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方行政理论发展过程中,有关公共利益研究的争议贯穿始终,学者们提出了有着较大差异的主张及界定方式.其中,管理主义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把行政管理视为达成目标的一种资源利用机制,是不论主体性的一种社会行为.相应地,公共利益不构成行政管理领域的直接行动目标,不在行政管理研究范围之内.但是,管理主义并非行政学研究史上提出了公共利益观的唯一理论流派,而当代行政学研究更是出现了公共利益观的综合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衡霞 《学理论》2009,(20):5-8
随着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越来越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领域。传统研究更多地倾向于用制度主义来解释危机事件管理不善的原因,很少从经济学角度对之进行研究。本文以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三个假说,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实证进行经济学分析,并多角度探讨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各种公共危机频繁发生,一个个痛苦的案例促使人们积极探索公共危机管理及其有效性问题。文章将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心理契约移植到了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提出了危机心理契约的理论假设,阐明了危机心理契约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功能表现,从实践操作的层面提出了促进民众危机心理契约满足、避免危机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以提升政府危机管理效能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共管理体系建构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公共管理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要界定其内涵就要先确定各自的相对条件和视角定位,把它们区别开来,再找出同一性,把它们统一起来;其次,根据公共事务的划分,可以区别不同类型的公共管理,即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交叉联系;最后,建立横向公共管理类型体系,这样有利于促进国内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运而生.在发展过程中,公共危机管理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形成了规范系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论体系,具备了自为的知识共同体.同时,我国理论工作者也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紧密关注和揭示公共危机事件千变万化现象之下的机理规律,探寻危机预防和应对策略,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分析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公共危机管理的转型路向和未来重点研究的主题,以求对现实发展进行理论关照和回应.  相似文献   

6.
行政冲突的价值分析--公共管理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的冲突或危机管理模式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具有一定的负功能;关注公共领域中的冲突管理或危机管理并不是涉及双方行政关系的基础,不是核心价值的冲突,而是民主性质的公共规则控制下的冲突,是公共领域可以承受,并对公共管理结构的整合提供动力的冲突,使人们能够运用冲突的危机探索并接近解决的可能性的冲突,因而是具有正功能的冲突.认为,虽然冲突管理或危机管理也具有反功能,有一定风险,但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危机管理或冲突管理的正功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从国际视角谈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唐钧 《理论探讨》2003,(5):82-8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已成为全球的焦点;在四大领域呈现创新态势。理论领域提出全面危机管理、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等全新指导思维;战略规划由单维的救灾转为多元化的资源整合,提倡国内和国际的互助合作;体制方面强化以政府系统和法律系统为主体的全方位危机管理体系;管理实践则引入先进方法,突出预防和筹备,应用高新科技,提升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以政治/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以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以泰勒主义来保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官僚制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政治/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官制度变成了族主义,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9.
在公共管理模式形成的过程中,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其提供了多视角的思考和复合性的理论基础;而现实中政府因面临种种治理危机所驱动的持续性政府改革浪潮,为公共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广阔空间.尽管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浪潮仍在持续,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在不断扩展,但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取代,既是必然也是现实.  相似文献   

10.
