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是指它与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的、主体对物的不可转让的、不可剥夺的支配权 ;财产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的主张并非今日始 ,古典自然法学家和哲理法学家早就提出了真知灼见 ;将财产权确立为基本人权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实践的需要 ;修改宪法、确立财产权的基本人权地位 ,已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韩丹 《前沿》2011,(18):120-123
"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是关乎民生建设的大事,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现行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缺乏相关法律的强制性制度保障,政府在农民工住房保障供应中的角色缺位,住房保障供应方式的单一,影响到了农民工在城市的定居和融入城市的步伐。鉴于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分层分类推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操作的原则、动态灵活兼顾的原则,以现有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框架为参照,以正规就业的农民工为重点,以保障项目的层级推进为指导,以相关措施的配套出台为保障,加快建立阶梯式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陈伟 《青年论坛》2007,(3):126-129
人权是一种为人人所享有的权利。人权保障离不开立法活动,保障人人享有人权需要国家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分配权利义务的过程中承担平等对待的义务。为此,需要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约束范围扩大到立法领域,改变以往该原则仅指法律适用上的平等的狭隘理解。  相似文献   

4.
我国抑制房价的房市调控不可能让百姓买得起居住房,只有实施住房保障政策,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使房价回归合理区间水平,实现房市的调控目标,才能实现户户有房住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房价波动、住房保障与消费扩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地产价格波动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房价上涨对拥有住房的家庭具有财富效应,促使其消费增加,但对没有住房的家庭会形成预算约束效应,导致消费减少。如果房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更大。住房保障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使房价稳定,从而通过财富效应渠道,扩大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同时,住房保障对于中低收入阶层具有显著的消费扩张效应。因此,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稳定房价,尽力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是扩大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促使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增进社会总福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现状 北京市自2001年开始建立并实施廉租住房制度,最初将保障对象严格限定在低保和优抚住房困难家庭,主要做法是以发放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并对承租公房的符合廉租条件的家庭实行租金减免。2005年11月,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城八区廉租家庭收入准入标准由人均月收入300元提高到580元,  相似文献   

7.
李志明  胡蓉 《理论月刊》2005,(11):104-106
宪法的内在精神是保障人权。中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中国人权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然而,冷静地思考发现,宪法2004年修正案在许多相关制度的配套方面仍有缺失。  相似文献   

8.
公安行政处罚是公安行政执法中运用最广泛最严厉的具体行政行为。新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实施治安行政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当前,公安行政处罚中人权保障的状况如何,在公安行政处罚中如何加强和体现对人权的切实保障,本文试围绕这两方面问题加以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9.
孙瑞灼 《人民政坛》2012,(10):40-40
据报道,作为“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的牵头部门,住建部正抓紧起草《基本住房保障条例》,拟对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退出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和路径进行规定,起草完成后将交国务院法制办审订。  相似文献   

10.
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的基本人权保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红 《理论月刊》2005,(1):115-117
本文从法律和社会的角度,论证了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必要性,分析了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现状,并提出了保障弱势群体基本人权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统一体,和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和谐社会是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融为一体的。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难以有整个中国社会的持续和谐。对少数民族人权进行法律保障是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理解,对中国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障的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当今中国和谐法治社会构建中的少数民族人权法律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美忠  张严 《传承》2011,(21):82-84
罪犯人权的保障是一个国家人权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我国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以来,罪犯的各项权利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罪犯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现在的经济政治条件下,对其的保护依旧存在很多不足。我国应加快制度建设,根据新的现实状况修订有关罪犯刑罚执行的法律法规,以求使罪犯的权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13.
李莉 《人民论坛》2013,(8):128-129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结合了我国的实际状况,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修改内容涉及公民人权的保障、强制措施的完善、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刑事辩护和代理制度的发展、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等,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加侧重保障人权,是国家人权事业在刑事司法中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保障人权,人权保障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人权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龙晟  覃敏珍 《人权》2011,(1):13-18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为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与此同时,也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具体而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权保障事业呈现出以下趋向:人权保障位阶从法律保障提升到宪法保障,人权保障内容从社会权保障复归到自由权保障,人权保障方式从国内保障延伸到国际保障,人权保障密度从形式保障拓展到实质保障,人权保障主体从集体保障回归到个体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公安执法工作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祥林“杀妻”冤案引起各媒体、法学机构及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广大民众对人权保障的高度关注。文章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对公安工作中侵犯人权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公安机关应切实加强人权保障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湛中乐  苏宇 《人权》2010,(1):12-16
在全世界的人权保障事业方面,贫困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脱离贫困的权利能否成为一项基本人权,尚有待达成共识,但至少它已经是人权领域一个无可回避的焦点。本文拟深入讨论消除贫困对于人权保障的意义,并在这一论题下回顾中国在这方面进行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检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空白罪状并不妨碍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保障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而罪刑法定之人权保障的要义在于法律的专属性和明确性。空白罪状在刑法已将罪刑关系确定之后,指示参照其他法律法规来补充适用,并未违背刑事立法权只能由最高立法机关行使的民主、法治原则,并不妨碍人权的实现。罪刑法定之明确性是相对的明确,空白罪状之“空白”有明确的授权和范围界限,人们据此可预测自己的行为范围,知悉自己的权利界限,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权法律保障的重点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晓阳 《人权》2006,(1):2-5
2005年10月28日至29日,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在京共同举办了以宪法、法律与人权保障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德人权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在研讨会上讲话。现刊出讲话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今后一个时期,包括住房保障在内的城市住房工作,要坚持加强保障、稳定市场、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