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样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质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拓展弱势群体利益诉求途径,建立弱势群体利益机制是保护救济弱势群体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分析我国现存的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建立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就是要疏通利益弱势群体渠道,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弱势群体组织化,建立健全群众组织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群体代表机制;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表达滞阻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各个阶层利益分化和冲突加剧,在此过程中,弱势群体由于占有资源少,竞争能力弱,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使得农民工、失地农民、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弱势群体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愿望加剧。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代言组织不到位、表达渠道不畅通等原因,他们的利益表达受阻,本文提出通过强化政府主渠道、构造社会渠道以及完善法律渠道三条途径来积极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弱势群体的有效利益表达。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追求的社会理想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解决贫困、失业、社会分配不公、弱势群体等一系列问题,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和健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多样化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表达出现了严重不平衡性。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利益主体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他们的诉求表达愿望也日益强烈。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培养其权利意识,拓宽表达途径,健全保障体系,才能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和有效反映,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进入各类矛盾凸显和发展机遇并存的历史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冲突。面对着这样的情形,如何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协调好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阻力,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构建利益诉求协调机制具有很强的紧迫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要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沟通、协调机制上下功夫,按照可操作、民主、公开、公正的要求,构建民意诉求、利益协调、统一意志的“三大运行机制”和“监督保证机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8.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建立职工利益诉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友礼 《工会论坛》2010,16(1):9-10
构筑职工利益诉求机制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职工群众的呼声所在。构筑职工利益诉求机制,要求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职工恳谈会和网络的作用,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答复效率,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参政党具有畅通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其成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了解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由于弱势群体利益维护的主要问题是利益诉求机制不畅通,参政党正好可以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网络不仅为弱势群体进行利益表达提供了新的渠道,而且几乎成为当前唯一畅通的渠道。但由于各方面政策的缺失,弱势群体在网络利益表达上也面临不少困境。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弱势群体网络利益表达机制,要加快对网络利益表达的立法,保障和规范弱势群体网络利益表达行为的正常进行;构建弱势群体网络利益表达引导机制;建立现代化的弱势群体网络民意采集系统;构建快速、规范化的政府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弱势群体由于社会性资源占有的不利状况,导致其基本利益无法得到实现,从而需要通过法律给予特别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在法学视野内就是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是为了实现法的价值,实现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正义乃至整个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弱势群体的范围界定,分析了弱势群体的存在和扩大对我国社会和谐的不利影响,从战略的视角提出了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本文认为 ,弱势群体泛指靠法律之规定而不是靠自身实力或市场竞争来获取权益、维护权益的群体。主张应以弱势地区开发法、弱势行业扶持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弱势自然人权益保护法为核心构建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并综合运用限权措施、加权措施和平权措施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是一种带有特权性质的人权保障,是对法律形式公平性固有缺陷的一种必要补充、修正和超越,体现了对法律实质公平的价值追求.有效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从短期看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从长期看可以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社会公平指数,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问题有自己的特点,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从宪法学视角看,"弱势群体"系"制度保护不足的宪法权利主体",其宪法权利体系由"自由权"、"社会权"等实体性宪法权利与"请求保护权"等程序性宪法权利组成。弱势群体享有宪法上一般权利主体和特殊权利主体之双重地位,由此而可能发生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现象,须借鉴域外宪法学原理,而透过法律条款作妥适之处理。弱势群体之宪法权利可经由立法路径转化为法律法规上之具体权利,亦可通过"合宪性解释"方式经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路径而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文中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的较为深入的分析,尝试找出导致他们教育处于失权状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心理关怀的德育模式对于处在道德危险和心理疾病边缘的孩子们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弱势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在心理、道德、交往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心理关怀对学生弱势群体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主动改善师生关系,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与城镇弱势群体存在利益交集,必然产生利益冲突。政府作为群体利益协调的主体,如果工作不得力,极易为社会埋下不稳定隐患,出现失地农民与其他群体形成利益同盟或把旧有矛盾引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事实上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产生了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的受教育权利缺失严重,需要得到关注和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