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陈云在共产国际汇报的俄文记录稿,有关人员整理并在《共产国际》俄文版刊发了《中国红军的“铁流”》。在俄文版《中国红军的“铁流”》基础上,有关人员进一步整理并在《共产国际》中文版刊发了《英勇的西征》。《英勇的西征》是在国际上全面介绍中央红军“西征”的最早中文文本,弥补了俄文版《中国红军的“铁流”》存在的不足。《英勇的西征》成功构建了红军长征话语体系,经过1954年的修改,更成为红军长征史书写的范本。《英勇的西征》留下了研究土城之战、飞夺泸定桥、长征期间兵员补充、红军政治工作、基层干部配备以及日本对华渗透手段的珍贵史料,也为揭穿王明在《中共50年》中的肆意抹黑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素问吴注》是新安理学大背景影响下的产物。吴崑注解《素问》功类朱熹注解儒家典籍。吴崑在注解《素问》时,仿效了《四书集注》的体例。《素问吴注》对汪昂和张介宾注解《素问》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谈迁较早地放弃了科考,转而全心治史。谈迁立志写作《国榷》,是在天启元年。修史的直接动因,是不满意晚明的当代史纂修事业。第一稿前后用了6年时间,原稿称《国榷》,全书下迄天启,共百卷。以后,续有补写。顺治四年稿子失窃,顺治十年重新成稿。北京几年的反复修改与补充,使《国榷》第二稿更趋完善。在《明实录》尚存的时候,应理性地看待《国榷》,须从第二位角度来思考《国榷》的价值与地位。《国榷》优于《明实录》之处,有以下几点:写出了《明实录》没有写的真相,补充、纠正了《明实录》存在的失误,可补明末三朝记录不足之缺,且有《明实录》的史料信息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4.
《圣经》英译与《钦定圣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圣经》是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圣经》英译是其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圣经》1400多年的英译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版本和翻译巨匠。1611年《钦定圣经》是《圣经》英译史上的一个顶点。《钦定圣经》保留了原文大众化的语言特色,不仅对英语语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还影响到英美文化的各个方面。深化《圣经》英译研究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为丰富我们的文化提供借鉴,从而发展壮大我们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写人艺术成就出色的两部代表作品。《史记》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典型。司马迁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为其立传,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名垂千古;曹雪芹用艺术家的眼光塑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也是熠熠闪光。综观《史记》和《红楼梦》两部作品,尽管一为史传文学,一为小说,但《史记》的写人艺术对《红楼梦》里的人物塑造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公务员法》在考试录用的原则、范围、具体要求方面继承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在报考条件、录用程序方面作了补充修改或创新,并删去了考试录用中某些不合理的具体规定,使《公务员法》较之《公务员暂行条例》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7.
醒世悟语     
我离休后写了一些杂感,印了《心声集》、《探索者杂论》、《晚年絮语》、《老朽乱弹》等四本书。其中有些内容分别收录在《共产党人格言》、《中华名人格言》、《八荣八耻箴言录》、《中华精英盛世感言录》、《为人民服务·中外名人颂扬毛泽东》、《人生铭语》、《当代社会名流经典格言》等出版书中。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构架了国际社会在开展反腐败合作方面的一座桥梁。中国作为《公约》的签约国之一,一方面要履行《公约》所设定的义务,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公约》为打击腐败犯罪服务。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对《公约》进行深入地研究,从刑法与《公约》在可引渡之罪方面存在的差距着手,找出冲突所在,并提出立法建议,以求得能更好地适用《公约》。  相似文献   

