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贵 《侨园》2013,(12):27-27
<正>来美国多年,我在华盛顿、旧金山等几个城市都呆过,我在华人圈里发现在美国的华人对购车的习惯很有"讲究"。按照来美国居住的时间早晚,人们习惯上把美国华人分为老华人、新华人和中年华人三大类。由于他们的出身背景、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各异,因此在用车习惯上也有差别。美国老华人大都在美国生活了几十年,他们有的在美国出生,有的小时候就移民到了美国,也有一些是年  相似文献   

2.
《侨园》2000,(6)
在加拿大,一些找不到工作的华人新移民开始对当兵感兴趣。前不久,在多伦多市东约一个就业洽谈会上,加拿大军队设立的一个招兵摊位吸引了不少找工作的华人。从中国来的高先生到多伦多已经快一年了。这位原先在北京搞化学的高级工程师到这儿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半年前他才改学电脑,都快学完  相似文献   

3.
2009年7月16日,赵美心在华盛顿国会山正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111届国会中的一员.从政23年,缔造10场参政胜利,这就是当先美国首位华裔女性联邦众议员的赵美心.她从一名移民之女到美国建国200多年来首位裔联邦议员,赵美心缔造了美籍女华人参政的历史.这一路她是怎样走过来的呢?她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呢?  相似文献   

4.
世界侨情     
《侨园》2012,(3):18-19
华人李瑞麟成功当选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市长经历过百余年的移民史,数百万的华裔移民已在美国深深扎下了根,并在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政治领域,华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参政意识也越来越强。2012年新年伊始,华人李瑞麟成功当选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市长,这也是继旧金山、奥  相似文献   

5.
古漠 《侨园》2006,(6):10-11
唐人街在海外星罗棋布、尽人皆知,岂不知在海外也还有一些“中国村”。在“中国村”中,华人聚集而居,成为了海外华人社会中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哈萨克斯坦的“东北村”哈萨克斯坦的巴甫洛达尔州,位于该国东北部,北接俄罗斯联邦鄂木斯克州,东临中国新疆的塔城,这里生活着不同时期从中国迁移来的华人,但由一些华人新移民组成的“东北村”,在当地的各族裔人中却是闻名遐迩。“东北村”位于巴甫洛达尔市郊,30多户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组成了这个村落,由于华人相对集中,并且都是来自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所以被称为“东北村”。“东北村…  相似文献   

6.
环球侨讯     
《侨园》2004,(2)
十多年前,在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美国主要城市,广东话是华埠的主要语言,时至今日,普通话在华人社区迅猛劲升,无论在街坊市集或一般住家,普通话不仅成为普遍的沟通工具,而且成为不同方言团体的共通语言。多年来积极推动旧金山华埠活动的当地商会顾问白兰表示,30年前她初抵旧金山,与华埠的店家说普通话时,人们都把她视为异类,窃窃私语说她是个“不会讲中文”的华人。但是,现在不管是杂货店还是卖馄饨和炒面的广东餐馆都常用普通话迎客;店家在人行道上用扩音器播放普通话流行歌曲也司空见惯。美国华人社区多用普通话交流研究美国华人历史的华裔学者麦礼谦从移民潮角度来解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个华人移民较多的社会。无论是老移民,还是新移民,抑或是前来求学的中国人,他们时常会被一些问题所困扰,需要得到外界的帮助。比如,有人需要职业训练以谋得一份工作,有人需要加强语文能力和专业知识,有人急需暂时居所,有人需要解决家庭纠纷,有人需要找人听他们倾诉……远越重洋奔赴美国的华人,当他们遇到上述困难时,不可能全靠金钱、全靠美国社会所能提供的帮助顺利解决。于是,纽约便出现了一位中国“雷锋”式的人物——吴世珊。  相似文献   

