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魏县人民法院从制作裁判文书着手,严把裁判文书“出口关”,杜绝裁判文书“带病出院”一是完善裁判文书制作,从格式上防止裁判文书“出轨”:二是推行裁判文书交叉修改制度,切实做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说理透彻,质量优良;三是实行庭长负责制度。案件承办人员和书记员要严格按照“司法文书格式”的要求制作,否则审判长、庭长不予签发;  相似文献   

2.
主审案件的法院/仲裁庭在裁判文书中解释合同时为解释主体,不主审案件的法院/仲裁庭即使对合同发表看法也不是解释主体。合同当事人对其合同所做“解释”可能有助于主审法院/仲裁庭适当裁判,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是(有权)解释合同的主体。专家证人、代理律师以及学者在主审法院/仲裁个案的仲裁庭的有权解释中是辅助人,不是合同解释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要求法官严格遵循庭审程序,平等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第24条) 规定着法袍的,应当在进入法庭前更换好并保持整洁序重;法官应当在当事 人、代理人、辩护人、公诉人等入庭后进入法庭;不得与诉讼中的任何一方有亲 近的表示。(第27条) 根据案情和审理需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诉讼各方在庭审中的陈述及辩论时 间。(第29条) 关注要点2规范裁判文书 加强法官对文书质量的责任 严格遵守格式和规范,不断提高裁判文书制作能力,确保裁判文书质量,维 护裁判文书严肃性和权威性。(第44条) 合议庭成…  相似文献   

4.
法院的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面向社会公布裁判结果,体现法官如何适用法律审判案件的一个载体,它的质量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形象,关系到当事人服判息讼和社会安定。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制作裁判文书时既要体现公开、透明,又要强化说理性,突出制作裁判文书的法律依据,以提高公信度。因此,使法官制作裁判文书的能力达到“辩法析理,胜败皆服”的效果,对加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实现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自2005年第一期起开辟“裁判文书点评”这一栏目,力争每期刊登一篇有特点的裁判文书请专家点评,以期对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刑事裁判文书的简写是指法官对于没有争议或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采用省略或简略部分内容的方法,使之简约化,从而达到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的目的。刑事裁判文书的简写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法官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公诉案件(下称简易审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通过省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经审理查明和证据的具体内容等部分使裁判文书简练化;其二,是指法官对于一审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下称简化审案件),在制作裁判文书时通过省略起诉书指控事实、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和证据的具体内容等部分使裁判文书简练化;其  相似文献   

6.
陈海燕 《特区法坛》2005,(5):17-18,21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以及广大法官开展了一场包括改革裁判文书制作在内的审判方式改革,我省一些法院和法官也在裁判文书改革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般是在原民事裁判文书样式的基础上参照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方向或《人民法院报》或其它的一些司法刊物刊登的一些以新格式写作的裁判文书样式,加上一些专家学者对书写裁判文书提出的一些新论点、新看法等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裁判文书现状之积弊近年来 ,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 ,裁判文书的改革已摆上各法院的议事日程 ,但由于各地法官素质参差不齐 ,加之制作习惯的影响 ,现行的裁判文书仍有不少弊端。法官只注重事实的调查与认定 ,却忽视对证据的分析和裁判的说理 ,这种模式弊端重重。(一)暗箱操作之嫌疑裁判文书作为诉讼过程的记录 ,应当真实、动态地反映诉讼全过程 ,表明法官审判权的运用和诉讼各方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公开审判原则要求除了法律规定不应公开的外 ,诉讼过程和实体处理应在裁判书中有所反映。现行裁判文书对导致法律后果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审判制度的改革 ,法官对裁判文书的制作首先应当走出无须“讲理”的误区 ,其次是法官必须学会在裁判文书中据事、依法、论理。凡是认定的事实都必须一一叙明 ,选用词语时不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对证据的不同证明效力应当在充分说理中作出判断 ,对有矛盾的证据的取舍理由必须公开。裁判结论的生成依据必须在“本院认为”这部分中予以充分阐释。  相似文献   

