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真理     
“道德是真理之花。”这句话,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的。他说得有道理。道德与真理,是不可分离的伴侣。从来没有没道德的真理,也不存在没真理的道德。真理,是对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她最集中地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最集中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道德的秘密是爱”,所以,为真理而奋斗,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爱的最高境界。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产党人,80年来的奋斗,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其实也是为真理,为爱而奋斗。他们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道德最高  相似文献   

2.
早在80年代初 ,当改革开放的惟幕刚刚拉开之时 ,邓小平同志就十分警觉地告诫全党 :越是改革开放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就越要重视共产主义理想、道德、信念的教育问题。眼下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理想、信仰的动摇造成的一系列严重后果的出现 ,更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正因为如此 ,近些年来 ,江泽民同志和党中央才反复强调 :“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说来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这是…  相似文献   

3.
查芳灵 《学理论》2009,(17):60-61
尼采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是其批判西方基督教世界观的重要一环。在批判基督教文化设置的“偶像”——上帝及其理想人格的基础上,解构了基督教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强力意志”理论为本体论依据,建构起新型理想人格,“超人”是此理想人格的范型,即将强力意志充分发扬和实现了的人,是强力意志、新的价值观念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4.
青年的阶级教育,是苏共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种教育旨在使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道德,集体主义精神、情趣和理想成为全体青年人的财富。这种多结构而又完整的过程,具有悠久的传统。苏维埃政权的初期,共产党在形成苏联人的思想的时候,就遵循了列宁的方针,教他们学会在处理迫切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当代活雷锋”陈观玉的事迹已在神州大地广为传诵,她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经历实现了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境界,向人们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区人的高尚的道德精神。陈观玉精神,归根到底是一种助人为乐、甘于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以利他精神为特征,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国传统美德。这种精神表现了陈观玉发自意志自律的道德自觉,是深圳精神的具体体现。学习和宣传陈观玉精神,对于贯彻落实江总书记关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精…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0,(19)
《奋斗者的足迹》知识分子报告团引起了轰动。他们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他们的事迹刊登在报纸刊物上,负载着他们声音的电波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回响。亿万人——不只青年、学生,也包括有中年、老年人,不只知识界,也包括有工人、农民、干部——为他们气壮河山的奋斗精神,为他们艰险又胜利的奋斗道路,为他们辉煌又实在的奋斗业绩,热情奔放地鼓掌、欢呼:好样的,中国人,中国的知识界! 这只是几位侥幸成功者的自白吗?不,不是。从他们身上,从他们的足迹中,人们看到  相似文献   

7.
正奋斗——为中国人民幸福而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是人生最厚重的底色,也是人生出彩的唯一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姿态和不变的初心。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奋斗史;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在苦难中觉醒、在挫折中抗争、在奋斗中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徐复观溯本求源,分析孔子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以及孔子对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把孔子"美"与"善"统一的音乐思想与道德伦理观念相结合,目的是要解读孔子的艺术精神,并揭示孔子"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与境界。徐复观的这种探索,即使在今天的艺术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舒永正 《学理论》2013,(22):41-42
幸福观和人性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人性的认识不同,其幸福观之间也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马克思和边沁的幸福观上,他们立足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幸福观。马克思立足于人性的社会性、发展性和具体性之上,得出了现实的幸福观,幸福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解放。而边沁则立足于启蒙思想的人性观,把人性视为一种自然性、永恒性和抽象性的东西,所以认为人的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即幸福,人都是趋乐避苦的。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一定阶级和一定社会集团意志的反映,它是人的生活态度的内心世界的绝对命令,而道德的调节功能的发挥要依赖于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运用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去评价个人的观点和行为,并在活动中去实现这些原则。为了造就具有崇高思想道德品质的新人,苏联社会很注意青年的道德取向问题。近几年来,他们进行了一系列伦理  相似文献   

11.
儒家仁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以个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理想。它即是一种伦理精神,又表达了一种审美趣味。儒家仁学不仅要在道德生活中寻求普遍的和谐,而且坚持从这种和谐中去寻找美,认为审美和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从精神上有力地促进这种统一的实现,进入审美境界、实现艺术人生就成为其人生哲学的目标与归宿。儒学仁学的道德审美理想不仅对于人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为当代人树立合理的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若干方面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欲求,但人必须先满足一种道德底线,然后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严守道德底线需要得到人生理想的支持,而去实现任何人生理想也要受到道德底线的限制。所以说,强调道德底线与基本义务、提倡人生理想与超越精神又是紧密联系、完全可以互补的。  相似文献   

13.
蓝建中 《党政论坛》2012,(22):36-37
仔细想来,人生就是一道自助餐。社会就像个大餐厅,里面长而又长的摊档上,摆放着理想、幸福、事业,友情、亲情、爱情,娱乐、爱好、享受,拼搏、奋斗、健康,职业、地位、权力,名气、良心、操守,诚信、道德、荣誉,票子、房子、车子,国家、集体、家庭,知识、人品、自由……  相似文献   

14.
思想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要达到这一目的,就不能不遵循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道德的主体性,正是我们思想教育中主体性原则的重要根据。从康德以来,道德的主体就被确定为人。但是,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由于他们没有能够揭示出人的真正本质,因而也就没有能够真正认识道德主体的本质——他们分别把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确定为“主观精神”、“客观理念”和“抽象化的人”。只有马克思才深刻地揭  相似文献   

15.
浅议求职礼仪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说:“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却道出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求得理想之所呢?就此分析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及求职应聘时应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礼仪。  相似文献   

16.
袁礼辉 《学理论》2010,(5):107-108
《论语·学而第一》在《论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还指孔子一惯倡导的“仁学”。“有朋”也作“友朋”,指孔子门下志同道合的弟子,还可引申为与孔子思想有直接渊源的古圣先贤和后世对孔子思想深感兴趣而进行研读的人。“远方”,从空间上指横向的四面八方;从时间上指纵向的历史与未来。“君子”,是指孔子道德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第7期,曾发表我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职业理想——做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专家》,文中写道:“现在,很多人不愿当政工干部,我却不然。我做了20多年政工干部,越做越觉得做人的工作是很有意思的工作,关于人的学问是最高深的学问。政工干部十优秀共产党员十行为科学学者一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专家。这是我愿意为之终生奋斗的职业理想。”1994年我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教授级高级政工师”,1996年我被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授予“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在,我已经退休了,仍然对这个职业理想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8.
李黎 《党政论坛》2011,(8):31-31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行为暴力的,极端自私的,扰攘不安的,永不餍足的,为得到某些事物不择手段的……都是不快乐的人。“可恶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为什么可怜?因为此人必然极不快乐,才会作出可恶的事。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22):42-42
法国《费加罗报》发表文章称:西方资本主义三宗罪—— 一宗罪:西方模式的傲慢首先是西方模式的傲慢。这种自豪感与蔑视他人的蛮横无礼心态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集体主义梦想的破灭而达到顶峰。柏林墙的倒塌象征“历史的终结”,但实际上这种胜利加速了强国的脆弱,也预示着很大一部分政界和经济界精英人士思想和道德的衰落:他们认定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将从此进入无限的“黄金期”。  相似文献   

20.
困惑参与超越——社会变革与青年“文化人”的价值选择孙玉杰由于同时具备青年的冲动、激情和“文化人”的理想、追求,当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一直处在社会运动的潮头,但他们或许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面对社会转型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而困惑、失落、冲突和激越。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