9.
作为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呈现出法网严密、宽严相济的特点。它综合了多学科的方法,为国际反腐败提供了有力武器。我国批准了该《公约》,不仅需要在微观上寻找与《公约》的差距,研究学习《公约》中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在宏观的刑事政策上借鉴《公约》的脉络,全面、深入地完善我国反腐败的措施和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综合减灾立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建立《综合减灾法》的背景 ,探讨了《综合减灾法》的作用。在国外综合减灾立法的基础上 ,全面探讨了中国《综合减灾法》的编研框架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四中全会《决定》,西安政治学院组织首届全军师旅政治委员政治工作研究班的38名党委书记,在认真学习四中全会《公报》和《决定》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加强师旅党委的能力建设”这个主题,深入探讨了《决定》对师旅党委能力建设的指导意义、师旅党委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怎样按《决定》精神加强师旅党委能力建设、党委书记在党委能力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等,通过研讨,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提高了贯彻落实《决定》、加强师旅党委能力建设的自觉性。一、深化了《决定》对师旅党委能力建设指导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当《天水行政学院学报》走过三个春夏秋冬 ,走进第四个春天的时候 ,喜讯从首都北京传来 ,喜讯从省城兰州传来 !《学报》在参加《中国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 ,达到了《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标准 ,将于近期在北京参加颁奖大会。《学报》在甘肃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中两次亮相。刊载在《学报》 2 0 0 0年第三期的天水人寿保险公司魏徐生的论文《加入WTO对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影响与对策》和刊载在《学报》 2 0 0 0年第四期的本刊编辑部胡炳成的论文《在现实与选择之间》双双荣获三等奖。在天水市…  相似文献   

13.
刑事和解作为在司法实践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后更是名正言顺了,包括《高法解释》、《高检解释》以及《公安部规定》在内的若干文件进一步丰富了刑事和解的内容。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刑事诉讼法》法条为根本探讨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现状,分析新法颁布后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立法规定及其问题,以期对该制度更好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继《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之后,赵树理又连续创作了《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地板》、《催粮差》、《福贵》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是建构赵树理文学大厦的重要基石.研究这些作品的创作经过及其深远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赵树理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办法》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并立足广西实际,对《条例》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在科研工作方面,《实施办法》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的方针原则、定位方向目标以及加强科研管理与科研合作、拓展科研工作功能、加强科研工作保障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期间,于1916年写成了富有哲理而又充满战斗激情,呼唤人们创造“青春中华”的檄文——《青春》,发表在《新青年》第2卷第一号上。这篇文章,连同它的姐妹篇《民彝与政治》,以及在此前后发表的《〈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孔子与宪法》、《真理》、《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真理之权威》、《辟伪调和》、《今》等一系列论著,汇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可称“青春”哲学。本文拟对李大钊早期哲学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安医家崇尚经典,吴崑是其中杰出代表。除《素问吴注》外,吴崑早年著作《医方考》体现了其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与领悟,一方面,吴崑能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方药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黄帝内经》中出现的证候,吴崑亦依据自己的领悟遣药组方。《医方考》不仅在方剂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将《黄帝内经》理论联系临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型为背景 ,通过 180 4年《法国民法典》与 190 0年《德国民法典》的比较 ,揭示了190 0年《德国民法典》在物权、债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等领域确立的崭新的民法原则 ,并阐述了《德国民法典》创立的一般条款体系。试图通过这些 ,从一个角度说明 190 0年《德国民法典》在民法发展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尚书》,上古之书。我国第一部史著,《五经》之一,是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当时官方的重要文件。《尚书》中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上古先民的精神风貌,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虞书》记载了唐尧和虞舜二帝的事迹,其它三书则是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记录。《大禹谟》是《虞书》中的一篇,它记载着舜帝和大禹的议政言论。大禹是舜帝最为得力的辅臣,同期作为辅臣的还有皋陶、稷、契、益等22个人。他们博采臣民意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广开四方之门,聆听四方声音,明察四方情况。在…  相似文献   

20.
在明代《金瓶梅》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并列,被称为"四大奇书"。全书的故事内容以男主人公西门庆的生活为线索来写,塑造了西门庆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内容和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通过女人世界,描写了一个黑暗和腐朽的时代。《金瓶梅》不仅是为一个富商、恶霸、官僚三位一体的人物立传,而且是一幅生动地展现市井生活的时代画卷。这是《金瓶梅》在小说创作上一种新的开拓,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的现实主义走上了更加成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