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华银 《世纪桥》2014,(9):57-58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耻感问题愈来愈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忧虑。影响大学生耻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从重塑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标准、完善制度文化以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等方面重建大学生健康的耻感意识和判断是与非、荣与辱的标准,践履符合民族特性和时代要求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唤醒耻感     
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上人有廉耻,则大下有风俗。”这些流传的古训无不说明一个道理:知耻是做人的硬道理,只有知耻才能有所为荣,个体的荣辱、耻感,不只是人性的标志,还关乎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部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项羽无颜愧见江东父老,所有这些铮铮傲骨都源自中国文化的耻感意识。耻辱感是人们自觉地求荣免辱的道  相似文献   

3.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刘士华 《世纪桥》2009,(15):66-67
从文化的角度思考,耻感与罪感是区分西方与东方两种文化的基本特性。关于耻感与罪感的文章多重视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很少关注这两方面的共通性。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耻感与罪感都属于伦理情感之维,在伦理意识的形成、伦理困境的选择、伦理行为的实践方面,作为伦理情感的耻感与罪感对这些环节发挥重要的衔接作用。本文将在明晰耻感与罪感定义的基础上,探讨耻感与罪感形成的背景及发挥效用主体的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寻找共通性,使耻感与罪感由对立走向契合。  相似文献   

6.
廉清 《求实》2008,42(4):36-38
对于个体耻感生成机制的研究旨在揭示:耻感生成于主体的心中之善;及时恰当的社会评价与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培育与激发主体心中之善的基本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7.
论耻感教育与公民道德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梅 《学习论坛》2002,(9):21-2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在新世纪里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加强对国民进行耻感教育 ,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激发人们的进取向上精神 ;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8.
耻感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因此耻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评价活动。其评价活动机制与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以内化的一定社会的良心(心中之善)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否定的痛苦的灵魂锤击的心理情感方式显现出来,通过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心中之善的冲突过程、主体对心中之善的确证与升华过程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道德审判与自我心灵拯救。耻感的评价活动不仅在个体主体身上发生作用,而且以群体主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权威评价活动的"有机"形式把适合自己统治的荣辱(耻)观"群体化"、"普遍化"、"意识形态化",使之成为全社会遵循的耻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的上下互动中,通过意识形态的引领而形成的。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在关照现时代人民的诉求过程中,并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内化为民族耻观,构成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代人们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善的愉悦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是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注重正面教育("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耻感"教育)。道德教育中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应当重视"耻感"教育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  相似文献   

11.
论基于传统耻文化的现代审美人生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大学生当中存在的某些耻感缺失的形态,对大学生开展基于传统耻文化的现代审美人生观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提高“耻感”品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耻感,俗称羞耻感,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应该强化这种东西,甚而应该当成重大的精神工程来抓。一个社会什么都进步了,都繁荣富强了,只是耻感淡化了,失耻、无耻的人和事多了起来,很可能潜存着很大的危机。例如一个美女,脸蛋越来越美,情态越来越美,美容术和美容剂也越来越现代,越新潮,只是她的脸上越来越失去了真实而健康的红晕,任何时候都无羞耻感,我看这样的“美女”只能使人不愿深看,因为越看越发现了丑陋。推而广之,什么样的人和事一经失去了耻感,无论被誉为强人、能人、名人或被称之为福气事、快乐事、紧俏事,都有可能…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战国开启了"耻感"教化之下做人为官、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正己、内省和自律来达到个人与社会规范的行为逻辑。"千年史册耻无名——出仕之耻大诗人陆游没生在一个好时代,南宋那年头,国势每况愈下,民族危机深重,抗金志士们说起来都是咬牙切齿的。陆游年轻时,就立下报国志向,终于在年近半百时才圆梦,到南郑(今陕西汉中)  相似文献   

14.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缺乏羞耻心,主要是因为权力监督制约网络缺损在"待补"中生发出巨大的社会离心力;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迷失在"寻找"中生发出巨大的利益诱惑力;封建腐朽特权观念在"传承"中生发出巨大的传染力;干部群体在相互攀比享受中"迸发"出巨大的道德杀伤力。加强领导干部队伍耻感文化建设,要在素质提升上增强道德自省力;在作风建设上增强制度执行力;在文化传承上增强精神净化力;在干部选任上增强民主推进力;在法制保障上增强失德惩戒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廉耻,其中不少优秀思想资源,仍然大有裨益于今天的道德建设。耻,就是羞耻之心。如果说廉能让人有所不取,那么耻则会让人有所不为。明代大学者吕坤指出:"五刑不如一耻。"再严酷的刑罚,也不如让人懂得一个"耻"字。在社会治理中,教育人们懂得廉耻要比使用刑罚更有效。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  相似文献   

16.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2,(3):55-55
周俊生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耻感文化的缺失,已经在我们这个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危害。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可以听任污染泛滥,可以生产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产品;  相似文献   

18.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令,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论知荣耻     
知荣耻,就是要知道什么是光荣、什么是羞耻,也就是要有“荣耻感”。人,只有知荣耻,方能明是非、分美丑、辩善恶、恒其德;不知荣耻,必是非不明、美丑不分、善恶不辩,小则个人蒙其羞,大则动摇社会伦理道德大厦之根基,危及社会、国家与民族。  相似文献   

20.
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古人又喜欢搞排名,不光是上不了榜单的觉得耻,排名靠后的感到耻,排在前头的那些也觉得耻。为啥?就像萧峰对慕容复说的那句话意思一样,"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不如自己的人都上了榜,榜单含金量下降了嘛!唐朝的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为"四杰"。杨炯却对人说":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这里面的一个"耻"字,至少就有三四种解释,可以是质疑、不服,当然还有鞭策自己,知耻而后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