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曲水     
岑珉 《时代风采》2014,(19):56-57
过曲水,不必在意一路上的弯拐。 没人统计过:思江路上多少弯?江曲路多少拐?上多少坡?下多少坎? 右弯了左拐,右拐了左弯,上坡了下坎;下坎了上坡,左弯了右拐,左拐了右弯……路引着车,车载着你。如一叶扁舟,和你一起在绿色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2.
文杰  景春  劲松 《工友》2012,(1):22-24
从凌晨两点接活,一天挣到80元48岁的陈旺生家在湖北阳逻,以前用扁担挑着送货,现在改用板车。汉正街扁担工最多时,曾超过10万人,而现在街上活跃着的,是上万个像陈旺生这样的板车工。  相似文献   

3.
一提起收破烂这个行当,也许绝大多数人都会把它与文化不高、没有什么谋生技能的农民工联系在一起、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收破烂只要会吆喝、会推板车、能担会挑就行了.无需掌握什么技能,也不需要任何知识。如果告诉你,有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甘愿辞去每月6000元的高薪工作,自愿加入到收破烂的行列,并且开办了全国首家收废网,正儿八经地当起了现代“破烂王”,你会相信吗?  相似文献   

4.
常雨琴 《工友》2007,(7):62-62
当年,我们送孩子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离开学校时,孩子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以后就看我的了。”望着孩子那充满稚气而自信的神情,我的心酸酸的,眼睛也潮湿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我流泪难过,压住心头的千言万语,转身向车站走去。我感觉到,在我们身后,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目送着我们……  相似文献   

5.
聊博一笑     
《工友》2011,(3):62-62
恶性循环 儿子问:“爸爸,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爸爸说:“打过。”儿子又问:“那你爸爸小时候,他爸爸打过他吗?”  相似文献   

6.
晓红 《农村青年》2006,(8):29-32
凌晨4点,天还黑着。在安徽省淮南市一条狭窄的小巷里,有一扇破旧的门被打开一条缝,里面探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脑袋。 好冷啊!小姑娘打了一个寒颤。她费力地搬出一大盆水,小心地放到门前的一辆三轮板车上,然后带上门,蹬着车出发。  相似文献   

7.
休闲一刻     
《时代风采》2009,(22):32-32
滑冰 爸爸:“汤姆,快把你冰激凌上的苍蝇赶走,听见了吗?” 汤姆:“爸爸,你不让我滑冰,难道也不让它在这儿滑一会儿吗?”  相似文献   

8.
黄桦 《时代风采》2006,(6):46-50
一女儿应该叫他什么呢?一路上,美娟对这个问题颇费了一番脑筋。但领着杨光进了家门,面对着女儿滴溜溜的大眼睛,美娟还是说:“小雨,来,叫……爸爸。”果不出所料,女儿一下子呆住了,她还不习惯“爸爸”这个词与一个活生生的大活人联系在一起。女儿是法定非婚女性可以生孩子后第一批人工授精生下来的孩子,从小就认为家庭成员只有妈妈和自己,“爸爸”在她的头脑中,还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倒是杨光脑子转得快,他蹲下身摸出一个橡皮小人对女儿说:“叫叔叔也可以。来,叔叔送个小人儿给你,你要好好的待她,不然她会叫的哟!”女儿一下子被这个惟妙惟…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3,(10):48-48
童趣 一、爸爸对添添说:“今天不要去上学了,昨晚妈妈给你生了一对双胞胎弟弟,你向老师说一下就行。”添添回答:“爸爸,我只说妈妈生了一个行吗?另一个,我想留到下星期不愿上学时再说。”  相似文献   

10.
《工友》2007,(7)
当年,我们送孩子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离开学校时,孩子对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以后就看我的了。"望着孩子那充满稚气而自信的神情,我的心酸酸的,眼睛也潮湿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我流泪难过,压住心头的千言万语,转身向车站走去。我感觉到,在我们身后,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目送着我们??  相似文献   

11.
徐劲 《农村青年》2008,(12):45-48
没有性,爱情能走多远,婚姻又能否存在?河北姑娘史喜芬不畏世俗流言毅然嫁给高位截瘫的重庆籍残疾军人秦华。虽然一直过着无性的婚姻生活,可史喜芬始终梦想为丈夫生一个孩子。让他挺直胸膛做爸爸。  相似文献   