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分支领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日益凸显,源于经济全球化下区域主义和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区域竞争的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区域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政府间竞争和区域政府竞争力研究、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制度供给研究、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个案研究等。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对于拓展科学、现代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促进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Survey research is a common tool for assessing public opinions, perception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for analyses in many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Yet there is little knowledge regarding how specific elements of survey research methodology are applied in practic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five mainstream public administration journals over an eight‐year period regarding current methodological practice, organized around the total survey error framework. The findings show that surve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eatures mainly small‐scale studies, heavy reliance on a single data collection mode, questionable sample selection procedures, and suspect sample frame quality. Survey data largely are analyzed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assumptions or potential sources of error. An informe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urvey data is made more difficult by the fact that many journal articles do not detail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porting of survey research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2.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larship on race and gender is motivated by normative concerns about social equity, and dominated by work on bureaucracy and its representativeness. Despit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race and gend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re has been limited engagement with racializing and gendering processes. Relatedly, scant attention is paid to other disciplines that center on race and gender in theorizing.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explor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larship on race and gender in the context of allie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reveal limits of current approach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articulate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of race and gend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larship. We use bibliometric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to map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social science scholarship on race and gender, highlight public administration's place in this structure, and compar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larship on race and gender with other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行政学得以恢复与重建,并逐渐确立了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科学院化,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性学术组织蓬勃发展,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话语体系不断构建等。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没有形成完备的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立足现实,及时回应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要,创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话语体系和本土化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政治学研究的主体队伍在高等院校,研究的领域以政治理论为主,多侧重于规范性研究。经验研究由于本身水准的制约,使之尚难以上升至本科学专业刊物的主流位置。值得重视的问题还在于:不管是经验研究,还是规范研究。其规范性程度均有待大力提高。相当部分论文既缺少必要的“文献评论”,也不作任何“文献引证”;既缺失“问题意识”,更不能提出自身的理论假设。不过,近年间《政治学》论文规范性程度的大步提升,或许既显示了主流专业学术刊物对学术规范的重视,也预示了本学科研究中业已出现的值得鼓舞和追求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What level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or applied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uld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be prepared to master, if they are to be competitive in the job market?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re data, in survey or other form, about any imaginable topic exist than ever befor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more advanced quantitative methods becomes more common. This study takes the perspective that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ust be prepared to read a literature that makes extensive use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quantify this dimension of the literature, top journals in economics,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ology are examined for their quantitative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了解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沿用作者2006年风险投资研究综述所创建的分析框架,将风险投资研究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维度、11个研究领域,使用Excel分析了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研究的特征,重点介绍了风险投资研究的前沿动态,给出了可能的研究方向。通过对检索到的87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2007年国际风险投资文献仍然以实证研究为主,欧美学者仍然占据主流位置,美国仍然是研究焦点所在,其成功经验正被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所借鉴以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从期刊来源分析发现,关注风险投资的期刊愈来愈多,其中包括顶级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期刊。对文献的内容分析表明,经济学维度的研究除了关注法律和公共政策因素对风险投资的影响这类传统热点之外,开始关注资本市场以及技术水平这类因素,此外,风险投资集群被特别关注;管理学维度研究的热点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观点出现分歧,新的动向是对风险投资网络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and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parallel streams of literature about network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policy change and political science networks, and public management networks. Noting that these traditions have sometimes been inattentive to each other's work, the authors illustrat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lying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types of research questions addressed, and research methods typically employed by the three traditions. The authors draw especially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ciological) traditio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insights for those who focus primarily on public management network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dvancing current scholarship on public management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以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急剧升高并长期高位徘徊.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性别失衡作为社会管理领域的重大人口问题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在当前的人口社会管理中的管理理念和公共政策等方面就需要突破旧有的管理格局和机制,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最终构建性别平等的和谐社会.本文描述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最新态势,评述了近年来性别失衡治理的公共政策体系,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论述了社会管理视域下性别失衡治理问题,并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了性别失衡的社会管理框架,为政府性别失衡治理问题提供支持.基于上述框架,本文发现在中国的性别失衡社会管理框架中存在碎片化问题,公共政策体系需要完善,在性别失衡整体性治理的社会管理框架中要纳入对大龄未婚男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张红春  卓越 《公共管理学报》2011,8(4):111-121,128
近年来,社会保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2001至2010年共3094篇社会保障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共词分析方法及其可视化技术,绘制出国内社会保障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根据知识图谱的导引,进一步挖掘出了国内社会保障近十年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农村社会保障、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主题内容、社会保障筹资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与政府责任。从纵向来考察十年间社会保障研究的热点主题,则在相对稳定中呈现出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高频关键词的变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笔者预测今后一段时期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等话题会成为社会保障研究热点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Comparativ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method and in content, has not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main 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 the detriment of both. With globalization and cha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urrent separation impairs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This assessment is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 appraisal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comparative scholarship.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strategies promote viable, integrative, and relevant cross-cultural studies. They emphasize (1) the utilization of cooperative teams of researchers instead of individual efforts; (2) the use of multi-case analysis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single-case approach; (3) improvement of the defini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ultural influences on administration; and (4) expansion of middle-range analysis to examine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practice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as a strategy for enhancing relev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