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曲折前进,构成了20世纪历史画卷的主要内容。回首社会主义发展的百年历程,总结社会主义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前景,对于我们科学地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增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间,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与过程。其中,既有凯歌前…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顺应历史的潮流、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历史进程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把新时期的历史推进到新阶段,因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时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相应的,作为这个历史进程反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从产生、逐步展开到走向成熟,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这一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党章伴随党的成长而发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曲折过程.党章的日趋系统和完善,反映了我党对什么是革命、怎样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梳理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探索是一个艰难、曲折、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从建国初期法制建设的序幕,到之后经历的曲折;从改革开放法治建设走上正轨,到跨世纪时践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再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法治实践创新,在新中国60多年的法治建设基础上,我们党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对我们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思想是对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它把思想道德建设第一次提到了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上来,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新发展。回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探索治国方略的艰辛曲折历程,从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法制国家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前后相继的努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使得治国之道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王敏 《发展论坛》2001,(8):22-24
建国以来,在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文化建设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凝聚着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开拓精神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和自身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毛泽东的文化建构与实践   40年代前后,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文化建设的认识有了理论上的成熟和深化,这种成熟集中表现在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几部论著之…  相似文献   

7.
王琼 《理论研究》2003,(3):16-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之后,应从法律运作机制、党的执政方式、公众法治观念等几个环节加快法治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之一。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从个人头脑中产生的,而是他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逐臻完善的,是经历了一个曲折、艰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其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从1975年初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宇文利 《新视野》2023,(3):5-12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文化自信自强是基于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进程而提出的重大思想命题、时代命题和实践命题,包含着文化发展建设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既需要明确其主体、类型和价值,又要实现从思想理念到实践过程的转化。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制度和体系规划,抓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0.
执政方略通常是指执政党为掌握政权和管理国家政事而制定实施的大政方针和谋略。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执政方略主要是指党在执政过程中,为实现执政目标,完成执政使命而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纵观党的历史,可以看到党的执政方略的发展变化和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是同步的,执政方略也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史。7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先后经历了初步创立、曲折发展、全面发展和丰富完善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成熟完善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不仅实现了理论超越,也推进了实践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开辟了多党合作新境界;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增强了社会政治稳定性,汇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政治智慧。同时,在探索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在指导思想、政治保障、动力源泉、基本遵循、根本追求等方面为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的几百年历史过程,也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思想体系到十月革命胜利,从一国到多国,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到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就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看作一个过程:一个实践的长过程,一个认识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同时,用过程意识观察中国社会主义,又要处理好整个过程与各个时期、阶段的关系,以及各个时期和阶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到1966年4月" 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党在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同时,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认识上的这种变化是在苏共因素、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以及毛泽东本人因素多方面影响下造成的.通过对这一时期党对毛泽东思想认识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研究进行历史性反思,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作为执政党如何准确地认识、把握党的指导思想,首先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还要大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轨迹中,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历经曲折的探索实践,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和总结的东西。历史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息息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探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史,从中总结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从中把握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根本原则,有助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向发展的新阶段,谱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策思想的发展吴丽丽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我国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日臻深刻和成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决策思想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7.
一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科学命题,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新概括。 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中,对两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命题。他明确指出,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实际出发,强调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尤其是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地位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早在1979年他就说过:“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史、现实、世界、未来等视角阐述了十八大坚持“三个自信”的依据及坚持“三个自信”的要求.中国人探索民族复兴经历了从黑暗中摸索、曲折探索到成熟自信、走向自强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成功是“三个自信“的依据;当今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现代化过程的对比,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自信,意味着反对动摇转向,也拒绝僵化封闭,要继续改革开放,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的客观标准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历史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根本矛盾及其所规定或影响的诸矛盾的变化,就使这一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它既包含着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又包含着量的扩张。同时,在量变过程中,还会出现部分的质变,由此形成社会主义发展的成熟程度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