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沛林 《唯实》2002,(9):24-27
要彻底埋葬真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不仅应该把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而且还应该将它引入真理论,这就是“实践真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视角,在实践真理与认知真理的联系与区别中,阐发了实践真理的涵义及其辩证特性,论述了真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2.
要彻底埋葬真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 ,不仅应该把实践概念引入认识论 ,而且还应该将它引入真理论 ,这就是“实践真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视角 ,在实践真理与认知真理的联系与区别中 ,阐发了实践真理的涵义及其辩证特性 ,论述了真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3.
方莉 《世纪桥》2007,(7):16-17
实践真理通过实践自身内在具有的否定性和超越性,从人在不断的"应该"之中来不断地揭示人的本真状态,讲求主观和客观、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的统一,并以悟其人之本性来真正地指向人的自由,从而体现了真理的自由本性。  相似文献   

4.
实践和科学实验所界定的活动分属两个不同的认识领域,所能检验的真理也不同。马克思对认识论的革命性贡献主要体现于,他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引入了实践标准。主张研究人类历史要从客观的物质生产实践出发,认为生产实践是人类其他一切类型活动的基础,人类的思想活动和理论活动应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5.
追问真理的历史性,必然关涉到科学真理观的各 个层面。我们打算从真理实践的历史性入手,进而探讨真理认识、真理检验与真理价值各个领域的历史性,然后深入到真理本质的历史性,从而使这个追问尽可能构成一个立体的体系,且抵达其核心与根本。一、真理实践的历史性 科学真理观并不将真理限制在认识范畴,而是将它推进到本始和归宿,动力与目的,推进到实践领域。它将真理的作用重心从认识世界转移到改造世界。人在诞生自身和生成人化自然的历史过程中中,发现真理,证实真理,运用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是使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相一致,即…  相似文献   

6.
1.今天,我们回眸30年前发生的那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需要真正读懂其真实的历史含义.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在西方启蒙时代,"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1](P355).就像当年恩格斯说的确立理性法庭一样,实践权威的恢复也意味着理性对盲目信仰的拒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恢复了实践的权威,从而把一切都纳入实践的法庭重新估价,使人们确立起一种批判性地反省态度和姿态.如果说在西方历史上,蒙昧主义是以神学面目出现的,那么中国在极左年代存在的现代蒙昧主义,则是以教条主义面目出现的.对于教条主义来说,实践的至上性无疑是一副真正有效的解毒剂.因此,确立理性的至上地位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任务,而确立实践的至上地位则构成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不仅是由时间的直接现实性所决定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实践是连接主客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人们通过实践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又必须再回到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使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更正确地把握。同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不断地总结经验,修正真理,丰富真理,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8.
真理标准包含"真理的"标准与"检验真理的"标准两个方面,无论是"真理的"标准,还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逐渐由元哲学问题发展为公共性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因为"真理的标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根源于它所处的那个时代.具体说.现代公共性哲学的视域里,真理的标准根源于公共性生活,是选择性的合法化问题.当代社会,由于这种选择性的前提是"公共性"原则,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人民的利益,就理应是最为合法的真理标准.当代中国,作为公共生活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人民至上思想主导下建立起来的,与公共性哲学视野里的真理的标准相一致,弘扬真理的标准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真理"是一个哲学范畴,但更是一个有着广泛意义的文化符号,一种精神图腾。社会原生态的思想文化生活中经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这个符号与范畴。政治生活也不例外。政治在不同维度、不同理路上同"真理"概念相关联,其中最突出的是"真理"作为话语权力象征符号,或是作为民主政治模式的参照项与超越物。当然,真理观与真理信念经历了从古代到现当代的嬗变,这一过程同政治文明的推进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实践"直接现实性品格"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实践作为检验和实现真理的根本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理由之一是:就实践方式同理论或认识、逻辑证明、感性直观和客观对象的比较来看,它们都没有这种特征。因为理论或认识只有间接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逻辑证明也只具有间接的现实性,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感性直观只有直接现实性而不具有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客观事物只具有物化结果或物化过的结果的直接现实性,而不具有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理由之二:就实践方式所具有的唯一最终性、直接现实性、社会全局性、反复无限性等特征来看,它们都根源于这种特征。因为,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使实践在检验和实现真理时具有了唯一最终性;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使实践具有了反复无限性;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的社会全局性的前提和基础;创造物化结果的直接现实性是实践“直接现实性品格”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真理标准大讨论对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支撑作用经久不衰.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实践本身的评价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什么样的实践具有检验真理的资格?  相似文献   

12.
对“价值真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否弃了“价值真理”的提法 ,认为肯定价值与否弃“价值真理”并不矛盾 ,并得出结论 ,肯定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转型时期我国依法行政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元价值取向共存,这一现象表明依法行政本身就是一个"是"与"应该"的有机统一体,而依法行政的"是"(真理追求)与"应该"(价值取向)的相互制约和矛盾运动则正是各国依法行政实践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遵循这一规律对于当代中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尚东涛  朱占江 《探索》2003,4(5):75-77
任何哲学理论都以"本体"为"基"而立,反本体论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同样有自身的"本体论承诺"."本体"作为人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对世界"归一"的认识,与真理胶着在一起.对"本体"真之判定,如果在波普证伪理论的原则下,宜取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夏佩尔的立场,即当"本体"在三大真理论视域皆为真时为真.据此,"本体"虽在融贯论和实用主义真理论视域内为真,但由于在符合论尺度下不为真而非真.这既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反本体论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不表明这种倾向的全然合理性.因为,"本体"非真并不能对人对"本体"的需要构成否证.但"本体"非真的判定表明"本体"及哲学理论的归宿不是"科学",而指向人是其所未是之应是;"本体"及哲学理论的非惟一性,彰显着其内在的"宽容精神";哲学文本之"本体"理解的"一定之不定"的多样性,均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现代系统方法研究真理的系统性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真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也有助于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大解放,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展开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意识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更进一步认识到追求真理与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时期提出了解放思想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7.
茅文婷 《党的文献》2018,(6):F0002-F0002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本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此文;12日,《人民日报》等全国主要日报全文转载。文章指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张淑君 《世纪桥》2009,(21):100-101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富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从教材、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应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张淑君 《世纪桥》2009,(23):100-101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使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富有针对性、取得实效性,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面向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所以,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从教材、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应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王建柱 《党史纵览》2008,(11):31-3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六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