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缺乏配偶权的相关规定、现行夫妻财产制不完善等障碍。为此,应确定婚内侵权行为的范围、明确夫妻双方的配偶权、完善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多管齐下破除障碍,构建婚内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宣告死亡人又缔结了新的婚姻关系,针对这种婚姻关系,在法律上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重婚,一直是司法界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法律宣告死亡制度的设计意义、重婚罪的构成要件等进行分析,主张被宣告死亡人再婚构成重婚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当被宣告死亡人的原配偶再婚或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后与他人缔结婚姻关系的,因无实质的违法,故不构成重婚罪。  相似文献   

3.
离婚,是指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而离婚法规,实际上是调整离婚行为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其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经历数次变革,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里程碑。作为离婚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和离婚立法的核心内容——离婚法定理  相似文献   

4.
依照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不解除夫妻身份.就不可以对夫妻共同财产加以分割.夫或妻在婚姻存续期间请求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然而.最近.江苏省无锡市一对已经牵手48年的耄耋老夫妻.妻子请求法院分割一笔71万元的房屋拆迁款却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成为全国首例婚内成功分割共同财产的案件.这到底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在夫妻离婚的情形下,夫妻一方未经配偶同意,擅自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公司股权通过与他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方式转让他人,该转让协议在法律上是否合法有效?本文认为,认定此问题,一是应明确夫妻一方以夫妻共有的财产投资入股,所取得的股权及股权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二是在夫妻离婚情形下认定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效力既应适用实体法又应适用程序法,三是如果夫妻一方的转让行为存在有符合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严重损害了配偶一方的利益,依法应当认定无效。  相似文献   

6.
政策快递     
<正>房产证加配偶名免征契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这一政策于2011年8月3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7.
关于配偶权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先提出配偶权概念的英美法系国家认为,配偶权是指配偶之间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我国学者认为,“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而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的,由夫妻双方平等专属享有对方陪伴生活,钟爱、帮助的基本身份权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婚姻关系为夫妻相互  相似文献   

8.
婚内强奸是否构成犯罪?这是一个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但婚内强奸绝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光从法律角度思考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必须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总体而言,婚内强奸并未侵害强奸罪中所说的妇女贞操这一根本法益,因此婚内强奸的非罪化是比较符合刑法精神和人们的社会心理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而引发的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有关离婚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法律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需要界定婚姻过错方,合理确定赔偿额度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者介入他人的家庭生活,侵犯了他人配偶的名分权、对配偶身体的相对所有权、同居权以及对忠诚的维护权,冲击了婚姻的基础--夫妻感情,造成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配偶名分权与第三者隐私权的法律界定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冲突.正确的法律选择应该是:以公序良俗为指导原则,从法律上认可夫妻受侵害方取证的合法性,坚持配偶名分权高于第三者隐私权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党风与廉政》2000,(4):44-45
私下协议“离婚”: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并未解除婚姻关系。当事人如果在私下协议离婚期间与他人结婚或形成事实上的婚姻,则构成了重婚罪。  相似文献   

12.
合同法定解除权规则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解除权包括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形。合同的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都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由法律予以确认即可。而法定解除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某种情由严重影响到合同的履行或者强制履行将导致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当事人一方直接享有解除合同的一项权利。在各国法律普遍认定合同一经订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的原则下,公正、完善地确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权历来是各国立法的目标;而正确理解并加以实践更是法律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因而,深入探求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3.
配偶权在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婚姻法尚未确立配偶权制度,配偶权的立法过于概括,结构缺乏系统性,内容存在缺漏,保护机制不完善。实践中,应建立系统的配偶权体系,补充配偶权的立法内容,完善保护配偶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作为新兴的柔性纠纷化解制度,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下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需求,其症结源于制度设计的不完善性。通过对磋商主体(包括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和第三方参与主体)和磋商程序(包括启动程序、磋商次数和期限、终止情形)的规范考察,可以发现磋商制度呈现出较明显的主体边界问题和程序设计缺陷的法律困境表象。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构建起参与主体多元化体系,厘清赔偿权利人、赔偿义务人和第三方参与主体的边界。对磋商程序做精细化和完善化运作,适度调整程序的启动时间点,对磋商次数和期限的具体规定作分类划定,并补充终止情形。  相似文献   

15.
王界凯  郭如谨 《求实》2001,(7):53-55
行政赔偿求偿权是国家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现已实施的国家赔偿法 ,已对这项行政救济制度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但是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 ,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 ,诸如行政赔偿求偿权的对象、范围及其条件 ,仍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惩罚性赔偿和一般性赔偿是相对应的概念。所谓一般性赔偿,是指以实际损害为基础所作出的赔偿,这种赔偿主要是一种补偿的功能。惩罚性赔偿不完全是补偿,还包括了惩罚和制裁功能。现就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作以下探讨。一、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1.消费领域中惩罚性赔偿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其中,一方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另一方是接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消费者是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惩罚性赔偿的赔偿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7.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18.
婚姻关系是社会关系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作为维系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安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了解婚姻关系的缔结、解除及相关的权利义务就显得格外重要。婚姻解除的过程中以及婚姻解除后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财产的分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月刊。  相似文献   

20.
刘娜 《世纪桥》2007,(10):66-67
刑事被害人不能够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途径获得赔偿成为近年来重大刑事案件判决执行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刑事法律救助制度的现状及缺陷不能够充分解决这一难题。解析我国的刑事救助法律现状,探讨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前提下更切实有效的刑事受害人救助制度成为了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