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坚持内外协调、坚持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2.
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根本路径,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的动力引擎。党的十六大以来,双流县坚持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和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从四川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濮阳市华龙区作为市辖行政区,是市委、市政府和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承担着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统筹城乡协调、维护城区稳定的重要政治责任。华龙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文章从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等方面,阐述了这些方面与调整城乡结构,进一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密切联系。并且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就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夯实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上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走好这条路子,首先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登封市东华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唯有实施新型城镇化,才能加快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破解当前发展的困局,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7.
弥勒县结合"四群"教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解决"三农"问题,通过统筹利用城乡发展资源、统筹构建城乡发展机制、统筹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品牌化新农村建设之路,让城乡一体化显现出强大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9):45-45
在推动科学发展上要有新思路。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推动科学发展,重在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和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各项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基层党组织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和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通辽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并举、富民与强市并重的发展思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大好机遇。加快通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就要实现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浙江有效破解多方面瓶颈制约,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市场需求、体制机制、结构失衡、资源环境、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和劳动力等方面的约束。下一步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深入研究和着力抓好三个问题:1.如何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等特色优势;2.如何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3.如何加快推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陆海统筹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军安 《学习月刊》2010,(14):60-60
孝感市孝南区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城乡统筹。推动改革创新,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义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同步展道路。城镇化是我们县域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型城镇化,发挥兵地融合优势,优化城镇功能,按照“共谋、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和“中心突出,结构合理,梯度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导、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全面提升的理念,着力构建兵团与地方城镇职能互补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城镇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重庆特殊市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质量效益的迫切需要;是重庆改善民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举措;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是事关重庆发展全局的长远大计。重庆坚持教育优先、切实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对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意义重大。贯彻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  相似文献   

14.
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分析我州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的入手,提出我州转变发展方式可以借鉴"成都体制"的重要路径,从而达到加速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1-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重大举措: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通辽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并举、富民与强市并重的发展思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大好机遇。加快通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就要实现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是满足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需求的根本保证。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第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结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发展环保产业,促进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务必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全国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着力自主创新,就是要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9.
项平 《新湘评论》2010,(7):26-26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主题,就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了一些思路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原则性的政策措施。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9-10
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