8.
汤礼春 《侨园》2014,(9):37-37
我曾在上海和广州各生活过几年。入乡随俗,在上海我老婆称我为先生,我则称她太太;而到了广州,老婆则叫我老公,我也改口叫她老婆了。一声老公、老婆,一声先生、太太,反映出广州人和上海人在文化上的特征和性格上的差异。上海人会认为喊丈夫妻子为老公老婆太粗俗,是下里巴人的表现;而广州人则认为喊先生太太太文雅酸气。  相似文献   

9.
付筱娜 《侨园》2006,(2):16-17
有人说海外华人是夹在白人和华人移民两个族群中间的边缘人,即不被两面所接受的所谓土生仔式(外黄里白)的“香蕉人”。用这句话采形容旅美华人艺术家最恰当不过了。旅美华人艺术家由于夹在不同的文化中间,他们与华人工程师、企业家相比,生活明显地多了一份艰辛, 更多的人找不到与自身相符的位置,徘徊于主流文化群体之外。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2,(1):28
旧金山华裔代理市长李孟贤日前在旧金山市长选举中高票胜出,成为旧金山160年历史中首位民选华裔市长。在被问及身为旧金山首位华裔市长,有些什么特别的计划时,李孟贤说,关丽珍市长和我上任之后,一起庆祝奥克兰和旧金山同时产生第一位华裔市长。我们希望能够配合海湾大桥的重建工程,以一起步行或骑脚踏车横越大桥的方式,庆祝两个城市产生首位华裔市长。华人19世纪来美国建铁路,铁路工人的形象就一直跟着我们。现在我们两人当上了市长,希望用横跨大桥的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Z2)
正宁秋云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在西班牙舅舅的帮助下,移民到了西班牙。由于她学历不高,加上不懂西班牙文,在西班牙找不到合适工作,舅舅只好帮她在马德里开了家餐馆。宁秋云开的餐馆位于华人区,她性格善良纯朴,饭菜价格比较低廉,所以餐馆生意从一开张就不错,不出几年,宁秋云就挣了一大笔钱。2015年,年满28岁的宁秋云在西班  相似文献   

12.
王为 《侨园》2009,(5):50
很多华人移民来到美国,第一步就是找一个工作赚钱,但事实上,移民除非打算一辈子不踏出唐人街,否则还是需要挤出时间学习英语.但是要踏出华埠这个"舒适地带",把触角向外探索的确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也需要很大勇气.……  相似文献   

13.
旧金山有这样一群华人:他们坚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辛勤笔耕,因为这些人本身是新移民,写的也都是新移民,因而有人称之为“移民文学的拓荒者”。要问这些人的名字,可以信笔列出一串:黄运基、刘荒田、老南、刘子颜、王性初、郑其贤、周正光、陈中美……对海内外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些名字恐怕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多产而高质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老诚 《侨园》2011,(4):23
华人侨居美国相对于其他侨居国而言时间比较晚,历史也较短。但就华人在海外聚居生活,并组成进行政治活动的社区来说,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美国的三藩市了,它被称之为"唐人街"。1853年,"唐人街"这个名称第一次见诸报端,当时专指三藩市华人社区,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华人社区的统称。今日的三藩市唐人街堪称城中之城,它拥有好几个街区,居住着七八万华侨。这里的房子结构、店铺装修、街招广告,甚至餐馆菜式、茶楼点心无一不是中国风味,还有各种店铺都带着浓郁的东方情调。街上华人簇拥,人们交谈也都使用广东话或普通话。他们身在异邦不忘祖国,热爱祖国,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三藩市的华人现在仍然按中国的传统节日举行各种活动。一些习俗在祖国已不盛行了,而在这里却得到保留,很能反映出炎黄子孙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三藩市唐人街从建成到现在已有138年的历史。1849年原来默默无闻的三藩市地区发现了金矿,大批掘金者闻风涌来,其中也有华侨。他们称三藩市为金山,后来为了与澳洲墨尔本的新金山区别又称之为旧金山。华人参加了三藩市的早期城市建设,为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为在白人的歧视排挤中求生存,他们聚居的  相似文献   

