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社会保险体系可称之为“一城四制”:城镇社会保险、农村社会保险、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小城镇社会保险,按户籍、户口性质等不同,分别参加不同的社会保险制度。截至2006年12月底,各社会保险参加人数分别为城镇社会保险750万;小城镇社会保险140万;农村社会保险84万;外来人员综合保险279万。在社会保险体系中,养老保险无疑是最重要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项目,本文主要以养老保险为例,对上海社会保险体系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基金是整个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研究和探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理论,对指导和形成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军人保险立法的含义和特点军人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在军人遇到伤残、疾病、复原、转业、年老、病故、牺牲等风险时,由国家和社会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的社会保险制度。军人社会保险是军人社会保障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是一种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范,通过社会力量转移消费,合理分担风险的机制。从大的方面来说,军人社会保险与一般社会保险的性质基本相同,同属于社会保险的范围,但它们又具体地分属于性质不同的保险,军人社会保险具有自身若干特点:第一,军人社会保险具有政策性。军人社会保险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问题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国家《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做了专章规定。现行国家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相关规定,确立了以行政监督为主导的监督模式。实践中,一些地方通过立法或者制定文件,确立了以财政预决算、收支两条线等方式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督。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会保险立法,应从三方面入手构建我国的社会保险监督体系。一是建立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个主体参与的社保基金监督体系。二是针对基金征缴、管理和支付各个环节,设置适当的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三是理顺监督各主体的监督职能和监督方式。使各监督主体的职能相互衔接,在监督方式上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住房和生育等险种,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老病死是否能得到切实的基本保障,关系到企业能否解除后顾之忧平等地参予市场竞争,关系到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本文拟就深圳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谈几点认识。一、社会保险管理信息化的必强性我国的社会保险虽然在内容上已包括了职工的生老病死,但其养老、医疗、生育、住房等都维系在企业身上,直至八十年代仍基本处于企业自保的水平。在这个阶段,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综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法,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补偿和社会福利四方面,其中以社会保险为其他三类法律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又因社会医疗保险涉及社保经办机构、参保人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权利义务关系较为错综复杂,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涉及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进行研究,有利于《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社会保险基金循环诸环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形成和类型,分析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及其发展趋势,对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实现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诸环节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险是社会公共性与保险原理性紧密结合的产物,社会保险立法在强调社会属性的同时,应当注重其不可忽略的保险属性。放眼世界,号称百年老店的保险公司不计其数,有的已经经营了几百年;而社会保险制度百余年历史中,由于忽略乃至抛弃了社会保险的保险原则,很多国家都陷入了举步维艰乃至难以为继的制度困境,一些极端的案例是构建社会保障制...  相似文献   

9.
工伤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使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和获得经济补偿,同时均衡和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目前,虽然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在保障因工受到伤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有利于促进代际和谐.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尚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险制度导致新的不公平现象的产生;社会保险资金缺乏,收支缺口日益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运营与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流失;社会保险体系管理混乱,地区、行业差异严重。从政策选择的视角看,要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必须调整财政、金融、法律、税收等诸多领域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力度社会保险的显著特点是社会共济互助。要提高社会共济互助能力,最根本的任务是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加大社会保险基金收缴力度,这两个方面是开展社会保险工作的核心内容。要使这两个方面有质的突破,必须打攻坚战,齐抓共管。1.相关部门合作,强化行政手段。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认识,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在国有企业中,要参照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单位没有全员参加社会保险的,要追究该单位的主要领导责任,严重的要撤换该单位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6,(10):40-41
日前,在“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理论座谈会上。来自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概述如下。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实践呼唤理论创新 1.理论源于实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开展理论研究丰富而生动的实践基础。经过不断探索和艰苦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基金快速增长,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同时,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首都城市功能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兴衰的大问题。本旨在从政治学角度研究首都城市功能,为首都城市更好地发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探讨了首都城市的内涵和功能叠加过程,阐述了由核心功能与叠加功能构成的首都城市功能系统,分析了“聚变叠加”与“裂变叠加”两种不同的功能叠加模式,提出了“叠加功能异化论”、“叠加功能木桶论”、“叠加功能中心聚焦论”和“功能转移论”等理论观点。本侧重于从应然与实然的双重角度对首都城市功能加以考察,并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功能分析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刘德莲一、社会保险制度的作用及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居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专门的消费基金,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和待业时的基本生活需要,在物质上给予社会性帮助的形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基金进入证券市场是近期我国资本市场上讨论最多的话题。我国社保基金的建立与运作一开始就与国有股减持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进程社会保险是指已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时,为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而依法强制实行的一种物质帮助制度。我国社会保险立法起步较晚,解放前的旧中国曾多次进行社会保险立法的尝试,但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积极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在历次宪法中,都有这方面的规定。1951年,我国颁布了《中…  相似文献   

16.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保险体系的探索,并取得了重要成就:由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实现了真正的广覆盖,社会保险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隔,强化了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但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包括: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管理的不可持续性,制度的"碎片化"影响到社会保险公平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保险的比例,保障个体权利并放宽对工人农民医疗行为的约束,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与运作,加快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市从1987年开始推行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已开设有养老、工伤、失业、女职工生育和医疗五个险种,均由市劳动部门所属4个部门进行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出多门,使社会保险难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二是导致综合部门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复投入,致使资源浪费;三是一个参保单位到多家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四是社会保险基金难以实行“一票”征得。客观现实迫切要求社会保险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下,养老社会保险的反贫困功能不一样。不同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设计会影响其反贫困功能的发挥。美国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遗属和残疾人保险(OASDI)"在计发办法上的累退倾向,在受益对象上不限于退休者本人还包括配偶、遗属和残疾人,在实际给付时关于受益类型、课税、最低和最高收益、随生活成本进行调整等政策规定,对于低收入者保护倾向非常明显。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的养老社会保险存在覆盖面窄、水平偏高,受益水平差异偏大,缺乏不同的受益类型设计等问题。为推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降低现有受益水平,扩大覆盖面,并通过覆盖更多的低收入者来增强制度的反贫困效果。同时评估和改革个人账户,以防止养老金差异过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人数迅速增长,社会保险基金总量不断扩大,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研。2007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0812亿元,基金支出合计7888亿元,累计结存8000多亿元。 从参与调研的各省的情况来看,均实现了社保基金收大于支、略有结余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养老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中的难点,所以养老保险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保险完善程度的标志。由于工作关系,作者先后在沪港两地从事过养老保险方面的部分工作,对两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过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两种社会制度条件下各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一个初步比较和认识。本文就沪港两地的社会幕老保险制度沿革、主要内容、各自利弊情况作一次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