监管不善、利益诱惑和立法滞后等因素,法律和道德意识薄弱者极易参与其中,此类违法犯罪极易迅速蔓延并对整个社会环境和治安管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公安机关必须认清其发展趋势,摸清其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利用管理和技术优势,采取有力举措,对其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网络清朗与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刑法》作了重要修改补充,将“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嫖娼的”规定为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决定》处罚传播性病罪,本文拟就传播性病罪的认定从理论上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