15.
如雪 《侨园》2006,(5):36-37
一今年22岁的陈雪妍从南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经过一番波折出国到新加坡,她在兴泰数码电子商厦做营业员,虽然每天站得双脚发胀,说得口干舌燥,一个月的薪金也很有限,但陈雪妍很知足。现在正规大学生出国要找一份工作都不容易,自己一个职校毕业生能有这样一份工作已经很不错了。年轻的女孩都爱美,陈雪妍也不例外,但她很苦恼,由于来自边远的农村,家里经济闲难,每月那点工资,除了个人必须的生活开支,还得寄几百元回去帮助家里,所以雪妍用来穿着打扮的钱很有限。  相似文献   

16.
梦然 《侨园》2005,(3):30-31
近几年,每周4班从香港或新加坡到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飞机上,都有一些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前一天看到他们身穿线条笔挺的西装,带着墨镜气宇轩昂地出现在约翰内斯堡机场,两三天后,便看到他们在市中心大街上守着一个卖表的小摊位。我来南非前,连约翰内斯堡(华人通常简称为“约堡”)这个城市的英文单词都拼不全,只知道这里盛产黄金和钻石,是打拼赚钱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17.
签证移民     
《侨园》2012,(8):32-35
加移民厅长谈移民改革:鼓励移民预先找好工作近年来加拿大移民部停止了加拿大投资和独立移民等多项重大运作,对于究竟打算给移民系统带来怎样的变化,加拿大联邦移民厅长康尼表示,某种程度上是参考新西兰的鼓励移民事先找好工作那样的方式。他说,过去来到加拿大的移民当中,找不到工作或者虽然找到工作但大材小用的情形太普遍了。移民失业率远高于社会平均,其重要原因是基本没有什么移民在到埠之前就找好工作的。因此他们构想一个新的快速移民制度,要对劳工市场迅速反应,让工商界先从海外聘人。"我们认为,工商界比政府系统更加熟悉市场"。新西兰的经验表明,预先找好工作的移民,就业率高、收入也高。未来新的快速移民制度,特别是联邦熟练技工计划,将是由雇主聘用  相似文献   

18.
苏珊 《侨园》2004,(1):37
严格地说,阿根廷没有唐人街。阿根廷的华侨华人不多,全国也就四五万人左右,而且大多数分散居住,分散经营,没有形成纽约或旧金山那样规模的唐人街,更没有富丽堂皇的牌楼式街门。但是近年来,随着旅阿华侨华人的增多,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出现了一些华人企业较集中的街区,其中较著名的一条就是阿维里尼奥斯街,当地的阿根廷人把它叫做中国街。但是,由于在这里经营的大多数是台湾同胞的企业,当地侨界也称其为台湾街。  相似文献   

19.
岳韬 《侨园》2005,(1):28-29
世界上哪里都有华人,有华人便有中餐馆。初到欧洲,在乡野小镇见到“吉祥饭店”这样的招牌会感到惊奇无比,见多了也就觉得平常了,反倒是哪个角落见不到汉字便会纳起闷来,就像缺了什么。荷兰的华人总数与其他西欧国家比起来并不算多。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的唐人街规模也不算大。然而,无论在阿姆斯特丹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还是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温哥华这样的老牌移民城市,全世界的唐人街几乎都给人一样的印象:繁忙嘈杂,缤纷油腻。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热闹、排场和美食。初到唐人街,那种熟悉的气氛让人感到亲切。然而,稍作停留,你便会发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8)
正2000年的春节,只身在上海打工已两年的我终于回到湖北老家。因担心买不到回程的火车票,大年初一刚过,我就催着丈夫去火车站买票,可丈夫连去两天最终都空手而归。我心里很是焦急,因为我跟老板承诺过,大年初八我一定赶回去上班。丈夫看我焦急的样子无奈地说:"我明天只有到车站去找黄牛党花高价买票了。"第二天,丈夫一大早又赶到火车站,找了一个黄牛党,多掏了100元,总算买到了一张从武昌到上海的坐票。大年初七早上,丈夫送我到武昌火车站,一下公共汽车,我就惊呆了,车站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