9.
李琴 《中国律师》2007,(3):70-73
1999年7月,广州市海事法院一改传统“本院认为”的判决书理由表达方式.直接标明法官个人意见。其具体做法是.将“本院认为”改为“合议庭认为”或“本审判员认为”。如果合议庭成员意见一致的,表述为“合议庭成员一致认为”;如果意见不一致则表述为先写“XXX审判员、XXX审判员认为”。再写“XXX审判员认为”,最后写“合议庭根据多数意见作出如下裁判:”。广州海事法院的这一做法拉开了我国裁判文书“公开合议庭成员不同意见”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蔡正文 《特区法坛》2004,(11):27-27,29
根据《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所提出的裁判文书改革重点和具体要求,民事裁判文书应当叙事清楚、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判决条文言简意赅、无懈可击,树立司法权威,实现民事审判司法理性、公平与正义。笔者就遇到一些民事裁判文书,并非符合最高法院要求的那样,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问题,对此问题进行点滴归纳,以便今后在司法文书制作中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完善民事裁判文书公开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性是民事裁判文书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完善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性是深化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的有机构成。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推进,对完善民事裁判文书的公开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民事裁判文书公开的意义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民事裁判文书公开,要求人民法院制作裁判文书时不仅要反映审判程序的公开,还要求法院或法官对案件实体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季二超 《人民司法》2020,(13):89-95
我国现行法未对债务加入进行规定,构成公开的漏洞。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关于无名合同“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7条关于“民事案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法官应当首先寻找最相类似的法律规定作出裁判”等规定,在填补债务加人漏洞时,法官应当首先尝试类推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裁判文书作为审判工作的最终载体是准确地反映诉讼活动 ,检验审判工作质量的重要尺度 ,也是执行裁判的依据。但目前在我国的裁判文书中普遍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 ,以致引发执行难 ,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因此 ,必须规范裁判文书的制作 ,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江云 《特区法坛》2005,(3):52-53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与社会公众联系的纽带,它不仅反映案件的全貌,更重要的是,它是法官向当事人表明国家意志和司法态度的一种重要语言形式:因此,强化法官责任,提高法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保证裁判文书的质量,是办案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裁判文书质量的高低,对于增强人民法院办案严肃性,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度,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提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是司法公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对1992年制订并在全国法院试行了十多年的《法院诉讼文书样式》中的民事裁判文书样式进行全面修订并即将出台之前,笔者针对司法实践中有关制作民事裁判文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如下探讨意见。一、裁判结果:展示不同意见为时尚早我国法律对于裁判文书能否公布合议庭或者审判委员会的少数人的意见没有明确规定,学者们普遍认为,草率地在裁判文书中公布少数人的意见,既不利于定纷止争,而且极有可能使败诉方将怨气转嫁到法官身上,引起伤害法官等损害法官权益的行为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是,许多学者并  相似文献   

16.
由最高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周道鸾编著的《法院刑事裁判文书样式和实例评析》一书,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该书除对最高法院《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外,主要对全国各级法院广大法官制作的一批优秀的刑事裁判文书实例以修订样式为标准,作了比较详细的评析。   周道鸾教授还编辑了《民事裁判文书改革与实例评析》一书。内容包括:最高法院院长谈裁判文书改革;法官纵论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具有改革和创新意义的民事裁判文书实例 (评析 );可供参考的港、澳、台地区法院和美国、德国民事裁判文书 (…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针对案件审理程序的差异,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采取五项措施确保裁判文书的质量。第一,完善裁判文书签发制度。该院规定:简易程序案件的裁判文书实行承办人初审、庭室负责人终审(签发)“二审”制;普通程序案件的裁判文书实行审判长初审、合议庭再审、庭长终审(签发)“三审”制。第二,强化裁判文书督查。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与否,归根到底要反映到对案件的处理,并且通过裁判文书反映出来。裁判文书是法院行使审判权的体现,是向社会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可以说法院审判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裁判文书质量。可见,裁判文书的制作与司法公正有着密切关系。那么,在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中如何体现司法公正呢?本文愿就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究,以请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9.
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通过裁判文书,不仅记录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材料。──《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1999年1月9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引起世人关注的云南“烟草大王”褚时健等人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件作出刑事判决,判处褚时健无期徒刑,判处被告人罗以军有期徒刑14年、乔发科有期徒刑5年。一时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均作了报道.最高人民法院的权威刊物…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判文书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判方式的改革以及行政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 ,迫切要求对行政裁判文书的制作进行改革。行政裁判文书的结构、内容都应当进行根本性改变 ,文书的结构应当采取叙事──评判和说理──判决结果的三段论模式。裁判文书的内容应当突出举证、质证和认证 ,充分展示庭审过程 ,强化评判说理 ,体现行政案件的本质特征 ,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