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以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整体和党员干部个体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强化"十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海臣  王南燕 《前沿》2006,(4):32-3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责任.本文认为,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强化忧患意识、政治意识、执政意识、发展意识、"公仆"意识、自律意识、大局意识、法纪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加强党性修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更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强化自身党性修养,认真实践探索,不断提高落实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加强我党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新范畴。充分认识党员干部道德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此问题上存在的问题,重视党员干部应具有的政治道德规范,探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对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新的重大变化,党所肩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  相似文献   

5.
江美塘 《今日浙江》2004,(12):16-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一观点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赋予了执政党建设新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新成果、新贡献,为加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执政能力,就是以执政党为主体的能力。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拟从能力发生学、能力建设的动力学和制度学的角度,谈几点思考。一、为什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方面必须着眼于建设“学习型政党”,大力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解决…  相似文献   

6.
杜新  刘伟  张周来 《当代广西》2004,(18):13-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目前,我区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正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潮。本刊推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专栏,反映党执政55年光辉历程所取得的执政经验,畅谈新时期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叶竞春 《新东方》2007,(12):104-106
明确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的要求,对于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立足本职、履行职能、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一、新世纪新阶段要求干部教育培训要突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党的执政能力,是通过党员、干部队伍的执政实践活动来体现的。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深刻的变化,各种矛盾错  相似文献   

8.
<正>在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不动摇、不懈怠,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加强修养、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一把尺子。一心为民牢记宗旨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必须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其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其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其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钮俊 《今日浙江》2007,(11):34-3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了要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按照"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