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艳华 《人权》2014,(3):34-38
2004年3月“人权入宪”不仅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也开辟了中国参与国际人权合作的新阶段,使得中国参与国际人权事务的力度和广度有所加强,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也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人权》2003,(2):32-34
在《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澳大利亚、埃及、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墨西哥等一些国家驻华大使或公使。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权状况在不断进步,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中国必将更加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3.
熊万鹏 《人权》2012,(6):19-2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对人权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人权建设的成果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对中国人权发展的未来有了更迫切的期盼。与此同时,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我们作出圆满的回答。比如,如何总结提炼人权保障的"中国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形成人权自觉与人权自信,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超越西方人  相似文献   

4.
《人权》2012,(4):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人权意识的觉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天赋人权的冲击,但新文化运动后,自然权利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影响渐渐减弱,"人性"或"人的尊严"等成为人权的根据。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人权的理解经历了从消极权利向积极权利的转变。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还认为保障人权是国家权力正当性的基础,权利与义务具有对等性。儒家传统在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可以为中国文化吸纳现代人权思想提供有利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人权》2013,(4):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7.
《人权》2010,(2)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8.
《人权》2012,(6):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9.
杨成铭  易卉 《人权》2014,(1):28-31
信访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权保护制度。中国信访制度在促进和保护人权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维护人权的丰富经验,并将在中国未来人权保护过程中继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13,(3):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03,(2):54-54
4月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学者座谈会,批驳美国国务院于4月1日发表的《2002年国别人权报告》(下称《报告》)对中国的无理指责和攻击,揭露美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推行双重标准和强权政治的真实面目。 与会学者认为,2002年是中国人权事业继续取得明显进步的一年,这是任何不带偏见的人士都不能否认的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13,(6):F0003-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13,(2):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2012年8月改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  相似文献   

14.
言论8则     
《人民政坛》2014,(7):23-23
<正>人权保障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不但不妨碍人权保障,而且会极大地推进人权保障。——近日,"中国梦与中国人权"理论研讨会在山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03,(2):56-57
在羊年元宵佳节之际,为庆祝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国际性刊物《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由《人权》杂志社与《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人权书画笔会”于2月16日,在北京留下了绚丽的篇章。 在新的世纪里,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这样一次盛会,旨在挖掘人权的文化内涵,弘扬人权精神,普及人权知  相似文献   

16.
应有人权是人权的"应然"存在,即指人作为人所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权的"理想意图"和"观念力量"。应有人权对人权的发展具有奠基意义、批判和参照意义。从人权理论史来看,自然权利学说构建了第一个应有人权观的体系,而马克思则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人权观科学发展,当以马克思主义应有人权观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从个人人权意识的塑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张扬以及推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中着手。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国人权发展的独特模式及其经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林霞 《人权》2009,(1):26-29
一、中国人权的特殊发展历程 纵观今日世界各国人权发展模式,可笼统归纳为三类,一是西方原创性模式,二是全盘移植模式,三是批判基础上的学习及发展模式。中国人权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可谓独树一帜。这与其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和人文精神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18.
房广顺  张雷 《人权》2012,(6):40-44
开展人权教育,普及人权知识,遵行人权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中,始终把厘清人权概念、完善人权法律、发展人权事业同人权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宪法和有关人权法律,通过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和国家人权行动计  相似文献   

19.
4月1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7届会议的唱名表决中,以25票赞成,17票反对,12票弃权,1票缺席,通过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动议,对美国提出的所谓“中国人权状况”(L13号)议案不予审议和表决。至此,美国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又一次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孙强 《人权》2013,(3):52-5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发展实际、时代特征、历史传统、民众文化等相结合,着力解决中国人权发展的"特殊"问题,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就是关于中国人权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