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整体性与回应性兼具的社会,避免社会管理的“碎片化”与“滞后性”是现阶段政府社会管理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重大难题。政府社会管理的困境在于传统行政伦理价值无法涵盖现实的诉求,社会行动中又表现出非协同性,致使社会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与整体满足。化解现阶段的困境就要重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有效整合与合作,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即通过重塑行政伦理、整体思考、重视“整体人”、整合行动四个维度设计研究对策,进而构建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整体性与回应性可行能力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脱贫行动实践在海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海外脱贫行动政策发展脉络,对于构建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理论范畴的脱贫行动理论范式及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脱贫行动实践理论为我国社会工作有效介入脱贫行动实践领域、促进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福利发展提供了新型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骨骼.重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环节的研究,有助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从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交往理性中,归纳出三条重建交往理性、实现社会合理化的有效途径,即选择恰当的言语进行对话;承认和重视共同的道德规范;改变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所倡导的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标志,其自身特点和相关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聚焦与研究,而关于互联网在阶层分化与群体交往中所起到的社会安全阀功能却并未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互联网作为当下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利益与民意表达空间,如何合理有序的促使网民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平台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事实上,人们在网络中的话语与行动既是对现实世界中核心事件的群体表达,也是个体身心遭遇与生活情绪的反映,是现实社会身份的象征与异化。因此,关注与促进网络平台的社会安全阀功能、正确的引导与吸收网络民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网络平台,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探索志愿服务的广泛、深入、规范、持续的机制,并寻求提高其专业化的水平,是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的一个课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系与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围绕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领域,特别是针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和服务工作开展了一项志愿行动.行动明确救助保护和服务所需志愿者资源的先后重点和层次格局,确定优先发展的志愿者机制所涉及领域的具体工作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研究包括结构范式和行动范式两种基本取向。其中,“结构范式”强调社会环境与权力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机会的约制。“行动范式”则强调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机会与社会环境的应对与行动。本文在评述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可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鉴于我国家族的传统与现实作用,地位获得研究中应重视家族社会资本。通过对温州地区S家族的五个典型案例的剖析,动态性探索与分析家族社会资本影响个体地位获得的作用机制。研究指出在工具性行动中,行动者动员家族社会资本的方式有两种:即将既存的社会关系工具化和利用已有的关系建构新的关系,并分析了这两种动员方式的运作过程,以及家族社会资本影响地位获得的作用机制和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全球问题。已有的研究和事实显示:气候变化使本已存在的性别不平等进一步加剧。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的重要性已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一系列国际公约、宣言、纲领等国际法律和文件中已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纳入其中。将性别平等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重点关切领域包括:适应行动、缓解行动战略、技术发展战略、气候变化筹款机制。当今在全球,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种国际趋势、价值观和良好做法,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性别平等和履行国际责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展智力支持行动,助推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开展引资引项行动,助推城乡开放发展一体化;开展创业兴业行动,助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开展光彩事业行动,助推城乡就业与保障一体化;开展服务社会行动,助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行动学习及其在我国领导人才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学习是以团队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分享-反思-行动-再反思-再行动的循环方式展开学习,从而达到开发人力资源和发展组织的目的。行动学习对我国领导人才培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领导重视与高层参与、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和适宜的学员、有效组织学习过程、教师实现角色转变是行动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和市场转型以来的中国农村,一直面临着重建基层社会秩序的挑战。税费改革后,政府试图以项目加资金的方式为村庄注入发展活力与构建秩序,可在市场经济与传统社会文化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乡村社会产生了多种行动逻辑。本文以某地"乡土人才职称评定"试点项目为例,探讨了不同的社会主体的行动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秩序新格局:政府、市场、社会各自沿着自己的行动规则,三种秩序并行于乡土社会。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对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进行深入理论思考与讨论的背景下,帕森斯就社会秩序问题进行的理论建构恰为学术界提供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因此,以帕森斯的相关著作与论文为依据,本文从分析帕森斯早期的唯意志论行动理论的理路入手,渐次梳理和阐释了帕森斯在从社会行动迈向行动系统理论时期,社会系统理论成熟期以及交换模型、象征性符号媒介与社会共同体理论晚期围绕着社会秩序问题构建起来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而简要地评价了帕森斯社会秩序理论的意义与局限,寄望对帕森斯社会秩序理论的整体、系统研究能够有益于未来的相关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开展智力支持行动,助推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开展引资引项行动,助推城乡开放发展一体化;开展创业兴业行动,助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开展光彩事业行动,助推城乡就业与保障一体化;开展服务社会行动.助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参与意识的优良传统,是北京青年身上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时代特征。当今北京青年这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集中体现在令世人关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和"青春奥运行动"上。青年志愿者行动与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顺应时代对青年成长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期以来,在对传统政府模式的反思中,学者们提出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替代方案,分别是:以关怀为中心的公共行政、促进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三种方案都要求政府更加积极地行动与承担其对于社会和个体公民的责任,但在行动和实现责任的方式上,三种方案又有着显著的差异.关怀行政带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家长式温情,在实践上可能重新走上福利国家的建构方向;促进型政府要求扩展社会主体与市场主体的行动空间,在实践上可能走向进一步的放松规制;服务型政府则通过信息的开放来提高社会主体与市场主体的风险判断能力,进而帮助它们作出负责任的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乡镇政府面临着合法性不断弱化的危机,追问乡镇政府合法性弱化的原因,必须着手于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利益取向及其公共利益失落的后果。首先,在对待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问题上,乡镇政府重视国家利益,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其次,乡镇政府以掌握的权力为后盾,按照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方式来拟定计划措施,选择自己的行动,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邻避”行动的社会生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国内的经验看,"邻避"行动既非居民的情感宣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不同类型的邻避行动有着迥异的生成机制。经济理性、科学理性和价值理性三种行动逻辑分别主导着污染类、风险集聚类、心理不悦类三种典型"邻避"行动的生成过程。而社区压力与从众心理、社会信任缺失与无效的风险沟通以及居民过度的风险想象等社会心理与文化因素的联合作用让孤立的"邻避"行动演化为群体性"邻避"冲突成为可能。有关部门要清晰界定经济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切实尊重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权利,逐步恢复社会信任,化解"邻避"冲突时更多地考虑并满足居民的价值与情感诉求,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0.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涉及各国核心利益,国际社会一直在合作与斗争中寻找公正合理的解决途径。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一次空前激烈的较量,会议成果于我有利。我国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动,并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也为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来看,促进发展方式向低碳转型是协调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