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期.有关上海房价的争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争论缘起于上海市社科院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表明.2007年3月,上海市房价6年来首次下跌0.5%。据此,一些专家作出了上海房价已进入“正常”范围,宏观调控已经“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上海人大月刊》2010,(2):14-15
加快经济转型 遏制房价上涨 2009年,上海房价涨幅较大,地价创出新高,房地产收入占了上海新增GDP的半壁江山,房价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昆山市,邻近大都市上海,汽车行程不到1小时。历来有“上海的后花园”之美称。在房价发烧级级高企的前几年,上海的房价更像着了火一样让人不敢靠近。于是,许多精明的上海人把目光投向了俗称“后花园”的昆山,纷纷在此购房置业。  相似文献   

4.
在对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中,作为主要演员的政府,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作为经济新贵的长三角地方政府,对于出手调控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也并不十分情愿。在房价高涨的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房地产业对地方GDP的贡献率高的达到1/4~1/3,对于地方财政收入则更高,地方政府从房价的快速增长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唯一先生的文章以大量事实证明,上海商品房价格存在某些水份,一定程度上是哄炒出来的。但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上海房价态势是正常的,不存在水份,其理由之一是,普遍的商品房质量,较之以前,无论社区环境,还是内在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与开发商增加投入密切相关,因此提价是在情理之中。商品房质量提高,从而会影响房价,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否认当前上海房价态势存在某些水份。自2000年第四季度起上海房价成交指数连续8个季度上涨,均季同比上扬5个百分点,这就是说,这个时期内上海房价在原来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上海,住房牵动着市民的喜忧。2009年12月18日,上海经济适用房首批房源正式接受市民申购。 房价飞涨,“蜗居”难安,经济适用房承受了太多的期待,也有不少疑问待解。经济适用房如何定价才算“经济”?经适房能否惠及“夹心层”?能否平抑房价飚涨?新华社上海分社记者为此专访了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  相似文献   

7.
叶檀 《创造》2011,(11):82-82
1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表示,下调房价是国家坚定的政策,绝不动摇。这是首次提出下调房价,而非稳定房价,说明我国的房价已经从稳定进入下行阶段。  相似文献   

8.
全国近四十个二三线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之后,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诃控目标终于公布:涨幅低于GDP和人均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国家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改善普通民众的住房居住条件,但是这个政策的效果,因为缺乏整顿市场的配套措施和房地产商联合个别政府部门的强烈抵制,现在已经打了很大的折扣。房价领头暴涨的上海,房价仍在高位徘徊,同样是高房价的北京,一  相似文献   

10.
申博成功后,会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变化?目前的经济晴雨表上反映的是房价在一夜之间上涨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评论提醒人们,上海的房价可能会象北京申奥成功后的房价,隔一段时日马上回落。笔者认为,申博成功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意义,远不是这一点表面的经济现象,它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而深刻的,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座城市的美学风格的重塑。首先,上海的天际轮廓线将要被改变。不同的时代有它不同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如雅典卫城的神殿和诸神雕塑,罗马竞技场和供水渠道工程,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巴比伦国的遗址等。而巴黎埃非尔铁塔…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被称为“国五条”的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及各地配套细则出台。新的楼市政策对于平抑房价的效果还有待检验,可一个立竿见影似的连锁反应是:婚姻登记处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有公开信息显示,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广州、昆明等城市,离婚登记人数都一度成倍增长,刷新了纪录。  相似文献   

12.
《现代领导》2007,(3):13-13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北京房价已经连续十七个月上涨。去年,北京房价更是创下了连续七个月两位数增长的记录,位居各大城市房价增长最前列。而来自北京市建委公示数据和市场公开的信息,去年十二月,北京新开盘项目整体开盘均价为每平方米一万零三百六十九元,与十一月相比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六。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7-4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提法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正从最初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向“房价合理回归”,也就是说,“降价”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深圳房价已经下跌超过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很多购房者的三成首付已化为乌有,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购房者卖掉房子可能都不足以抵偿银行贷款,房子将沦为地地道道的负资产。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7,(3):58-59
中国社科院:中等收入者的买房负担已经进入警戒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3月2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房地产凋研报告会上,专家指出.目前购房者的负担日趋加重。特别从2004年以来.房价与家庭收入比在加大,中等收入者目前的还贷已经占家庭收入50%,这是警戒线。专家们还指出,未来如果不改变房地产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政府依靠卖地提高房价的模式,房价将进一步被动上升。  相似文献   

16.
1月17日,昆明市人代会进行分组讨论时,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谈到市民最为关心的房价问题时说,昆明房价不低,存在巨大的贪污腐败。仇和说:“昆明的土地价格比周边城市都低,但是房价不低,为什么9原因是钱到了老板的包里。这是巨大的贪污腐败!为什么,)因为部分官员当了老板的保护神。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下一步会对这些官员进行查处。”  相似文献   

17.
魏冷 《现代领导》2005,(6):14-14
2003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房价置一片呼“跌”喊“崩”之声于不顾,不依不饶地全线飘红。今年全国”两会”以后,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禁止转按揭”、“征收营业税”等一系列旨在稳定楼市的“组合拳”,这些房产新政深得人心。然而由于房产商与炒房客.甚至包括一些城市的地方政府暗中设障,房价依旧在高位运行。如今,这些城市的房价已经成为广大市民心中“难以承受之痛”,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涉及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的目的:究竟是抑制房价过快增长还是促使房价合理回落?  相似文献   

18.
日历已翻过了2013年,中央的房价调控政策“式微”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方面统计和媒体披露,2013年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同比上涨20%,全国26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均超过10%,69个城市的房价也呈上升趋势.就连一线城市的郊区也走出了房价的“洼地”,拉出了一条美丽的“阳线”。  相似文献   

19.
语录新闻     
1、我们不能要求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房价降多少,因为大城市的房价无疑是应该高的,比如,美国曼哈顿和纽约的房价也很高,但整个美国房价是合理的,如果你感觉高可以到别的城市去买。——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说。  相似文献   

20.
魏冷 《现代领导》2011,(2):14-14
1月27日,万众瞩目中,上海房产税“利剑出鞘”。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规定“1月28日起,对上海居民家庭新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上海居民家庭的新购住房征收房产税。按房价高低,税率分别暂定为0.6%和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