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青  田淑霞 《党史博采》2013,(4):47-48,50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处事观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农民工亟需转变观念,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更快的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2.
时下,“农民工”一词所指的对象可谓家喻户晓,而笔者总觉得这一称谓似有不妥之处,有成份论的嫌疑。通常按职业称呼,种地者称农民,务工者称工人,经商者称商人,参军者称军人,从政者称干部,这些称谓前都没有加定语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不管他原来从事什么职业,都一律按现职业进行称呼  相似文献   

3.
聂洪辉 《兵团党校学报》2006,(3):62-64,F0003
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最苦、最脏、最累、最险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除受制度歧视外,还受城市居民的歧视,并且这种歧视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农民工的歧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限制与接纳阶段,排斥阶段和隔离阶段。对农民工的歧视会造成我国社会结构紧张,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引起农民工子女的代际仇视;影响城市居民群体内部的和谐等,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城市建设和繁荣农村的双重职责,对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体制、制度、立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将社会保障权还与农民工.  相似文献   

5.
罗财喜 《世纪桥》2008,(12):142-143
农民工“过劳死”是一种过度劳累而死亡的社会现象。我国农民工“过劳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农民工“过劳死”具有负面社会价值,不符合社会正义,是偏离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个最高社会价值目标轨迹的,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过劳死"是一种过度劳累而死亡的社会现象。我国农民工"过劳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农民工"过劳死"具有负面社会价值,不符合社会正义,是偏离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个最高社会价值目标轨迹的,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7.
月薪超千元、升职有希望、洗澡有热水、工余有娱乐,这样的好工厂,农民工流失率依然超过60%。这批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在"奔小康快致富"的环境中成长、在信息化社会中浸淫的"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歧视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我国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城市和繁荣农村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他们并没有融入所在的城市,在城市里受到了多方面的歧视,这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农民工形成了与城市相对抗的"亚文化",这两种文化的长期隔离,会造成中国社会结构的紧张,影响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危及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城市的向往和渴求使他们不愿意再回到传统落后的乡村,另一方面,对乡村传统习俗的定势以及城市居民身份的不确定化使得他们无法获得对城市的归属感。他们的社会认同度正在下降,并且随着农民工内部的更新换代,第二代农民工更有内卷化加强的趋势,正因为如此,各级政府和社会要更多关注和重视这一特殊的群体,帮助他们健康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三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五月,18位“农民工”的优秀代表登上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农民工”,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文化大树上长出来的新果子。几年前有个电视剧《都市放牛》,一群农村的年轻人“闯入”城市,他们是新一代的农民,入城谋生参与城市建设,满腔热情却遇到了种种不协调。电视剧看过去好多年了,可剧中所反映的许多问题依然存在着。近年我大部分时间住在平山县温塘,常常接触到农民,他们家庭中有不少人外出在城市打工,又接触到温塘旅游开发区建设工地外…  相似文献   

11.
信任危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病态体征,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因此,寻找一个合法有效的理论路径,重建社会信任已成为一项迫切的学术使命。而契约社会作为一种法治型社会,通过对风险的限定减少了信任建立的不确定性及非理性,从而为信任的重建确立了普遍的基础和客观的标准。因此,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就成为重建社会信任必然的逻辑走向。而要构建契约文明的图式,首先就要消解二元社会交往结构,走出信任主体的非对称性误区,凸显文化视觉中的契约意识,实现非理性的情感信任到理性的规则信任的转化;其次要保障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营造社会关系多样化的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9,(12):55-55
据程士华郭奔胜王恒志在10月20日的《中国改革报》上报道:记者近期在安徽、江苏等地采访中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中已经出现一个特殊群体:无地农民工。其中一部分是计划外超生的孩子,另一部分是农村土地30年不动政策实施后的新生儿。其共同特征是没有承包土地。阜阳市政府劳动部门已经关注到无地农民工现象。据阜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汝天彬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3.
略论我国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方面,我国现行法律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使广大农民工成为地地道道的"二等公民"。造成这种情况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政策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原因。为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应当成立农民工权益保护组织或者把农民吸收到工会组织当中来,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劳动法等各项现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流动人口群体,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重要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面临着体制、技术、环境、主体素质等综合性问题挑的战.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害,期盼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有一个为职工说话、办事的有效组织.义乌市以工会牵头组建义乌市工会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基本载体,把农民工的维权纳入司法援助体系.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义乌市总工会初步形成了在市委领导下的,以打造"平安义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以社会化维权为基本途径,以职工法律维权中心为基本载体,以包括外来职工在内的职工群体为基本对象,以处理劳动关系矛盾为基本特征,以协商调解、参与仲裁、诉讼代理、法律援助为基本手段的维权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思想心理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份认同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也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根本尺度.而城市管理者、城市居民、农民工自身的心理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的身份认同.为此,地方政府应树立以服务强化管理的新理念,城市居民应树立公民意识,大众传媒应科学宣传,农民工消除自卑树立自信,为实现农民工身份认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日前在会上说农民工的概念已发生变化,深圳农民工这个概念将会消失。笔者认为,农民工概念和农民工实体,这是两码事。农民工的实体,绝不仅仅限于农民,其大致是这样的描述:在外地给私人老板打工,从事建筑、餐饮、制造等行业,没有社保、医保等等。只要符合上面中的几条,基本上就可以算一个农民工了,哪怕你来自城市。  相似文献   

17.
晏青  马芳 《当代贵州》2009,(16):62-63
--厦门、慈溪、温州、广州、昆明……成千上万的贵州籍农民工没有想到,他们在异乡的打工生活竟会与远在山区老家的安顺农信社如此紧紧相连."贵州的农民工真幸福!"外省农民工忍不住说出羡慕的话语.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队伍,是经济社会大变革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许多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问题,影响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对工业化、城镇化不利,对农业、农村发展也不利。应抓住时机,推进社会管理改革,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与制度排斥:一个制度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流动规模、生存状况、能否在城市中实现社会整合等是内生于制度变量的,是内生于国家、城市政府的人口控制制度模型的,是受城市政府制度性歧视或排斥性的影响的,是政府对流动和就业控制制度的一个函数。我国在有关农民工的制度方面存在严重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危机,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制度性排斥,如城乡二元户籍分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等,使得农民工陷入了一种生存困境,被排斥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之外。我们在制定农民工社会政策时应禀承制度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公正性的运作逻辑,实现从对农民工的社会管理到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20.
刘金祥  肖伯冬 《奋斗》2006,(9):22-23
近年来,农民工讨薪难作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凸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每逢年终岁尾,农民工讨薪难深受媒体关注和各界探寻,此番现象,蔚成一种悲怆的社会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