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民涌 《黄埔》2008,(4):41-44
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中国国民党党立军事政治学校,后因形势发展变化,校名多次变更,其中1926年,厂“州国民政府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改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由初创时期的中国国民党党立学校发展演变为广州国民政府国办学校。本文将对这一演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1925年10月,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东征。11月东征军胜利扫荡了陈炯明、林虎、刘志陆之“粤军”,东江底定。11月4日,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领本部成员,先行进入汕头市。回回月对日,国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东江各属行政委员。此为周恩来也是中共党员领导地方行政工作的开端。这一年,周恩来27岁。当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5年7月)时,其“组织法”规定各省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区、县和市。广东省政府下设广州、北江尿江。西江、南路、琼崖6个行政区,每区设一行政委员,代表省政府处理本区事务。六个行政区辖94个县。故各区行政分…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争取西南地方实力派刘云今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以示纪念。———编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在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期间,曾积极进行争取四川的刘文辉、潘文华、邓锡侯,云南的龙云,广西的李济深等西南地...  相似文献   

4.
贾晓明 《黄埔》2013,(3):76-77
1925年10月14日,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东征军经过30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攻克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惠州城,取得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第一个辉煌胜利。第二次东征军1925年10月1日从广州向东江地区进发,主要以国民革命军第一、第二军为骨干,并将其编成三个纵队:第一纵队以何应钦为纵队长,兵力1.5万人,任中路,是这次东征的主力;第二纵队以李济深  相似文献   

5.
孙宝根 《求索》2007,(2):226-229
海关章则条例是一国海关行使监管、缉私等职权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以后,力主恢复缉私主权和走私违章处分的管辖权,并于1934年颁行《海关缉私条例》,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海关缉私的规章制度,使中国海关缉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为国民政府行使海关缉私主权最基本的一条法规,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近代中国海关主权操诸于列强,且国民政府吏治腐败不堪,这一条例的执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政府时期猖獗的走私问题。  相似文献   

6.
贾晓明 《黄埔》2015,(2):77-79
1925年11月30日,国民政府南征军攻占了盘踞在广东南部沿海军阀、自称"八属联军副总指挥兼第2军军长"申葆藩的大本营廉州,并在此后迅速进军,彻底扫清了长期从南路威胁广州的军阀邓本殷、申葆藩的割据势力。在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后,盘踞在海南岛、钦州、廉州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广州武汉时期中国国民党民主主义集权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广州武汉时期中国国民党民主主义集权制黄艺农1924年至1927年6月,中国国民党曾经以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国民党“一大”通过的《纪律问题案》规定:“国民党之组织原则.当为民主主义的集权制度。”’‘在20年代,民主集权制与民主集中制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8.
贾晓明 《黄埔》2012,(6):76-77
1925年9月20日,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同时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广东省主席兼军事厅长、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接受蒋介石的建议,于当天深夜在陈铭枢的护送下,离开广州去上海,其所部粤军彻底被国民革命军缴械、整编。  相似文献   

9.
《传承》1995,(2)
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会战开始台儿庄位于苏鲁西省边境,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重要门户。日军为夺取战略要冲徐州,于1938年3月中旬,调集其第五(坂垣)第十(矶谷)两个精锐师团分两路进犯台儿庄。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白崇禧、刘斐等襄助下...  相似文献   

10.
1940年4月26日,原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进入新的“三国”时期——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共产党的延安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在势力范围内展开建军,清乡剿共,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引起了19本方面的高度重视。日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枪”策划的,希望抓住这次机会破获他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4,(4)
这里所介绍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然而,她却是一位不凡的人物!她,就是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少数民族结发夫人——王剑虹。一王剑虹原名淑璠,土家族,1903年生于四川省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古称酉阳州)的龙潭镇。她幼年丧母,其父王勃山,爱文物,谙医道,悉诗文,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老同盟会员,曾任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秘书;解放后,先后任川东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以前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两部兵役法,兵役法的对象即及龄壮丁的研究是一个可以发掘的课题。及龄壮丁中存在着各种群体,关于华侨、归侨在征壮丁服兵役问题的研究上,目前国内的论述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内战时期(1946—1949)发生在广东福建两省的一些关于华侨与、归侨兵役的例子,略窥管豹,浅易分析国民政府兵役法对于华侨、归侨服役有关规定的演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传承》1995,(1)
一九三九年一月:《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救亡日报》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于1937年8月湖沪抗战时创办的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的进步报纸。该报由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主编。同年11月,上海沦陷,报社迁往广州。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报社的部分工作人...  相似文献   

