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索"保险扶贫"新路子保险应为贫困地区扶贫脱贫做点什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封市分公司通过近两年来在贫困县开展的"保险扶贫"活动,做了回答。他们在地方政府开展的"科技扶贫"、"文化扶贫"活动中,大力推广"保险扶贫"。一是设立与本地农民生产致富相配套的险...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旅游扶贫是一项能够让农民实现脱贫、走向致富的民心工程;是形式灵活、拉动性强、返贫率低的扶贫新模式。立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旅游正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引擎。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到2020年前,我国政府计划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这些人口占全国脱贫人口的17%。旅游扶贫和一般的输入式扶贫方式不同,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扶贫  相似文献   

3.
毛景慧冯汉云 《今日海南》2016,(11):I0002-I0003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现实需求,琼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富美乡村建设为载体,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整合资金为手段,以基层党建为保障,推行"扶贫+"模式。(一)强化领导精心谋划,精细识别动态管理。构建"大扶贫"格局,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10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和100个村级扶贫工作室。强化顶层设计,率先在全省研究出台"1+11+15"精准脱贫制度体系。严把程序关,扎实开展人户调查,  相似文献   

4.
张界 《今日海南》2016,(2):33-33
我省制订的精准扶贫十大举措,将产业脱贫放在了首选位置。产业脱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完成贫困人口由"输血型"到"造血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关于开展好科技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赵克义解决好66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云南顺利实现"九·五"和二0一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关键,也是云南实现经济腾飞的基础。一九九五年底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九·五"扶贫攻坚计划,最近又作出了对506个乡镇实施科技扶贫的决...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始终感受到肩上"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百姓不富、寝食难安"的沉甸甸责任。通过这几年抓脱贫攻坚工作,我们真真切切地有以下体会。思想是先导。要始终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同抓,产业扶贫和思想扶贫同进。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劳动光荣、贫困耻辱,文明光荣、脏乱耻辱的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破除"等靠要"思想。群众是主体。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对象,  相似文献   

7.
民间组织在扶贫开发方面具有灵活性、民间性、志愿性等优势,是政府扶贫不可缺少的合作者。研究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的重要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扶贫新路径,对于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提高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效,促进贫困地区人口早日脱贫等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脱贫以后怎么办?”咋听起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很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在当前全国上下还有数千万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形下,提出上述问题岂不是为时过早吗?然而,如果深入实际做一番考察即会发现,上述问题的提出并非操之过急,而是促使我们在更深广的层面上来理解和促进扶贫工作。现今一讲脱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解决温饱,似乎只要解决了温饱,也就意味着扶贫任务的完结。这种认识显然表浅,既不利于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或深入开展,亦不利于脱贫成效的巩固。虽然我们经常可以从各种报刊广播电视上看到或听到“某某乡村扶贫攻坚成…  相似文献   

9.
新词     
《今日海南》2016,(10):5-5
"五个一批"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生产这部分主要是农业为主的产业,针对的是有土地、有劳动力的家庭,提高他们的农业收入。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  相似文献   

10.
贫困地区相对落后的基础教育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障碍。扶贫先扶智,应推动精准扶贫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广现代化教育工具,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20,(4):17-18
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面积3696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人。截至2019年底,全县未脱贫村(社区)101个,未脱贫人口122276人,其中未脱贫妇女56639人,包括单亲贫困母亲1305人,留守妇女3150人,残疾妇女5263人,患重病妇女2248人。全县未脱贫人口占昭通市未脱贫人口的76.43%,是全国未脱贫人口最多、云南省攻坚任务最重的县。近年来,镇雄县妇联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总体部署,在促进扶贫搬迁、劳务输出等方面发挥妇联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巾帼力量。  相似文献   

12.
教育扶贫研究,是建立在广泛认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即承认教育的扶贫功能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既是贫困的内容,也是贫困的原因;既是脱贫的目标,也是脱贫的手段。教育扶贫主要是指针对贫困地区致贫的教育因素,切实加大作用于贫困人口的教育资源投入和资助,努力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扶贫方式。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根本工作机制;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教育扶贫。  相似文献   

13.
王君宏  罗蔚 《公民导刊》2011,(10):18-19
新开村,一个位于忠县任家镇西部的偏远山村,市人大扶贫集团的帮扶,打破了这个偏远山村的闭塞,也给村民们带来了脱贫奔小康的希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深有感触地说:"扶贫工作不能简单地为扶贫而扶贫,要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争取社会力量、慈善力量、项目力量等支持,实现综合性扶贫。"  相似文献   

14.
2020,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脱贫攻坚的成果无法巩固,那么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承诺也就很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效,既要保障脱贫人口不返贫,也要保证不出现新增的贫困人口。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保持政策和机制的连续性、稳定性,使精准扶贫的成果不会因为精准扶贫任务的完成而减弱。对此,要做好精准扶贫的三个转变,即减贫的目标从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减贫的区域从单纯的农村减贫转向城乡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转向全面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昭通是云南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47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的28.5%,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有9个。但“搬得出”不等于脱贫攻坚任务的终结,如何强化“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后续扶持,  相似文献   

16.
地处太行山中段的山西省榆社县,既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定点扶贫县。全县13万人口,有8万多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为了改变贫困面貌,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制定了“八三”脱贫攻坚规划,决心在三年内实现全县脱贫的奋斗目标。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榆社县委、...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创造》2016,(6)
正三迤鉴言汪洋:加快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步伐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最近在云南调研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人口较少民族人数不多,但困难群众不少、群众困难不少,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要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吃穿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问题,这是脱贫攻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深入比较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和就地帮扶的成本收益,统  相似文献   

18.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老区脱贫步伐桐柏县县长齐文生桐柏县是革命老区、山区和国家重点贫困县,总人口4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万人,1993年底尚有13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1994年,我们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研...  相似文献   

19.
黎川地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位于江西中东部。在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中,黎川牢牢把握"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成效可持续"的总体原则,精准发力,施策到人,实现了"五个全覆盖"。一是产业全覆盖,贫者有收入。坚持以精准脱贫为导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保障工程,做到产业扶贫全覆盖。一方面,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由贫困户自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政府给予产业奖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目标,成为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脱贫目标,加速了全世界减贫的进程,为世界贫困问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近年来快速脱贫与"精准扶贫"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精确到人、精确到时间、精确到目标、精确到政策,对"扶贫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作出周密部署,在2020年我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真正实现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