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942年4月发生在山西榆社县境内的白庄伏击战,是抗日战争困难时期党领导决死纵队伏击日军的经典战役之一。这次战斗以很小代价取得了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挫败敌人分割、"蚕食"根据地企图的最佳战果,受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首长的通报表扬。此役鼓舞了抗日军民,巩固了抗日根据地。1942年春,日军对太行、太岳根据地开始所谓的"驻晋日军总进攻",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山两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首先挺进山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在晋东北、晋阿北、晋东南等地区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总校、抗大第一分校、抗大第六分校、抗大第匕分校、抗大太岳分校、抗大太行分校、抗大太岳陆军中学、抗大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先后和山西的几个根据地开办,  相似文献   

3.
战斗在太岳区的抗日合作武工队(简称“合工队”),是在太岳职工学校、太岳工学团基础上千1943年组建起来的,时间虽然不长,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在抗日根据地合作社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别具特色的太岳职工学校194o年五月,中共太岳区党委建立后,为了战胜日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和破坏,增强根据地经济实力,保证军需民食,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确定的“对外统制,对内自由”的贸易方针,于4月成立了太岳区统制贸易局和培养经济贸易干部的太岳职工学校。任命吴清化为校长,胡省三为总务主任。校址设在沁源县狼尾…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以太岳山 (亦称霍山 )和中条山为主要依托,建立了太岳抗日根据地.它南与黄河相望,北至晋中平原,东越白晋路与太行抗日根据地相连,西隔同蒲路和汾河与晋绥边区毗邻,拥有面积 12 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200余万,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立、建设、保卫太岳抗日根据地,有千千万万革命同志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5.
陈翔 《党史文汇》2001,(4):32-33
1938年夏,我在表兄王星三的介绍下,参加了决死14纵队.后于1939年改编归入决死4纵队,参加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当时,交城山属于决死4纵队的根据地,我们的任务是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大扫荡",保卫交城山.  相似文献   

6.
成茂林 《党史文汇》2004,(11):25-26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曾三次到过晋城,对创建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7.
行超 《党史文汇》2009,(5):35-39
巍巍太行,民族脊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太行山地区先后开辟了晋察冀、太行、太岳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乐章.  相似文献   

8.
正中条区高级领导干部会议旧址位于晋城市阳城县董封乡上河村,建筑面积432平方米。1942年5月,中共晋豫区党委、太岳南进支队重新开辟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取得初步成效,打开了创建根据地的局面,在晋豫边中条山地区建立了阳城、垣曲、绛县、沁水、晋城、翼城6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基本扫清了活动区域内顽伪和土匪武装,创造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抗日战争高平纪念馆位于晋城市高平市野川镇圪台山模凹自然村。抗日战争高平纪念馆所在的圪台村是高平有名的革命老区,全村共有10个自然村,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1941年,八路军太岳军区(由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兼军区领导机关,对外称太岳纵队)第十六团拔掉高平西珏山日伪据点后,高平县抗日民主政府田沁水东裕迁至圪台模凹村,县政府设在村内观音庙内,同时将政治部设在圪台村,农救会设在沟底村,县公安局设在北田家,县大队设在十字岭。在这里,中共高平县委、县政府放手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政策,组建武装游击队,巩固地方政权,建成高平抗日游击区和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评介王淇谢忠厚、萧银成主编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及其经验的学术专著。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说理深透。本书作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首先从宏观上把握了抗日战...  相似文献   

11.
人民战争的壮丽图景──读《太岳革命根据地简史》王朝美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的《太岳革命根据地简史》(主编师文华、副主编卢海明,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太岳简史》),是一部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著作。该书比较全面而扼要地记述了太岳革命根据...  相似文献   

12.
正楚大明(1916—1947),河南商城县人。1929年参加赤卫队。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楚大明跟随红四方面军三过雪山,奔赴抗日战场。1937年底,他随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到冀南地区开辟敌后根据地,曾任营长、副团长、团长。1943年秋,跟随部队由冀南调往太岳山区,先后任第三八六旅二十团团长、太岳军区第十旅副旅长。1947年1月27日,  相似文献   

13.
《党员干部之友》2007,(2):55-55
寿光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一大队二中队政治工作员,一大队政治干事,大队指导员,八路军太岳军区一纵队三十八团一营教导员,纵队教导大队教导员,太岳军区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八路军济源县独立团政委;  相似文献   

14.
从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到参与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从在中央组织部呕心沥血到文革时惨遭陷害,在长达55年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中,安子文始终坚守信念,坚持真理,心系党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相似文献   

15.
1943年10月,正当日军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部队在勇猛战将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了中国抗战史上一次最出色的伏击战。此战同时受到了国共两党最高统帅的嘉奖,成为我军革命战争历史舞台上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16.
晋冀鲁豫根据地最初的公安机构源于八路军应急创建的锄奸部,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处成立后,开始统一领导根据地的锄奸反特、中心工作和机关保卫、打击刑事犯罪与治安管理等公安工作。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人员大多从党政军民中选调而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公安教育和训练,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公安技术教育,并严把干部使用关,锻造出了一批具有现代革命思想觉悟与现代业务能力的公安队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公安保卫工作具有一定的战时色彩,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日趋制度化、正规化。公安保卫建设工作的成功,不仅保障了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发展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7.
晋冀鲁豫根据地最初的公安机构源于八路军应急创建的锄奸部,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处成立后,开始统一领导根据地的锄奸反特、中心工作和机关保卫、打击刑事犯罪与治安管理等公安工作。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人员大多从党政军民中选调而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公安教育和训练,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公安技术教育,并严把干部使用关,锻造出了一批具有现代革命思想觉悟与现代业务能力的公安队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公安保卫工作具有一定的战时色彩,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日趋制度化、正规化。公安保卫建设工作的成功,不仅保障了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发展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8.
刘伯承元帅在《星火燎原》上发表的文章《我们在太行山上》中写到“1944年3月日寇大举进攻河南,国民党四十万军队溃退,豫西沦入敌手。我们又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先后派遣了几支部队,开辟了豫西抗日根据地,扩大了豫东抗日根据地。”这里提到的派遣了几支部队,是从延安陕甘宁根据地和太岳、太行根据地派出的六支战斗部队,其中之一就是太行南下六支队。在南下第六支队中,领导干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连排级干部和班里的骨干大部分是邢台、邯郸和晋东南一带的老八路,支队的普通战士绝大部分是太行山里的年轻人。1944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扭转败…  相似文献   

19.
由马洪武教授主编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是当前出版界难得的一本好书 ,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学术专著。第一 ,该书是一部关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通史 ,填补了该史学领域的一项空白。首先 ,近年来各地出版了一些敌后抗日根据地史 ,也包括华中各抗日根据地 ,可是都是各自省属范围或地区范围的抗日根据地史 ,如江苏省编写出版了苏南、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史 ,安徽省编写出版了皖江、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 ,湖北省编写出版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史 ,浙江省编写出版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 ,河南省编写出版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史等…  相似文献   

20.
1943年10月,正当华北日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十六团部队在被敌我双方称为"王疯子"的勇猛战将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的果断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精心组织的所谓"军官战地观战团",创造我军抗战史上一次最为成功的伏击战,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光彩夺目的战斗活剧。秘密谍报站送出绝密情报1943年,我抗日军民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我敌后战场的重点进攻,抗日根据地得到迅速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