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决策思想论纲》是武汉市委党校理论研究所曾端祥同志的一本专著,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读后感到这是开拓了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大量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著作中目前尚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专著。 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决策领域,作出了成千上万项成功决策,卓有成效地指导了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作者为了挖掘毛泽东决策思想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用了5年时间,在广泛深入地潜心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文稿及学的一系列重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回顾历史,分析现实,总结经验,剖析教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决策思想,并上升为毛泽东决策思想研究,写出了《毛泽东决策思想论纲》一书。  相似文献   

2.
1955年、1956年毛泽东和周恩来高瞻远瞩地提出搞两弹一星,搞原子弹、导弹及卫星。这一重大决策在当时是不容易作出的。那个时候又穷又破,而且抗美援朝刚刚结束,毛泽东决策要搞原子弹,这种决策是很了不得的。当然还有个原因,朝鲜战场上美国司令官天天说要放原子弹。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受到威胁,对毛泽东有深刻的印象,所以一旦有一点条件就决策要搞原子弹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已经有所了解;二是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是决定性因素;三是军力情况使退向湘南割据汝城的计划已经变得不可能;四是毛泽东一路上对宁冈、永新一带地形和有关情况作了深入调查。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使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构想变为现实,是我党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伟 《党史博采》2008,(10):38-41
毛泽东一生曾指导、指挥过许多战争。他所缔造和统帅的军队,用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人民武装。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尽管此时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但其头脑依然清醒、睿智,并密切关注着国家、民族利益及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实战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决策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的决策思想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莲花决策引兵井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毛泽东对井冈山已经有所了解:二是江西省委书记汪泽楷的密信是决定性因素;三是军力情况使退向湘南割据汝城的计划已经变得不可能:四是毛泽东一路上对宁冈、永新一带地形和有关情况作了深入调查.毛泽东在莲花决策引兵井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使毛泽东的"上山"思想由构想变为现实.是我党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所谓一线二线,是中央最高领导层内部的工作分工。一线是指直接处理中央日常工作的同志,二线是决定重大决策,做宏观性工作的同志。在中央最高领导层设立一线二线是建国后毛泽东提出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的重要决策。毛泽东提出这个决策的原因何在?国内学术界研究不多,国外学者则有各种议论,有人甚至猜测这是毛泽东以退为进的一种政治手段。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进行一些研究探讨,以澄清史实。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9.
长沙,毛泽东81岁生日之夜,与周恩来再次长谈,不知东方既白。周恩来返京,毛泽东的“长沙决策”得到圆满实现12月26日,是毛泽东81岁诞辰。这一天晚上,毛泽东与周恩来单独进行了长谈,专门谈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传》对建国以来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中,不论是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走过的曲折道路、遭受的严重挫折,无不与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在这27年中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毛泽东都是主要决策者。作为记录毛泽东这段历史的《毛泽东传(1949-1976)》(以下简称《毛传》),对这些重大事件都是用了重笔,以写出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它们是怎样发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事件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它们在历史上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毛泽东是怎样决策的,在决策过程中,他同中央其他领导人发生一种什么样…  相似文献   

11.
正1927年9月爆发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遭受一系列严重失利的情况下,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向了井冈山,党史学界将这一事件惯称为"引兵井冈"。然而毛泽东到底是在起义期间的何地何时作出这一伟大决策,党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究,先后提出了诸如"三湾决策说""文家市  相似文献   

12.
再过三天,就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时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波大校的新书《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二--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并再版了他的旧作《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又为这套书的出版和发行,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行出版座谈会,以这种形式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在此,我对这套书的出版和再版,以及出版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应邀前来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嘉宾,特别是革命老前辈们的家属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一直认为,刘邦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大道至简,毛泽东从自己的领导实践中感悟到,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第一件大事"出主意"重在调查研究,用好"外脑",决策决断。第二件大事"用干部"重在识人选人,关心爱护,用人管人。毛泽东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要抓主抓重,抓住抓好决策和用人这两件大事。找回失散多年的"孩子"毛泽东一生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格外珍惜自己的调查研究成果,尤其是对令他自己满意的成果更是倍加珍惜。1930年5月,毛泽东经江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是在毛泽东指导下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毛泽东通过正确把握战局发展,适时作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变化,始终掌握着战场行动的主动权,为夺取战役各个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指导淮海战役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变化主要包括:根据战场形势发展变化,逐步扩大了战役的规模、任务和使用兵力;在战役第一阶段果断作出了调整战役方针的决策;在战役第二阶段作出了及时调整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的决策;战役第三阶段依据战略全局的需要,作出了调整战役作战进程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薛庆超 《党史博览》2003,(12):19-25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停留270天。在此期间,特别是在长沙停留的114天,毛泽东作出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推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取代在中共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本文将详细讲述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军事家,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即便是在1950年秋季,作出抗美援朝那个震惊世界的决策之际,他也显现出了诗人本色。出兵朝鲜是毛泽东毕生中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1950年9月下旬,朝鲜半岛的战火向北燃烧。唇亡齿寒的危急使新中国面临着是否出兵参战的重大选择。在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依旧、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在人民军队统帅地位的确立几乎经历了整个红军时期。在毛泽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统帅这一过程中,周恩来作为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毛泽东的支持与配合,关系重大。长征开始后他积极让毛泽东参与对红军的决策领导工作,在遵义会议上大力支持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在新三人团中充分发挥毛泽东的作用,后又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甘当毛泽东的助手。正是周恩来顾全大局,以宽广博大的政治胸怀,确保遵义会议后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对全军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再过三天,就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时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波大校的新书《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二--中共中央发起解放战争的决策过程,并再版了他的旧作《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又为这套书的出版和发行,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行出版座谈会,以这种形式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在此,我对这套书的出版和再版,以及出版座谈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应邀前来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嘉宾,特别是革命老前辈们的家属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9.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顷刻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东北亚的这个半岛上来。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70年前的那个10月,毛泽东经历了漫长的18天,曾四下决心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是一个需要有战略胆识和气魄的决策,是一个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奇观的决策,也是毛泽东一生最难作出的决策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朝鲜停战谈判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后 ,在毛泽东指导下 ,经过谈与打的较量 ,突破了在战俘遣返问题上的僵局 ,粉碎了美国的军事冒险活动 ,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结束了历时 3年的朝鲜战争。抗美援朝 ,是毛泽东一生最为艰难的一次决策 ,同时又是毛泽东军事艺术、国际战略乃至治国方略中的绝妙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