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运》2011,(12):28-30
2011年6~7月间,广东省财贸工会联合省家政协会对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运行情况及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采取重点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走访了广州、深圳两地多家龙头家政企业和个别社区个体家政中介机构。从调查到的情况分析看,当前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可谓是问题多多,但市场很大,机遇难得。  相似文献   

2.
向继武  陈谦 《工友》2007,(2):49-49
1月24日,建始县家政行业首个工会组织广润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工会联合会成立,98名家政服务人员成为首批工会会员。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8,(11):41-41
陕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出台《守则》,明确规定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不得穿紧身衣裙或过于暴露的服装;不得与异性成年人同居一室;不得擅自外出或夜不归宿;不浓妆艳抹,不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等。  相似文献   

4.
当下我国社会对家政职业的认可度仍然较低,严重制约着家政行业职业化、规模化发展。菲律宾的家政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基础,不仅使家政劳动意识得到启蒙传播,国民树立起了公平职业观念,更助力培养家政专业化人才,满足市场需求,造就了世界品牌"菲佣"。菲律宾完备的家政教育体系为"菲佣"职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撑。借鉴菲律宾经验,为推动我国家政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建设,研究建议:加快构建覆盖教育全过程的家政教育体系,大力传播家政劳动意识,提高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同;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完善高等家政教育体系,吸纳更多人力资源进入家政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一体化的家政人才培育体系,切实保障和提高家政行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9,(7):I0001-I0001
6月16日,湖北省首批350名经过专门培训和严格挑选的家政服务人员踏上了北京的列车,  相似文献   

6.
家政教育是女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下岗女工再就业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观念教育、培训教育和宣传教育等渠道,促进下岗女工选择家政行业,实现再就业。  相似文献   

7.
胡娜娜 《工友》2008,(12):32-32,33
“你好,王玉梅家政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只要拨通0717-6221535这个电话号码,就可以听到一个亲切的声音。接电话的就是深受家政用户、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尊重的“王大姐”——王玉梅。2008年8月18日,宜昌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王玉梅家政热线”正式开通,这是宜昌市总工会继“工会星级家政服务员”活动之后推出的又一项服务职工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家政学,在欧美一些发达的国家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了。比如在美国。大多数州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设有不同类别的家政教育专业。教授的具体课程包括食品与营养、健康护理、儿童养护、家庭经济与管理、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等等。不过,家政培训师一词。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在辽宁,却有这样一位小伙子——  相似文献   

9.
韩亚  林龙婷 《工友》2011,(3):22-23
“零距离”感受北京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祥慧从电视上看到,长阳在招聘到北京的家政人员,“我的年龄,身体条件等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就抱着试试的心态报名了。”报名后,她通过了面试体检等手续,成为宜昌200多名赴京家政人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2006,(4):38-39
福建用工告急:缺工12万;上海低端劳务市场饱和,成建制输送受欢迎;广州“民工荒”尚未出现,工资上涨20%;深圳招工找工两为难,女工需求20万;北京非法劳务市场依然活跃,家政服务工资看涨;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南充市总工会日前就本市低收入职工工资增长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低收入职工群体的主要特点 1.分布广。从企业性质来讲,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约占职工就业总数的50%左右;从行业特点来讲,主要分布在纺织、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建筑业,餐饮、住宿、商贸、娱乐、保安、家政等服务业,同样约占职工就业总数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进入7月份,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好像要弥补之前总是迟到的歉意。在昆明某专科医院门口,几名身穿家政工作服的工人拉起了横幅,横幅上写到:"还我们工钱,我们要吃饭"的字样。出警民警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告诉他们,这是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 21 世纪的基本国情。从 2006 年养老服务业这一概念首次在政府层面提 出至今,我国养老服务业在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逐步成长,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国在养老服务 业改革上取得了若干突破性进展。但总体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明确属性上“事业”与“产 业”的合理边界、政府职能上“有限权利”与“有效权利”的合理边界、体系构架上“家庭功能”与“社会功能” 的合理边界、宏观政策上“动态调整”与“连续性”的合理边界,是深化我国养老服务业改革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面对新趋势和新要求,我国必须立足现实基础、需求结构和发展趋势,以改革为主线,在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业 体系上加快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中国工运》2014,(4):61-64
重庆市总工会切实办好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实事 一是提能助业,增强职工本领。大力实施职工就业技能培训、家政培训、工会助推微型企业发展培训三大培训工程。增强岗位技能,举办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相似文献   

15.
周斌 《工友》2004,(10)
近期,一则保险新闻引起上海市民的关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信息:专为家政服务人员度身定制的家政服务综合保险于7月1日正式实施。两个月以来,市劳动保障局和两家保险公司先后接到市民咨询电话两万余个,来电咨询的既有雇用了家政服务人员的雇主家庭,也有许多家政服务人员。市民普遍反映,这项商业保险化解了雇主家庭使用家政服务人员的风险。“周岱兰事件”震惊上海滩  相似文献   

16.
我叫姜贵云,原是湖北省黄州大地电机股份公司工会副主席、公司女职工委员会主任。2001年,受聘于黄冈市总工会,担任梅香家政服务中心主任。3年来,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中心积极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机会,共接待家政业务8000多人次,签订一年期协议从事家政服务的下岗职工就有608人,先后  相似文献   

17.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途径。我国服务业就业规模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就业偏离度总体上保持平稳下降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基础较好。然而,由于一些县域发展服务业动力不足、个体就业意愿不强等原因,我国服务业就业仍然面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就业。对此,一是进一步推进政策改革和制度创新,转变服务业就业国际逆差;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加强服务业行业标准、行业规范建设和对外开放;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树立新型就业观念;四是做实服务业人才培养培训;五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力度,有效化解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武汉铁路分局大东门铁路小区中心地带,有一间漂亮别致的小屋。屋前,摆放着精心制作的巾帼家政武铁分站广告牌。屋内,桌上摞着厚厚一打家政服务反馈单,单上签满了客户“满意、很好”的评语。字里行间那欢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09,(9):55-56
何德旭、姚战琪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2009年第18期撰文认为,服务业作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吸收新增劳动力及剩余劳动力最主要的部门,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鼓励和扶持。第一,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调整信贷政策,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从《劳动合同法》中涉及用工单位的条文内容分析,用工单位首先应当是合格的用人单位,只是其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时才被称为用工单位。《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所确定的用工单位范围小于劳动法中用人单位的范围。在实践中,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单位不仅有我国的企业,还包括外国机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无论是境内外派就业还是对外劳务输出,都涉及到国外法律的适用,显然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适用上存在着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法律中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完全不适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大量使用派遣劳动者,现阶段,法律应当明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可以使用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同时明确限制用工岗位,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家政服务人员适用劳动法需要考虑家政劳动本身的特殊性,当家政服务公司招用的家政服务人员被派遣到用户家中从事家政服务时,劳务派遣的一些法律规定可以适用。重新审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进行专门立法应当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