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中国精神【解说】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  相似文献   

2.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还说:“我没有大刀,只有一支笔……”确乎,鲁迅就是用他的一支笔而充当了中国的脊梁的。他的笔,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不屈的、坚韧的战斗和永无止境的开拓,他的不懈的、执着的追求和永不停止的进击,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中国革命,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都是脊梁,都是大刀,都是极可宝贵的财富,都表征着真理与正义。“从喷泉里出来…  相似文献   

3.
正气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4.
<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要有精神,它是国本;一个民族要有精神,它是脊梁。什么是中国精神?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断统绪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曾长期雄居人类文明史的峰巅。从16世纪开始,才逐渐陷于停滞状态。到了19世纪,更趋腐败衰落,竟然成了日本和西方列强的俎上肉,任人宰割。中国人民虽然历尽磨难,但却抗争不息,一代接一代的爱国志士们,前仆后继,创造了若干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这个英雄群体,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在这个群体中,“四八”烈士黄齐生与王若飞两舅甥的革命斗争历程,极富传奇色彩。 关于黄齐生与王若飞两位烈士的丰功伟绩,除了回忆录和大量的党史文献外,作家艺术家们还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赞颂,其中有电影、小说、大型电视剧、话剧和多种戏曲,至于歌颂黄王二人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黄齐生与王若飞不但是贵州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努力塑造时代的风云人物,是当今具有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们义不  相似文献   

6.
蔡多文 《学习导报》2011,(10):43-44
信仰,是一根脊梁,是一种支撑,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传说中,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就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有了这根脊梁,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多深的沟壑时,都可以屹立不倒。因此,人们常常用脊梁比喻人类的信仰。信仰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谈不上有什么信仰。待长到懂事时,总以为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于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心中的上帝。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就是人生最初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正@晓青:感谢《党的生活》第4期刊登的文章——《中科院最美的玫瑰》,读完后我深受感动。文章回忆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遗孀——李佩先生。今天当我们的注意力被各式各样的"网红"所吸引时,是否思考过谁是真正为中国做过贡献的人?这样的文章有意义,有分量,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年轻的老年人——李佩被人们看作一部"传奇":她  相似文献   

8.
《党员文摘》2008,(10):6-6
汶川地震发生,我就惦记你们。得知重庆无恙,才放了心。收到《中国脊梁》特刊,我很感动。这是作为期刊媒体人的你们在这场考验每个中国人的战斗中所交的出色的答卷。为此我曾不止一次在期刊业界的会议上或在讲课时,举起你们的《中国脊梁》,热情推荐,激励同业。  相似文献   

9.
脊梁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935年,当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他兴奋地给党中央拍去电报,他说:“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与人类的希望。”是的,60多年前,在湖南长沙一所监狱里,一位年仅23岁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党员赵云霄给女儿留下过这么一封信:宝宝,你是在牢中出生的,在你才1个多月的时候,你的父母便与你永别了,就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将来你…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支部生活》2011,(2):33-34
山有脊梁,所以挺拔俊美;人有脊梁,所以顶天立地。 地处蓟县深山区的常州村,有一个被群众亲切地尊称为“大山脊梁”的人。他不畏艰难,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把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深山村,建成了享誉京津的生态旅游专业村、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区和国家AAA级景区,建成了充满朝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精神     
毛泽东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相似文献   

12.
短短几年时间,奇瑞人就用他们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书写出了中国汽车业的一个传奇。从理论上说,中国的任何一块土地上都可以诞生出像奇瑞一样的汽车企业,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但奇瑞却诞生在安徽在芜湖,是因为这里有一群堪称中国脊梁的现代“铁人”。奇瑞人有一颗为振兴民族工业而义无反顾的报国之志和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13.
论埋头苦干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当今时代,我们切不可因为形势较好,便志得意满、有恃无恐,误认为经济发展能从天而降、指日可待。我们必须满怀信心,埋头苦干,奋力拼搏,完成历史伟业,创造国家辉煌。  相似文献   

14.
沈阳 《共产党人》2020,(5):35-37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宁夏交通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火车站内,他们不怕病毒感染冲锋在前;高速路口,他们不辞辛劳坚守一线;村庄要道,他们不惧风雪寒冷恪尽职守。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质朴的为民情怀,谱写着不平凡的战疫故事;他们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交通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国难显忠臣,这也是千古真理。国破家亡之时,便有军人,如峻峭的崖岸,屹立在滔天恶浪前,他们正是中国的良心、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10月,一部名为《脊梁》的大型史诗情景话剧,因其"在传统和现代的交响应和中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而火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并引发了民众关于"脊梁"及其衍生出的"民族脊梁"内涵与外延的热烈讨论[1]。但是民众对"脊梁"和"民族脊梁"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脊梁"论述(以下简称"习近平‘民族脊梁说’")的源头、发展及这些论述如何在其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完善并使当代社会受益等问  相似文献   

17.
这样的人,正是中华的脊梁,民族的钙元素,有他们,中华民族才能昂头挺胸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在呼唤这一类人!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1,(13):58-59
<正>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崔波认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就是银川的脊梁和灵魂。"贺兰岿然,长河不息"凸显出银川人意志坚定、求真尚义的精神品质,透射出银川人包容豁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5,(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必须大力弘扬红色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为两翼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是实现中国梦的信仰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血洒疆场     
《世纪桥》2012,(24):57-60
抗联是个英雄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英勇不屈,疆场殉国的英雄不胜枚举,军级指挥员就有30多人,他们不愧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人,他们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