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中国外交史的人,都会知道他的名字。在人们还不太明白礼宾司是做什么的时候,他已穿着西安的羊皮大袄到外交部出任新中国第一任礼宾司司长,并先后任非洲司长、西亚非洲司长及驻几内亚、加纳、菲律宾、英国大使。他就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不会被忘记的人物——柯华。 1999年岁末,伴随着新世纪脚步的临近,记者来到原驻外大使柯华的家里,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置身于宽敞的客厅中,听柯老娓娓道来,记者仿佛走进了柯老那丰富多彩的记忆长河……  相似文献   

2.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柯华是一位著名的外交官,外交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他曾4任驻外大使,3任外 交部司长。在此期间,经他谈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就有4个:加 纳、马里、菲律宾、泰国。并参加了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首脑会 谈。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都曾直接指导过柯华的工 作。柯华是新中国许多重大外交活动的参与者、见证者,在他身 上,几乎凝聚了一部新中国的外交风云史。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外交部网站组织机构礼宾司一栏发生更新:外交部原发言人洪磊已出任礼宾司司长。洪磊曾于2010年到2016年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2016年赴美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2018年9月洪磊回到外交部任礼宾司副司长。此番是洪磊再次履新。从2010年开始直至2016年,洪磊成为外交部历史上第25位发言人。在担任发言人期间,洪磊出过不少金句。2016年7月8日的外交部例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5.
梁衡,中共党员,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1946年生于山西霍州,中学就读于太原十二中,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2年任《内蒙古日报》记者,1974年底调回山西省委宣传部工作,1978年任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1984年考入中央党校研究生班学习深造两年,1987年3月调入新成立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先后任研究室主任,政策法规司司长,报纸司司长,后任副署长,2000年8月调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首届鲁迅文学奖评委,全国记协常务理事。去年8月,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担任副署长多年的梁衡,奉调到《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6.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名记者、出版人、文化学者。1915年出生于波兰,自幼随父母定居中国天津。1931年任《京津泰晤士报》记者。1937年任美国联合通讯社记者。1939年参加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负责宣传工作。抗战期间,他积极向世界人民报道中国共产党、解放区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孙广相访谈○本刊记者发展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是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具有长远和战略意义的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一向十分重视发展同包括非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他寄希望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8.
柯华曾任中国驻英国、几内亚、加纳、菲律宾大使。时值香港回归十周年,他以其独特的经历,见证并回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9.
博览之窗     
1978年,柯华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他站在伦敦郊外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前凭吊时,思绪万千。柯华几十年前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出生入死,矢志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他想,伦敦是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地方,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其活生生的现实,不是很值得研究吗!  相似文献   

10.
正外交无小事,送礼有学问。外交部如何"收礼"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他介绍说,礼品最早都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演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摆好礼品,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双方都列有一份制作考究的礼单,每项礼品都列在上面,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2.
龚澎,一个在人们心中还感陌生的名字。然而,她曾是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杰出的外交家。
  1914年10月10日,龚澎出生在日本东京湾最大的港口城市横滨。龚澎的父亲龚镇洲(1882~1942年),原名龚镇鹏,是辛亥革命时期安徽著名的革命党人,曾被孙中山任命为陆军第35旅旅长,领导过著名的江苏靖江起义。根据佛家“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说法,他已为一岁的大女儿取名“普生”,又为新生的二女儿取名“慈生”(学生时代改名“维航”,在奔赴延安的时候,因敬仰革命先烈彭湃而更名为“龚澎”)。31岁的龚镇洲也许没有想到,多年之后,他的这两个女儿都成了新中国著名的女外交家。大女儿龚普生曾任联合国秘书处社会事务部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副司长、司长,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二女儿龚澎,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杰出的女外交家。  相似文献   

13.
鲁明(1917-)陕西临潼人。1937年到延安抗大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夏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9年春到重庆,任董必武的政治秘书,同时用新华社记者名义参加社会活动,为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会员,曾当选陪都各报记者联谊会常务理事。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华日报》首席记者、采访部代主任。1946年初,以《新华日报》、新华社特派员名义,采访军调部活动。同年5月3日随周恩来到南京,任《新华日报》、《香港商报》、新华社驻南京特派员。1949年任新政协筹备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事部门工作,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赞、常驻代办、驻外大使等职。  相似文献   

14.
周总理的个人收支1964年10月,来我国参加国庆观礼的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离开北京回国。临行前,周恩来吩咐外交部礼宾司,以国务院总理的名义送西哈努克亲王一些他喜爱吃的蜜桔。礼宾司建议总理以个人名义送,那样更亲切些,周恩来觉得礼宾司的建议有道理,便交代...  相似文献   

15.
元宵节后的一个上午,乍暖还寒,踩着地上零星的雪花,记者如约来到了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孙宝厚的办公室。自2001年10月从国家审计署到内蒙古挂任党委副秘书长至今,孙宝厚以朴实的性格和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内蒙古各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挂职前,孙宝厚任国家审计署外资运用审计司司长,是经济学博士。一孙宝厚出生在山西省盂县一个农民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白天,他随父兄下地劳动;晚上,在昏暗的灯下苦读。家里的书读完了,就四处去借。在城里工作的哥哥知道他爱看书,托人借来一套范文澜的…  相似文献   

16.
黄薇 《新湘评论》2013,(4):56-58
国礼是怎么送出门去,又是如何迎进门来的?背后又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呢?外交部如何"收礼"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了20多年。他介绍说,礼品最早都是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演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由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我方收到礼品后,就给礼品受赠国礼,见证了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也记录了国家友好往来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7.
人事任免     
<正>中央:彭有冬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此前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兼科学技术司司长崔殿国任中国中车集团公司董事长,此前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郑昌泓任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此前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化龙任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总经理,此前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志安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代外交家中有两对夫妇:章汉夫与龚普生、乔冠华与龚澎。章汉夫、乔冠华都任过外交部副部长,后者还是第四任外交部长;龚普生、龚澎是一对亲姐妹,龚普生任副司长、司长,龚澎任司长、部长助理。他们一起登上了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自己毕生的心血、才华、智慧,参与书写新中国厚重的外交  相似文献   

19.
柯华 《党史博览》2007,(12):49-51
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中央决定让陈毅参加外交部党组会议,为接手外交工作作准备。1956年秋,在印度大使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陈毅晕倒了,经检查有心脏病,休养了一年多。1958年2月,才正式出任外交部部长。1960年1月,我出任驻几内亚大使,因此这段时间我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只有两年。1964年我回到国内,在西亚非洲司任司长,又亲眼看着他并且伴随着他度过了"文革"前期的困难时光。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大会去年12月17日批准来自加纳的科菲·安南为该国际组织第七任秘书长,从今年元月1日起,任期5年。从而给联合国成员国特别是西方大国和非洲国家围绕秘书长人选问题展开的紧张激烈斗争画上一个句号,也使由非洲人连续担任两任秘书长的愿望得以实现。 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后,安南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不断对通讯社和报纸记者发表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