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刑事侦查的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侦查效益是经济学上的效益原则在侦查领域的运用和体现,是现代侦查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它反映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发展关系,即以最佳的最小的刑事侦查成本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最大的收益。侦查效益有其自身的特殊的价值内涵,表现为运作过程的经济合理性,侦查效果的合目的性及侦查效益目标的合理性。实现刑事侦查效益的途径有二:一是侦查成本的节约,二是侦查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也谈刑事侦查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侦查效益的提出是经济学方法对法律的渗透,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运用,是现代刑事侦查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来透析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会发现我国当代侦查实践中存在的明显的弊端就是高成本、低效益,应合理配置侦查资源,实现侦查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查效益的提出是经济学方法对法律的渗透,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运用,是现代刑事侦查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运用法律的经济分析理论来透析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会发现我国当代侦查实践中存在的明显的弊端就是高成本、低效益,应合理配置侦查资源,实现侦查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不仅涉及到关法律价值等具有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和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领域,刑事侦查领域亦不例外。我国侦查部门的办案资源严重缺乏且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的情况,由此导致侦查工作的低效益。目前的侦查现状对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本文借助于微观经学的分析工具,分析了刑事侦查学的成本与收益并构建理性犯罪人模型与刑事侦查边际收益递减模型,以此为基础指出我国目前刑事侦查活动的低效益现象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明 《公安理论与实践》2009,19(4):58-63,92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它不仅涉及有关法律价值等具有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具体的法律问题和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领域,刑事侦查领域亦不例外。我国侦查部门的办案资源严重缺乏且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不充分的情况,由此导致侦查工作的低效益。目前的侦查现状对经济分析方法的运用提出了现实性的要求。要借助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分析刑事侦查学的成本与收益并构建理性犯罪人模型与刑事侦查边际收益递减模型,以此为基础指出我国目前刑事侦查活动的低效益现象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军队刑事侦查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和有关军事法规规定的,军队刑事侦查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活动原则及具体工作规则等方面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刑事侦查制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也是刑事侦查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根据刑事侦查制度结构划分理论,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应由立案制度、侦查工作制度、侦查组织制度和侦查立法制度构成.与国家侦查制度相比,军队刑事侦查制度具有四个特征即侦查权的双重性、管辖原则的特殊性、战时侦查程序的特殊性和有关强制措施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刑事侦查中的失误不仅仅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声誉,更为严重的是它造成了大量的刑事悬案,为社会治安留下巨大隐患。就其心理机制而言,知觉与记忆局限、直觉错误、认知偏差及群体思维等因素是导致侦查失误的根本心理原因。刑事侦查人员,特别是领导者必须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造成刑事侦查失误的各种可能原因,并有意识地加以避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侦查失误,提高侦查效率与破案率。  相似文献   

8.
侦查原则是侦查主体行使侦查权的准则,是刑事侦查阶段独立适用和特有的原则.合法原则要求侦查主体、侦查行为合法;客观原则要求侦查机关尊重客观事实,查明案件真相;公正原则要求侦查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公正;效率原则要求以最小的司法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侦查效益;适度原则要求采用强制措施和专门的侦查方法适当;科学原则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案件中的专门问题.合法原则是刑事侦查的基础性和根本原则,客观、公正、效率、适度、科学原则是刑事侦查原则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条件下,模式化侦查虽然只是一个设想,但模式化侦查是侦查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既定的趋势,是刑事侦查基础理论新的研究方向.模式化侦查的实现将会对未来刑事侦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浅析基层公安机关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建设、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工作是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斗争中将相关犯罪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运用的工作。它在刑事侦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刑事犯罪活动的一个“影子”。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公安机关要大力加强犯罪情报信息工作的建设和运用,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有力地推动刑事侦查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犯罪源头-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2.
论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犯罪的成立特征与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共同犯罪的成立特征是共同犯罪区别于单独犯罪的特殊性,而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与单独犯罪的犯罪构成则是相同的。而且,共同犯罪中各共同犯罪人成立犯罪所具备的犯罪构成也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职务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对其内涵的理解是界定职务犯罪概念的关键。职务犯罪的复杂性使其极易与许多相关的犯罪混淆。本文从职务犯罪概念的界定入手,分别探讨了职务犯罪与经济犯罪、白领犯罪、法人犯罪的联系和区别,目的是为了对职务犯罪准确定性,准确量刑。  相似文献   

14.
犯罪进化论     
犯罪的本质从古到今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始终是一种破坏社会秩序的反社会行为.或者说,犯罪在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远大于观念形态上的变化,尤其在动机上仍保持着浓厚的原始色彩.现代犯罪只不过是原始犯罪的延伸,是文化变异的结果,在文明外衣掩盖下的仍是人的生物冲动向文明的挑战.文明社会犯罪无异于古老社会的变种.  相似文献   

15.
犯罪控制论之犯罪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空间的存在同人类的生存空间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犯罪的内容和形式还是犯罪的实施都和人类的生存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减少和控制犯罪的研究应从对犯罪空间的研究着手。要尽量压缩犯罪空间。而压缩犯罪空间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牵连犯的中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具有牵连关系的犯罪中,在实施目的行为、结果行为中自动放弃相应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相应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牵连犯的中止形态处理应当结合本国的相关刑事立法规定来具体分析。就我国而言,对此问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形来具体分析:实行从一重处罚的牵连犯的中止形态;实行数罪并罚的牵连犯的中止形态;实行从一重从重处罚的牵连犯的中止形态;实行独立法定刑的牵连犯的中止形态。  相似文献   

17.
单位共同犯罪是指包括单位在内的两个以上主体的共同故意犯罪 ,它是客观上存在、理论上成立的共同犯罪形态之一。“共同单位犯罪”称谓有其不科学不规范之处 ,应将单位之间的共同犯罪称为“纯粹的单位共同犯罪”并纳入到单位共同犯罪的基本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18.
刑法学中的犯罪未遂和行为未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罪未遂在立法定量模式下,具有与定性模式下不同的特征,以盗窃罪为例,即具有行为未遂和行为既遂,但数额达不到较大者两种情形,数额的性质是盗窃罪既遂的条件.因此,对于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的行为既遂,应予处罚以及加重罪未遂处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涉贷款犯罪的刑法规判问题时,通过对贷款诈骗罪、骗取贷款罪与高利转贷罪这三种罪名演变历史的研究以及对立法意图的探寻,才能进一步弄清楚这种罪罪名各自的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犯罪时间是研究犯罪控制的重要一环。由于时间的不可复归性,因此对时间的把握,无论是对犯罪实施者一方还是对犯罪控制者一方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犯罪时间,实际上就是研究犯罪发生的时间规律,为犯罪控制者提供一个较为明晰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