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很有学问,很有修养,心里明白的人,表面却像个白痴,既不与人勾心斗角,也不用心算计。正由于这样,一些无知的人反倒取笑他,背后议论他,并自以为聪明得计。庄子解释说,这很正常。为什么呢?有大智慧、大聪  相似文献   

2.
群众的眼睛     
《理论与当代》2011,(3):53-53
张鸣在《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一书中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这话还是有道理的。一个单位里,大家私下议论起来,哪个人有本事,哪个人不行,哪个人只是卖嘴,走上层路线,甚至于哪个领导如何,能干不能干,贪还是不贪,或者比较不贪,基本上一清二楚,比美国最牛的民意调查机构的数字还准。可是,这些只是私下的意见,是只有进到某个圈子里才能听到的意见,如果一旦到了公开的环节,事情就变了。  相似文献   

3.
“有作为”与“好形象”两者互为依托、互为条件。不管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哪个人,有作为才有好形象,形象好,群众才认可,也才能有更大的作为。组工干部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好形象,必须立足实际,立足当前,有所作为。有作为必须定准位。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组织工  相似文献   

4.
我们可以数落背后说人的种种不是,但却无法杜绝背后说人的现象。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古今中外,芸芸众生,“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  相似文献   

5.
<正>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你,尤其是议论你不好的一面,其实是件挺有趣的事,至少你可以知道,原来你的一举一动可以被解读成想象之外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健康人、轻度抑郁的人和重度抑郁的人,如果让他们三个人通过掷骰子来预测输赢的话,他们猜中的概率会怎样呢?你认为准确率最高的是哪个人?  相似文献   

7.
《国语·周语上》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是周厉王的大臣召公告诫厉王的话。西周末年,由于厉王施政暴虐,民怨沸腾,厉王于是派人监视国人,发现在背后议论、责备自己的,便将其杀掉,吓得人们“道路以目”——在路上见了使个眼色就走,连话都不敢说。召公便用治水的例子劝告厉王,说治水的人,应该疏通河道,使其畅通,才不会伤人。管理人民应善于开导他们,使其知无不言,政事的善恶才能反映出来,好的加以推行,坏的进行改正。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不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6,(10):78-79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谈论自己,更不要议论别人。谈论自己往往会自大虚伪,在名不副实中失去自己。议论别人往往陷入鸡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纠缠不清。每天下班后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往往会把议论同事、朋友当做话题。背后议论人总是不好的,尤其是议论别人的短处,这些会降低你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当你感觉到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反思一下;当你感觉到事事都在等你表态的时候,反思一下;当你感觉到属下有话不愿说的时候,反思一下;当你感觉到属下对你报喜不报忧的时候,反思一下;当你感觉到别人背后议论你的时候,反思一下;当你感觉到自己说话没人听的时候,反思一下。  相似文献   

10.
稍微留心一下,“有的”这个词,在有些领导的讲话中用的频率相当高。本来是明摆着的问题,却说成是“有的”问题;本来是张三的问题,却说成是“有的”人的问题;本来是A单位的问题,却偏要说成是“有的”单位的问题。究竟是哪个问题?哪个人?哪个单位?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1.
彭亮 《学习导报》2011,(9):56-57
记得60年代中学时上地理课,其中有个考试重点——哪个城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答案估计很多人都还记得,那就是:湖南省株洲市。  相似文献   

12.
一、人格力量的"亲和力"人格,是一个人品德、情操、气质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力量的"亲和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德在人先,不计私利。只有在品德、情操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威信;也只有不计个人的利益与得失,无私地奉献,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信任你、敬佩你。如果在学生出现信念迷茫、心理危机、生活困难、情感受挫等等问题时就将学生搁在一边,那就势必在学生中间失去威信,学生就会在背后议论你,离你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和两位教授朋友去西安。一到机场,就有一大群人朝我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在哪个宾馆?你们从哪儿来?我免费送你们!”  相似文献   

14.
张世成 《当代党员》2006,(11):68-68
“爷爷,您知道1+4吗?”“外公,您知道‘神六’上天的地面摇控设备中的芯片是重庆哪个厂生产、哪个人研究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15.
流言的能量     
所谓流言,按辞典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针对流言作怪,中国有一句俗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话是这样说的,但流言所产生的效应,却远不是这两句话就可以轻而易举能去除掉的。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消极和阴暗的现象,流言起于何时至今无法考证,但凡有人类活动的场合,只要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竞争,就势必会产生用不正当手段来谋取利益的人,这种手段有血腥的暴力,也包括无固定形体的流言。流言伤人的能量,在于它对人的迷惑作用,儒学大师曾参是孔夫子的学生,因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人们尚未实现而又迫切渴望的未来,并由此催生趋向这个目标的强大奋斗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梦想。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个人的奋斗如此,国家的发展亦然。环顾世界,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历经苦难与辉煌;也很少有哪个国家在持续奋斗中,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这  相似文献   

17.
真如 《学习导报》2011,(19):61-61
哪个人不愿意做老板,而愿意当员工;哪个人不想演主角,而甘心跑龙套。追求卓越,乃人之常情。然而,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人毕竟不多,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大事等着你去做。人生常态,多数人只能从事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过于鸡毛蒜皮。不过,小事正是成就杰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老字号去。群众到机关办事不知道进哪个门,找哪个人。跑冤枉路、吃“闭门羹”的事时有发生。大竹县自推行“首问负责制”来,这些老百姓的苦恼事、烦心事,转眼间就成了过去的事。  相似文献   

19.
收听和细看了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朴实的话语既感动人又鼓舞人。同时,也让我联想到现在官场上的一些不良文风。有人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领导讲话和机关行文中兴起了一股运用排比句之风。仿佛哪个文件、哪个报告、哪次讲话少了排比句,就缺少了时代感,失掉了领导机关和领导  相似文献   

20.
在万隆大胡同商贸中心经营的业主有4000余人,从业人员达1.3万余人,其中流动党员占有一定比例。为了使他们流入流出不失控,离土离乡不离“家”,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公司党委在招租招商中就做好党员摸底工作,清楚哪个摊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