14.
贾晓明 《黄埔》2013,(5):86-87
1925年10月7日,苏联顾问鲍罗廷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66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筹建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建立,同时建议国共两党迅速选派学生赴该校学习。根据他的建议,广东国民政府成立了由汪精卫、谭延闾、古应芬组成的选拔委员会,鲍罗廷任选拔委员会顾问,并立即着手在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选拔学生赴莫斯科学习。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个地幅广阔的好地方,据说: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国民政府可能有撤向新疆去的打算。1944年冬,国民政府就派去蒋介石的亲信吴忠信为行政长官,又派去朱绍良为军事将领。这是国民政府为今后如果日军进攻四川重庆作长期抗日战争打算,在紧急必要时作撤退的后路。国民政府长官吴忠信和朱绍良到了新疆省会乌鲁木齐(当时称迪化)之后,对处境感到十分不安,然而当时从新疆出境到甘肃关内(称口内)的交通线路,只有一条经过吐鲁番、哈密,出猩猩峡而进入甘肃的河西走廊的汽车交通公路线,而猩猩峡乃是新疆、甘肃、内蒙、青海各省的交界口,地势十分险要,…  相似文献   

16.
贾晓明 《黄埔》2015,(1):79-81
1925年11月25日,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南征军,突破了海南岛军阀邓本殷在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占领了雷州城。此举为以后平定海南岛、彻底消灭盘踞在广东省内的军阀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政府南征的主要讨伐对象是邓本殷和申葆藩。邓本殷,广东钦州(现属广西)大直乡人,原是粤军头目陈炯明的嫡系部将。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他追随陈炯明反对孙中山,被陈炯明任命为“琼崖善后处处长”,驻军琼崖(海南岛)。此后他依靠琼州海峡这一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促进了基于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左翼文艺家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与代表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文艺家、自由阶级文艺工作者等社会阶层,在共同抗敌、共御外辱的基础之上共同组建了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过程首先使得左翼文艺家走出了左翼文艺“地下”式、“反政府”式的写作环境,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与写作、批评、出版的自由;同时,新的时代主题、新的历史处境和新的政治形式,也使得左翼文艺家必须转变其创作方式和创作方法,以获得本时期文艺界统一战线工作中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总体来说,在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本时期左翼文艺家的生存处境呈现出一种“自由”与“不自由”复杂纠缠的境地,而对国民政府官方意识形态的接纳与改造,则成为本时期左翼文艺家创作转型的核心方针。这些也使得抗日战争时期的文艺创作,具有与“五四”和土地革命时期截然不同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北伐时期唐生智的军政建设●范忠程北伐期间,唐生智在一年左右的短暂时间里,由师长升到集团军总司令,官至上将;由湘南善后督办跃为湖南省长、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委会主席团成员。他的军队由1个师迅速扩展为5个军40多个团,成为湘军中人数最多、装备精良...  相似文献   

19.
"一个报馆的言论可以赶掉一个外交部长"中国自1937年"七七"事变,迄1945年8月中日本宣告投降,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获得胜利。一个多月后,国民政府即于10月1日宣布废除战时新闻检查。近代以来,凡国与国交战期间,对新闻必有所控制,这是无疑的。但国民政府的战时新闻法令法规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广州有一个研究机构 准备召开关于广州会议的研讨会。建国以来在广州举行的重要会议很多,他们想讨论的是1962年举行的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的那一次。 其实那一次不是开一个会议,而是有两个会议几乎在同一个时间──1962年二三月间、同一个城市──广州举行。这两个会议,一个是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主要讨论 1962-1971年自然科学和技术十年发展远景规划;另一个是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的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聂荣臻副总理到会,聂荣臻副总理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