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经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9月1日起开始实施。《教育法》的实施,对于确保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决策,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教育法律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依法治教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是其他教育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这部法律从起草到颁行,历时10年,它的制定全面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研究借鉴了国外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体现了全党、全社  相似文献   

2.
教育不公平引发教育违法违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育现有的不公平.教育法规欠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是诸多违规问题存在的法律原因.促进教育公平,除了发展经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这一根本措施以外,还应从法律着手,通过完善教育法规、进行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教.  相似文献   

3.
史峰  李鹤飞 《人民论坛》2012,(11):86-87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依法治教工作对于推进教育领域法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依法治教内涵,剖析依法治教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学生管理实践,论证了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几点举措:教育立法需要"良法"之治,教育执法需要"规范"之治,同时要构建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赵忠远 《人大建设》2001,(10):46-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教育法制建设,先后制定实施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及教育行致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这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教育法》是一部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法律。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将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轨道,从此有了强大法律保障。这对发展和繁荣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法》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换句话说,《教育法》是教育的基本法律,具有基本法的性质,人们习惯称它为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它的全局性,这部法律主要就涉及教育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如就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战略地位、国家教育方针、教育基本制度、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者和  相似文献   

6.
动态与信息     
7月2日上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4楼会议室,来自24个省直厅局的负责同志、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60多人济济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纪念《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两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农业法》是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次会议通过的,它是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农业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5年来,围绕《农业法》,我国又先后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法》、《乡镇企业法》等11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政府根据实际需要,相应制定了近200部地方性法规和配套规章。我省依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及上述法规,也先后出台了涉及农、林、牧、渔、农经、农机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30多部,初步形成了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促进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座谈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隆清主持,副省长王生铁就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业"两法"作了书面发言。王生铁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是基础产  相似文献   

7.
如何依法治教蒲阳生,喜学理为了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必须依法治教,正确运用教育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为了保障自治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保证宪法、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的遵守和执行,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对本级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教 ,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 ,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有关教育的治理活动 ,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有关教育的法律规定 ,从事办学活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活动。由于长期受人治思想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习惯的影响 ,从事教育特别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 ,对依法治教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客观要求 ,是政府部门改变领导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 ,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依…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公正处理旅游投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为了保障单位和个人因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依法享有政府补偿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县政府不仅拥有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即在县域内,根据国家所制定的法律、规章、方针和政策,依法对本县经济生活各个领域进行具体管理时所具有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①还有自治权赋予的特殊经济职能.其经济职能的合法性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设定,以及其他法规和上级行政机关的依法授予.为顺应时代要求,国家的法规和制度必须在实践中作出必要调整,由此,政府经济职能内容必然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行使举报价格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违法行为举报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查验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查验,依法核实进出口货物的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执行性地方性法规是指立法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执行性地方性法规在整个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中 ,占的比重较大 ,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本文拟结合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实际做一些分析。  一、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的实施办法这是典型的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截至 2 0 0 3年底 ,我国现行法律有 18部明确规定省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可以根据该法制定实施办法。其中大多数规定 ,实施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制定 ,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义务教育法》《城市规划法》《人民…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明确"国家监察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规"。决定自2019年10月27日起施行。栗战书委员长在会议讲话中指出,依法作出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明确制定监察法规的权限、程序和备案审查等内容,保证各级监察机关更好执行和适用监察法。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法检查行为,保护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经2010年3月19日第4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金晶 《天津人大》2009,(8):36-37
教育法制是指有关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总和,包括教育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实施等活动。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一条 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海关税收管理,确保依法征税,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强海关税收管理,确保依法征税,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海关征税工作,应当遵循准确归类、正确估价、依率计征、依法减免、严肃退补、及时入库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