12.
潘岳 《农村青年》2008,(10):17-19
8年前。辽西贫困地区一个女孩收到一件好心人捐助的羽绒服。在试穿时。她意外地发现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孩子,你多大了?上学了吗?如果你上学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给我,我愿意帮助你!” 尽管生活极其困难,但女孩和父母决定不给好心人添麻烦。 一晃8年过去。女孩的父亲不幸身亡。母亲抱病卧床.自己虽然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万般无奈中。她想起那张珍藏了8年的字条。要不要麻烦好心人?事情过去那么久.当初那个好心人是否还能履行写在字条上的承诺呢……  相似文献   

13.
维权的基础     
今年5月份.我到文山州麻粟坡县看望老人,到文山某车站转车,我去买票时,孩子吵着要喝水。妻子和小姨在车站内一小卖部买了一瓶营养快线,打开瓶盖后,有“再来一瓶”字样,小姨高兴地说中奖了,拉着我的孩子就去兑奖。小卖部的人说,没有这项活动。小姨说她在别处中奖都可以兑,为什么这里不兑?对方说不知道。妻子怕把事情闹大,拉着小姨,说不兑就算了,才一瓶饮料嘛。  相似文献   

14.
电话留言     
尤今 《工友》2012,(9):54-54
在网上读到一则以英文撰写的《电话答录机留言》,觉得它尖锐辛辣而又无奈惆怅地道出了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全文试译如下:早安!我们现在不在家,请听到“滴”声之后留言。如果你是我们的孩子,请在拨号之后,选择1到5,让我们知道你是排行第几的孩子。如果你需要我们去你家照顾孙儿,请按2。如果你需要借车子用,请按3。  相似文献   

15.
青云 《农村青年》2013,(12):28-32
在罕见的苦难面前,花季少女选择了坚强面对 2008年3月5日,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一位中年脑溢血患者被医生推入抢救室。抢救室的门随后被关上,一个清秀的女孩独自在门外焦急地徘徊,口中还念念有词:爸爸,你会没事的,你会没事的!  相似文献   

16.
冯韬 《时代风采》2010,(15):12-13
很长一段时间里,生活于李正光来说就是一场恐惧与愤怒的斗争。一方面,身体上的伤痛让他备受煎熬,担心自己随时可能撇下这个家,撇下年幼的孩子。另一方面,由于感到维权无望,他的脑海中日渐滋生出一种可怕的愤世情绪。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爱心互动震撼孩子心灵河北省遵化市铁厂镇中心小学六(1)班的刘鹏同学,在2007年12月初,给团遵化市委写了一封感谢信。他用稚嫩而动情的笔在信中写道——从我4岁起,妈妈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爸爸怕我伤心,一直瞒着我。  相似文献   

18.
华夏 《农村青年》2010,(4):24-26
当生命的挚爱无情地被地震摧毁,当至亲的家人瞬间离你远去,当得知腹中的宝宝永远没有机会喊你一声爸爸,你是否濒临崩溃?你是否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你是否还有勇气去爱?李贵,一位不幸而又幸运的汶川青年,毅然决定放下悲痛,选择远在他乡的女友家人,用爱的承诺来向逝去的生命致敬!  相似文献   

19.
健康桥专栏     
浅谈运动与健康  我曾经听到强调健康重要性的一种说法:“假如你拥有价值1亿的资产,如果把你比做1,你的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等等…比做后面所有的0,那么只有你这个1存在的前提下,后面的0才有意义,否则0再多最终也还是个“零”,毫无价值可言。”也许把你的妻子、孩子……比做资产并不恰当,也许你不一定会赞同这种说法,但它确实从某些角度上说明了健康对我们生活的重要。  现代人拥有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健康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才能算一个健康的现代人呢?  健康的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20.
那些年,我觉得你很庸俗。与菜贩讨价还价,为一两毛钱,宁愿花上半天争得口干舌燥。我站在你身边不停地催促,你却不耐烦地说,要走你先走,我的事还没完。有一种不争赢不罢休的决然姿态。最终商贩罢战.看着你心满意足骄傲地扬着笑脸,我实在弄不明白,一两毛钱.真的有这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