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强人     
《当代党员》2009,(7):1-1
“文化强市”是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为重庆亮出的又一面旗帜。对于文化强市,我们可作两解:既指文化的强市,又指通过文化强市——依靠思想文化建设凝聚全市人民的精气神,把重庆建设成为能与京、津、沪比肩的强市。因此,文化强市也可以说是文化强人。对此,市委书记薄熙来在全会主题报告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重庆的发展,不仅要外练经济的‘筋骨皮’,更要内练思想文化的‘精气神’。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凝聚起来的团队和锻造出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高屋建瓴地规划未来,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做好新世纪重庆文化工作,是新世纪做好重庆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江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和努力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认真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战略,拟定《重庆市文化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相似文献   

3.
市第三次党代会无论是总结成绩和经验,明确目标和战略,还是部署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对文化建设着墨之多、阐述之深、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党代会的灵魂是推进科学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认真实施软实力提升战略,奋力推进重庆文化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让重庆的文化品位更高、文化氛围更浓、文化实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聚焦点上,中国文化建设应该明确和树立什么样的文化理想?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既有高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又有高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的健全的社会。在当前,处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状态下的市场经济虽然可以为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类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市场经济生活毕竟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市场经济固然造就了作为其立命…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一、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环境世纪之交,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关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首先,我们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极好机遇。一是和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重庆文化必须在深化改革中扩大开放,这样才能增强重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重庆文化开放,要突出六大重点。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二、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主要是指社会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一定社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也是一定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它同时又对经济基础和政治起着重要的作用。先进的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  相似文献   

8.
发源于20世纪初中国历史的红色文化,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又融入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一种特殊文化。因此,红色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文化,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诠释红色文化,既要发掘红色文化固有的魅力,又要结合当代文化蕴含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薛新力 《探索》2002,(2):131-132
从重庆文化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来总体把握其文化精神,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刚勇坚毅、重义守信、团结协作、开放求新。红岩精神是重庆文化优秀精神的积淀和升华,是20世纪重庆文化精神的集中、全面、典型的体现,对推进21世纪重庆文化建设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新概念“重庆人文精神”与本市学界以往着重研究的诸如“重庆文化形态”、“重庆文化定位”、“重庆文化发展目标”等旧概念相比较.显而易见新概念对诸旧概念具有概括、整合、抽象的意义和价值,站得更高.可以以一总百.既有弥缝旧概念众说纷纭之蔽.又能将新概念研究提升到一个更积极、更实际、更易于实践操作的层面。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学界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1.
覃清香 《新湘评论》2010,(11):25-26
近年来,常德市着力关注文化民生,把改善文化民生,让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民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推动常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文化,都应是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后形成的一种综合的文化。重庆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移民文化与重庆本地文化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对今天重庆人的精神状态、性格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有助于提升重庆文化品位,更好地为重庆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黄坦 《当代党员》2011,(12):8-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为增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把重庆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热潮。  相似文献   

14.
站在新的起点,面临新的任务与要求,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更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和调控。只有构建与国情相适应且又符合重庆市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15.
谢怀建  杨小扬 《探索》2001,(1):120-123
精神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继承优良文化传统和适应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大趋势是本国或本地区精神文化建设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21世纪重庆精神文化建设,应采用"和而不同"的发展思路,在吸收与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还要继承、发扬巴渝文化、陪都文化和红岩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取向,不如此,重庆就不能建立起既保持优良传统、又具有现代文化色彩的先进文化,而重庆的经济建设最终也难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发展有其相对独立性,其自然的历史传承、自动的文化影响、自发的文化创新有其不可强制的规律;文化建设又有其相对自觉性,其前瞻性的文化眼光、全球化的文化视野、科学的文化定位、合理的文化规划和战略、现代化的文化管理和运营机制,都会有力地促进新质文化的快速发展。反之,则会形成文化发展的障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现行体制,政府在文化建设中不应是旁观者,而应努力成为现代先进文化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刚刚成为直辖市时,重庆被称作“文化荒漠”。15年来,重庆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重庆实现了从“文化沙漠”到“文化高地”的华美转身。  相似文献   

18.
卫绍生 《学习论坛》2001,(11):31-33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学说,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到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学说把先进文化的发展性、特色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不仅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这一学说既注重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又注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促进和引领作用,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建设,从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但同时也是必然的要求,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的理论意义和文化意义,自觉地用这一学说指导我们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其基本内容包括:牢记使命、忠于职守、完善管理、勤奋进取和建设队伍。要通过树立文化理念、营造文化氛围、注重领导先行、广泛发动群众、增强创新意识、完善体制机制等途径来提升文化软实力,从而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导向、文化激励、文化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玉林 《求实》2007,(2):80-83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不同文化彼此了解及相互作用的桥梁。文化通过交流联系起来,相互借鉴,推动创新,增强活力,防范偏执、僵化和专权。建设先进文化,文化交流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既要重视与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外部文化交流,又要重视我们文化内部的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相互交流并在交流中有效地实现交流的目的,需要具备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并且还要缜密地策划和运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