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没有农民的进步,就没有农村的发展。而农村不发展,农业和农民问题就会始终捆扰人们。因此,研究邓小平关于农村发展的思想,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路,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邓小平农村发展观确立的依据农村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在分析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基础上,从中国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从农村发展弱势地位的角度,确立农村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农村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很丰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邓小平同志关心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农业现代化理论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农业发展的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两个“飞跃”是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对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及我国农业、农业科技面临的严峻形势,促使了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三农”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三农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以稳定农村为根本出发点 ;以发展农业为根本支撑点 ;以富裕农民为根本归宿点 ,这三条经验对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抓住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农业生产方式改造这两个关系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指明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趋势。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冷鹤琴 《求实》2006,3(Z1):3-4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不是对经济单方面增长的关注,而是有着深远的政治寄托。邓小平主张“开放促进内源性”发展。显示出若干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新发展观”思想。邓小平把主要精力投注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对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等发展目标都有所关注。在对中国发展的思考中,邓小平显然十分关注经济发展问题,但如果深入考察他的发展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面临发展经济巨大任务的同时,邓小平追求的是一种社会综合全面的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观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和价值结构。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现,有着对人民…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三农”思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告诫有关领导同志 :“农业是根本 ,不要忘掉。”本文阐述的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主要包括 :农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 ;加快农村发展 ,要靠政策和科学技术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乡镇企业 ,国家要支援和保护农业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调动农民积极性 ,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5.为什么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从如何认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 ,如何解放思想、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方面对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王玉邦 《求实》2006,(Z3):5-6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们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总体把握和认识,是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认真研究解决好当前“三农”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努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的形成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历经了不同发展阶段,也在不同时期进行了各种探索。新时代,理清“三农”问题的历史基缘,理论支撑以及面向新征程条件下的实践路径,对于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加快中国经济增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直观地看,是要解决好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这两大问题;本质上看,是要研究和探索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我们必须遵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看待“三农”问题,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跳出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依据“五个统筹”的观点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龚培兴  刘章烈 《求实》2004,2(9):4-7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发展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邓小平发展观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为主要思考对象 ,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作出了新论述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作出了新阐释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新论断 ,对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作出了新概括。邓小平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是科学认识发展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江泽民同志始终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他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制定新时期“三农”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三农”的地位与作用、农业保护、科教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改革和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思维。针对当前我国"三农"现状,应以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培养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邓小平发展观和中国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鲜明的独特视角,研究邓小平发展观的这个方法论特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整个邓小平发展理论以及当代中国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把发展问题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把发展问题与和平问题一起看作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早在1984年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邓小平就首次对全球问题作出了总体概括:“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刚  钟桦 《新湘评论》2010,(7):21-23
(一)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对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固本强基。“三农”工作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对很多新挑战、新问题。在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根本在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决不能只在农业内部做文章,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严桦 《理论导报》2006,(11):11-12
邓小平农业改革与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的若干论述,其论述十分丰富、精辟,形成了他具有鲜明特征的农业发展理论,为我们认识和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勤德 《探索》2005,(6):174-179
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腐败严重、分配不公、治安恶化、国资流失、“三农”问题等等的根本性原因,是受庸俗发展观的影响。庸俗发展观用实用主义标准否定实践标准,严重干扰了党的思想路线;用新自由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严重干扰了党的基本路线;用无原则的和平主义,干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用“精英民主”否定人民民主,冲击了党的组织路线。因此,庸俗发展观是“百病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