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在理论上深刻地把握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并把它运用于实践,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一邓小平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改革是当今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四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获得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性认识。但是,全面地掌握社会主义改革的辩证法,使我们的改革在理论上,特别是在实践上更加成熟、更加自觉,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仍是我们全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辩证法的源起社会主义辩证法一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均未明确使用过。但马克思、恩格斯根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他们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对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有过许多猜测性的论述,其中包含了不少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天才思想。列宁领导了近七年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把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国家任务的转变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斯大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作者认为,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制定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时,在处理国际国内重大事务时,都坚持照辩证法办事,堪称为我们党照辩证法办事的表率和大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尤其是辩证矛盾的思想非常丰富 ,其中主要的矛盾范畴有 :绝对和相对 ,特征和本质 ,手段和目的 ,公平与效率 ,现象和本质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辩证法赵振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专门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他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  相似文献   

7.
正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读者提问:"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应如何看待共享发展这一新发展理念?——南开大学哲学院2015级博士生杨植迪共享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它生动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世纪最伟大的实践活动,用社会主义辩证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提升到普遍性,找出它们的辩证规律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则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国建设事业服务的中介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社会主义辩证法的中介,变为我国改革和开放的现实过程。21世纪将随着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邓小平同志坚持唯物辩证法思想,突破了以往描述社会主义特征的传统思路,直接从唯物辩证法的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两个文明建设理论,是我们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丰富和发展,已经在理论上日趋完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慈善”二字曾被视为洪水猛兽,当作“资产阶级人性论”来大加批判,以致那时的人们谈“慈善”而色变,避之唯恐不及。近几年来,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仍存在不少急需救助的人,而与此同时,见死不救、见义不为、人情冷漠等社会现象却在蔓延滋长。社会主义社会究竟要不要倡导关心他人、热爱社会、珍惜生命的仁爱之心?究竟要不要发展扶危济困、助人所难的慈善事业?这是我们已经面临着的亟待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包括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四个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它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本内容和现实步骤。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整体性发展特性的深层次把握,它直接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对跨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某一个组成部分的孤立发展,而是综合的、协调的、系统的整体性发展。整体性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要求。邓小平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理论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国家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快建设,阔步走向21世纪的历史新时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辩证地审视新时期的新矛盾,站在时代的高度上把握未来,是哲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强调了总揽全局的基本方针,指明了关系全局的两个根本转变,提出了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的理论原则和新思路、新方法。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新回答,是我们党探索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新成果。我们要从跨世纪的高度,从全局的高度,从战略的高度,努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韩喜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辩证发展的社会,是一种充满辩证法的过程。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发展辩证法,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反复强调必须...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道尔诺认为,社会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如果把社会仅仅看作是客体就会犯实证主义的错误,因为它忽视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而社会的认识活动就是社会中的矛盾的展开.此外,社会是总体,同时又不能被仅仅看作是总体.总体和个体之间有辩证的关系,但是却不能被看作是统一的.因为说到总体就意味着有个体与它对立,说到个体就意味着有一个总体与它对立.社会认识就是总体和个体之间的循环.这就是社会认识的面相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陈敬泰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67页)并对这些矛盾的性质、特点、解决方法等作了...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探索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四大总结了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才提出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创立了历史唯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里拟讨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讨论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以四年来改革开放实践对这个理论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目标,选准主要着力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先驱者就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进行过讨论,曾经有过的一个最著名的观点,就是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曾应用这一观点解释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毛泽东选集),第…  相似文献   

20.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龙 《学习论坛》2006,22(5):18-21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种动力: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三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别于以前的社会形态,对它的探索和实践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教益可以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